影片中两次出现 “show must go on" 的时候我都突然泪目了,可能是因为在那一刹那就响起了同名音乐以及《波西米亚狂想曲》——梅艳芳与弗雷迪,同样的负病演出,同样的空鼓绝响。影片确实有不少动人点,笔者作为一个以前几乎不怎么了解梅艳芳其人的观众,在观影后收获还是不少的,也确实能将以前家中常播的歌与歌手对号入座了。
但是作为一部传记电影,或者说是任何一部真实事件改变的电影,非常容易混淆的一点就是,我们究竟是感动于这部电影,还是传主或者事件本身。从观影时的体悟,加上观影前后对于梅艳芳本人的一些资料阅读,我感觉梅艳芳的生平不论是通过纪录片、传记还是传记小说的形式都可以带来很好的反馈,因为本身故事确实太精彩了,根本不需要什么额外的加工处理。而作为一部电影,需要做的是对诸多事件进行筛选剪辑的艺术加工,再通过合适的艺术形式作为输出。从这一点来看的话,其实电影确实是有一些不足的。
首先从艺术形式上来说,《梅艳芳》混合了多种电影类型但却似乎都没有利用完全每一种类型的特点。首先作为演员翻拍的传记电影却穿插了大量真实影视资料,演员形象与真实形象的反复切换会带来观影上的一定违和感。当然,我个人并不排斥这种仿纪录片的处理,但是疑惑的是为什么在这种形式之上不更进一步比如引入画外音呢?纵观全篇的,其实不少镜头都是可以忽略,甚至不少场景都是可以直接用画外音提供背景描述的。这样形式上更贴近传统纪录片,但保留关键情节的演员演绎,感觉是可以做出《他们已不在变老》那种史料丰富、叙事简练且情感真挚的综合效果的。
可能也就是由于艺术形式的定位不明确,导致电影中人物事件的选择与处理上显得有点繁杂而缺少中心,看似包罗万象却在诸多场景都感觉略欠火候。一方面从镜头编排上来说,比如最后那首《夕阳之歌》,歌曲内容、故事情节、影片结构都恰好来到”夕阳“这个时间点,最后呈现的效果本应该相得益彰,但是在镜头上却莫名穿插了梅艳芳个人的回忆镜头以及几个主要配角的对话闪回,仿佛给本来已经完美的演唱会视频画蛇添足。以上这种情况比比皆是,诸多突然插入的细节镜头在给电影做加法,会影响作品本身的连贯性与叙事简洁性。另一方面从叙事选材上来说,详实生平、音乐呈现、情感表达这三者受限于作品篇幅一般都是要至少舍弃一,或者说详略要有明确分配的。比如完全同题材的《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部作品在时间选择上切割了童年与最后1985年后的时光,在人物描写上很大程度的略写了其它配角,而着重呈现音乐的存粹美感,最后甚至浓墨重彩复原慈善演唱会的几乎每一首歌曲,力求在音乐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反观《梅艳芳》,情节确实有些太“满”了,比如童年到成名的处理,完全可以效仿《霸王别姬》在起点与终点这两个时间节点重笔描写,既能体现童年之艰也能为后续重要情节留足空间,“酒吧驻唱”、“声带问题”、“参加比赛”这些事件都是可以通过画外音几笔带过甚至只字不提;再比如清迈逃亡,整段情节其实大胆删去也未尝不可,如果说这段经历对于梅艳芳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也没必要加上几段黑帮追杀戏,仿佛给抒情电影突然增加一点爆米花元素。
最后提一句情节真实性这个传记电影永远无法避开的话题。我对于这种作品的倾向是,尽量忠实于真实事件,因为我观影的初衷就是来自传主本身,所以更希望我观影后的感动是来着真实之美而非工业制造的人工艺术品。如果一定要有改编或者虚构情节,那么尽量是在情理之中虚构,而非篡改真实性。比方这部作品中对于梅艳芳童年的简化处理,以及爱情的情节删改,还是稍微有些可惜。
总的来说电影完成度还是不错的,作为了解梅艳芳生平的介绍作品可圈可点,后半段的整体观感相较于前部也是出色不少。只能说确实有些遗憾,因为梅艳芳的生平值得更好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