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之愛L'amourl'après-midi(1972)的劇情介紹
本片是埃裡克·侯麥《六個道德故事》的最後一部。弗雷德裡克(貝爾納·維爾萊BernardVerley飾)在經過了前五集的猶豫之後,終于跨進了婚姻的城門。此時的弗雷德裡克已與妻子海倫娜(弗朗索瓦絲·韋爾萊FrançoiseVerley飾)過着幸福的小資生活。弗雷德裡克在法國巴黎一家小公司上班,海倫娜則是一名工作穩定的教師。海倫娜一直期待着他們第二個孩子的出生,而弗雷德裡克卻不安于現狀。每到下午時分,就是他幻想和其他女性纏綿的時刻,即使他并沒有付諸于行動。一日,他的舊情人克洛伊(祖祖Zouzou飾)出現了。兩人以老朋友身份見面聊天,然而面對克洛伊的誘惑,弗雷德裡克動心了。由國際電影大師埃裡克·侯麥執導的影片《午後之愛》,是侯麥《六個道德故事》的最後一部。《六個道德故事》是侯麥的成名作,包括《面包店的女孩》、《蘇姗娜的故事》、《慕德家一夜》、《女收藏家》、《克萊爾的膝蓋》和《午後之愛》,此系列作品奠定了他在世界影壇的地位。
午後之愛L'amourl'après-midi(1972)的影評
午後之愛
影片的開始,我們風流倜傥的男主角就在優雅自得的闡釋他的婚後調情理念。男人事業有成,女人美麗大方,但美中不足的是他們成婚已久,孩子也懷第二個了。雖然兩人已經避開了第一波辦公室戀情的可怕效果,但還是可以想象新鮮感和神秘感已經在長久的婚姻 ...
借電影寫點
看完挺難過的,道理不僅限于愛情/婚姻中。男主的選擇無關道德,以後還是痛苦。他獨白很多,說服自己很多,但無論選了哪邊,都還是會有不甘心的遺憾。都想要結果是很難接受現實的平淡,他看路上人來人往,在自己的世界裡覺得自己多少有些特别,有些難 ...
侯麥,禅與摩托車維修藝術
“當我看到戀人們的時候,我想他們和他們的将來,多于想自己和自己的過去,所以我愛城市,人們出現然後消失,你看不到他們老去,讓巴黎的街道如此迷人的是,女人頻繁且稍縱即逝的出現,我幾乎可以肯定不會再見到她們,有她們在就夠了,冷漠,對其魅力 ...
重新想了一下這部電影,有趣的地方是,男主角樂于與克洛伊相處、說愛她,可是一直不願意改變她貧困的生存處境,而我在看的過程中竟然代入了男主角的心理,認為他的行為很正确。侯麥用同情的方式,揭露了愛本身的懦弱與殘酷。
一個已婚男人,家庭美滿,但無聊的午後總讓他想入非非。老朋友的前女友找上門來,于是,他的午後變得多姿多彩。他相信他深愛他的妻子,他相信他能夠抵制誘惑。你一定認為他最後出軌了,但是,侯麥卻讓他逃走了。不過,正如克洛伊所言,她的誘惑也許會讓别的女人享受成果——誰知道呢。
“我對自己說,這些過路的美女隻是我妻子的美的延伸,她們豐富了她的美,也得到了她的一些美。她是美女的證明,反之亦然。當我擁抱海琳,我擁抱了所有女人。”侯麥台詞最好的一部。
道德故事系列集大成之終篇:人到中年難免危機,已經不是紅玫瑰與白玫瑰的問題了,這問題就好比男主的高領緊身開司米,是赤橙黃綠青藍紫各種玫瑰呀。“女人如衣服”,侯麥把這句話展現得太好了!
2017.09.23 「我對自己說,這些過路的美女隻是我妻子的美的延伸,她們豐富了她的美,也得到了她的一些美。她是美女的證明,反之亦然。當我擁抱海琳,我擁抱了所有女人。」最後這一句,我老公也曾對我說過幾乎一樣的話,然而事實已經證明這是一句謊言。
我們在與婚姻形式相悖的《午後之愛》裡并沒發現所謂的自由意志,而是看到了一種存在于想象世界裡的柏拉圖式戀愛。侯麥的道德故事表面上都是關于選擇的沖突:選擇道德不快樂,選擇快樂不道德。道德與幸福之間的矛盾不僅困擾着愛情當中的男男女女,同樣也讓資産階級焦慮得不知所措。然而作為一個極富審慎魅力的資産階級代表,男主角的“選擇”卻具有強烈的宿命論調。因為在他看來,消除危機獲取安全感的前提隻有一個:将具體的人抽象化或把欲望概念化。于是他在序言裡那些自欺欺人的白日夢便赤裸裸地揭示了自身與無産階級的關系:可以心甘情願陪你逛街吃飯買買買,就是不能跟你上床睡覺嘿嘿嘿。究其原因在于男主隻想鞏固自己作為主人的道德,根本不想因改變而成為奴隸。形而上(資産階級)的愛情與下半身無緣,這才能保證婚姻秩序(自身地位)的穩定性。
喜歡男人的一點點克制,和女人的一點點放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