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者(2021)的劇情介紹
革命者(2021)的影評
作為獻禮電影,影片并沒有講述一段多麼光輝燦爛的曆史,相反以李大钊犧牲的曆史節點來聚焦共産主義初期革命者。從回憶片段中,可以看到一個質樸、溫和、善良的教書先生形象,但同時他不懂革命者要有自己的槍杆子、希望通過和平示威達到自己的訴求,又 ...
昨天去電影院看了這部片子,比較震驚它怎麼上的7分,可能是舞美拯救了演技,或者是說在同類影片中,它已經是巅峰水準了。最窒息的橋段,大夥說我相信,說到第三句覺得還挺震撼的,後面一堆不知道是不是演員問題,我的眼淚竟然硬生生憋回去了???? ...
直接吐槽,這部片子并沒有達到我的預期。它是那種會讓人感覺“還是老一套”的那種電影。故事、剪輯不夠好,整體看就是不太行。以下僅代表本人觀影後的主觀印象。1.混亂而過于頻繁的時間節點,時間節點的過頻出現,完全讓人無法入戲,節奏過于緊湊, ...
1.感染力不夠,這種片子不應該或讓觀衆感受到人物的人格魅力,要麼感受到革命的熱力量(或者那種堅定/堅持),可惜兩者都沒有,全程平平淡淡(至少我是這樣的)。看這個不如看預告片,或者去B站随便找個混剪都比它好看且有邏輯。 2.時間 ...
《革命者》獨特的非線性叙事結構,像在畫一個思維導圖:李大钊為原點,在李大钊被送到絞刑架之前的三十八個小時中的幾個時間點中,通過類似鏡頭或類似元素的巧妙蒙太奇過渡建立一個個分支-閃回至某一場景,再鍊接建立相應的故事橋段,由此開花串聯起 ...
很榮幸能夠受到騰訊新聞 的邀請,提前觀看《革命者》。事先早有預料會是一部佳作,但是最終的觀看反饋遠超預期。 首先比較令我驚喜的是劇情。因為對近代史比較了解,也看過許多獻禮片和曆史片,所以在我來看,如何把這段為大衆所熟知 ...
主題歌詞節選自李大钊先生寫的《青春》,“吾願吾親愛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進前而勿顧後,背黑暗而向光明”。我們青年就是我們祖國的未來,要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面對時代的洪流,革命者永遠青春。 革命者 ...
跟另外一部相比,以點帶面用李大钊帶出時代群像,更清晰與具感染力。張頌文演得好,踏實又深情。@環球港
我好久沒有在電影院看到“八一電影制片廠”這行字了~
非常純熟大制作的黨建科普教育宣傳電影,感覺是高中曆史課本近代史知識點幻化成了聲畫影像和故事情節。影片質量很好,的确如管虎導演所說,李大钊活了三十八歲,卻是普通人的三百八十年。采用交叉平行非純線性叙事,字幕輔助來清晰地講明白李大钊是誰做過什麼,已經很不容易了。
非線性發展穿插講了李大钊在共産黨建立發展的曆史事件,當然電影不是紀錄片,在形式上,在美學上,這個電影,我更覺得像是導演把李大钊人生的重大曆史時刻解構然後再重建了,導演和制片都注入了自己的想法,可能是為了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影片的拍攝手法其實滿摩登的,主演張頌文對李大钊的扮演,完成度也蠻高,各種時刻片段最後彙集到高潮,就是李大钊就義的時刻,氣氛烘托還是可以的,現場有人看哭了(真的)。李大钊本身就值得五星了,這種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在中國,一直都沒有斷過,隻不過有時候被定義成不同的立場而已,願我們都不忘初心。
整部片子都太滿了,情緒太外露,台詞太直白生硬,配樂太多太煽情。開頭的破碎更是緻命的。結構上的新嘗試挺有意思,讓人耳目一新,但拼盤式的故事碎片最終也沒能拼合出一條完整、豐滿、流暢、連貫的主線,每個故事碎片都像是春晚裡面經常插播的那種小短片,畫面和台詞都像。剪輯上玩了一些新花樣,但是未免太多也太濫,反而影響觀衆對影片的整體把握,這種花樣應該出現在B站影視區,不該出現在正片裡。
實話實說,有點失望。很多“勞動者”的臉上看不到歲月苦難的皴搜的痕迹,太過整潔光鮮。有很多鏡頭的儀式感很重,但真實感就降低了。整部劇的運鏡過于工整,貢獻了很多結構唯美的分鏡,但時代山河破碎的悲壯感也喪失了。不停的倒叙插叙我不太适應,整體氛圍的渲染和感染力都不太夠。革命有血有肉,這部電影有些浮于表面了。
把李大钊刻畫的非常不立體,過于脫離生活。張頌文的表演并不出彩,把三十歲左右的守常先生塑造的老氣橫秋……白客、李九霄等這些角色,用的好就是點綴,用不好就是累贅……李易峰的微表情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