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電影剛看完時感覺很感動,因為我小時候好喜歡的一個故事竟然能夠影視化,而且我已經不太記得小說細節内容,所以一時覺得還不錯,因此萌生了重新再看一遍這部小時候很喜歡的作品。不看想不起,一看才發現電影和原著簡直雲泥之别。小說比這部電影精彩100倍。

以下内容不但包含了電影的劇透也包含了小說的劇透,如果有想看小說的朋友們,請謹慎閱讀。

---------------------------分割線---------------------------

一,電影裡的皮皮魯沒有小說裡機靈。

先說福爾摩斯被鎖起來那場戲,小說寫的是媽媽以為魯西西養狗了,所以把魯西西的卧室鎖了,就坐在那裡等魯西西回來質問她。而皮皮魯這時正躲在自己的房間裡,根本沒有暴露,因為他不能讓媽媽知道是他的狗,别看皮皮魯躲着沒出來,但其實他也想好了要是媽媽要傷害福爾摩斯,他再跳出來保護它。

電影裡演的是皮皮魯刷一下沖出來擋住媽媽,真是生動演繹什麼叫此地無銀,媽媽一下子就認為是皮皮魯養了狗。在小說裡确實是罐頭小人放福爾摩斯從窗子出去,但是提議放走福爾摩斯的是藝術家而不是歌唱家,而且最重要的是!說到這我就要說了,電影裡的歌唱家簡直是沒什麼作用,小說裡好歹還做了首《落後生之歌》來點綴一下,結果電影裡也沒有這首歌。

其次罐頭小人做事也很嚴謹,他們不但救了狗而且還把窗子也關起來了,後來媽媽打開門沒看到狗時,看到狗不翼而飛的瞠目結舌,比電影裡罐頭小人還沒來及關窗子媽媽就闖進門有趣多了。

在小說裡,魯西西回家後媽媽還質問了魯西西養沒養狗,魯西西說沒養,打開房間看到狗影子都沒有的時候她還反過來質問媽媽,狗呢?魯西西并不像電影裡那樣文靜懂事的樣子,而是有些古靈精怪的,敢于質疑大人的。小說後面還有她頂撞老師的情節,也很精彩。

再說皮皮魯和罐頭小人的相識。小說裡皮皮魯是靠着自己幾次偵查發現罐頭小人的存在,原著寫的是他發現了福爾摩斯被刺傷的那根針,還有碎布頭,後來有一次他把紅房子帶到自己房間偵查時又遇到了媽媽,媽媽搜查了紅房子可是什麼可疑也沒發現,皮皮魯算是保護了罐頭小人。等媽媽走後,他才正式見到罐頭小人,原來小人們害怕媽媽搜查紅房子,早都躲進皮皮魯的外套口袋。而電影裡演的是,魯西西翻窗戶的時候和罐頭小人說話,這一幕被皮皮魯撞見了,由此皮皮魯發現了約翰。不得不說電影這樣一演,皮皮魯的機靈勁兒都沒了。其實後面還有皮皮魯和魯西西一起想主意對抗學校的各種情節,兄妹兩就沒有鬧掰過,而不是電影裡演的魯西西竟然不顧罐頭小人危險去考試。小說裡的魯西西是絕對不會不管罐頭小人的。

二,皮威和魯雁(也就是爸爸媽媽)根本沒有電影裡演的那麼不堪。

電影裡的魯雁總是胃痛,因而以此親情綁架孩子,讓孩子考好試,一定要考第一名,不要氣媽媽。小說裡的媽媽根本沒有親情綁架過孩子。電影還設定了爸爸是因為孩子放棄了最喜歡的工作,小說裡沒有這樣的設定。電影裡演的媽媽和魯西西說,爸爸為了你,放棄了自己最喜愛的工作,你憑什麼不放棄自己喜歡的事情。說實話這句台詞或許很現實,但我不喜歡,這種苦情戲不是鄭淵潔的風格。

電影裡給人一種那樣的感覺,就是爸爸是一個溫和的人,而媽媽是一個嚴厲的人,事實上小說裡面不是這樣的。小說裡的爸爸,是很威嚴的爸爸,會嚴厲的對皮皮魯和魯西西說話,而不是像小電影裡面演的和藹。小說裡面爸爸曾經暗暗跟蹤魯西西想要去捉住魯西西養的狗,但是由于上尉的幫忙,爸爸沒有找到福爾摩斯。而且爸爸發現福爾摩斯的時候,上尉在福爾摩絲的身上爬着。并且上尉對爸爸喊話,不要再冤枉皮皮魯和魯西西。爸爸還以為是狗會說人話,驚詫了好久。爸爸對媽媽說了這件事,媽媽還不相信,我覺得這個情節特别有趣,但是電影裡面也沒有演出來。其實在小說裡面,爸爸和媽媽後面也已經察覺到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兒子和女兒周圍,但是他們不去戳破,這一點,我覺得非常的難能可貴。

而且小說裡的媽媽是一個講誠信的人。皮皮魯有一次和媽媽打賭說隻要他能夠考試考第一名,媽媽就得答應他,讓他養狗。果然呢,皮皮魯在博士的幫助之下得了第一名。所以福爾摩斯就養在家裡了,但是電影裡面好像沒有這個情節。

說到這裡就還有一個情節,就是作弊的那場戲。小說裡罐頭小人們根本就沒有幫助那麼多的孩子作弊的。很多人也說的挺好,這種大範圍的作弊,其實我覺得不要這樣拍比較好。在小說裡面,隻有博士幫助皮皮魯作弊考了第一名這一次,後來再也沒有過。而且皮皮魯在接受了博士的幫助以後,就痛下決心要當真正的第一名。而不是像電影裡面演的那樣對成績依然無所謂。而且小說裡還有一個有趣的情節,就是這次考試當中,魯西西并不是電影裡演的那樣,因為打瞌睡而沒有考好。是因為魯西西自己覺得考好了以後,就不像個差生的樣子,所以她故意考不好的。所以小說裡的魯西西,真的比電影裡面的魯西西要有趣多了,她很有自己的想法,真的是一個古靈精怪的小女孩兒。

然後就是在會見外賓這場戲當中,其實爸爸和媽媽都是站在皮皮魯和魯西西這一邊的。小說裡寫的是學校因為皮皮魯和魯西西是落後生。所以不讓他們會見外賓。但是爸爸和媽媽知道這件事情以後很生氣。這次他們是站在自己的孩子這一邊的。他們非常支持自己的孩子,去做這件為中國人争光的事情。皮皮魯和魯西西會見外賓的那一天,爸爸和媽媽都為自己的兒子和女兒找到了最好看的一身衣服,将他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見外賓。他們走的時候,爸爸媽媽和福爾摩斯還在樓上目送他們出門兒。

小說裡會見外賓這件事情結束以後,皮皮魯和魯西西的學習熱情達到了最高點。他們每天晚上都會刻苦學習,倒是福爾摩斯孤孤單單沒有人陪他玩兒。這個時候,爸爸媽媽看着福爾摩斯内心當中做出了一個反思,他們覺得以前扔掉皮皮魯養的小動物,這種行為實在是太過分了。他們覺得自己以前是在剝奪孩子對小動物的愛,他們察覺到一個人學會愛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這時候,他們真正的接納了福爾摩斯,這時候成了他們兩個陪福爾摩斯玩耍。這個情節讓人看了,覺得非常感動。

三,就是創造了李小曼這一個反面角色。

我也看了其他人的吐槽,我覺得他們說的挺對的,把一個小孩兒演的那麼壞來襯托主角的善良和美好,這種手段也太拙劣了。學校裡面的大火,這也是電影裡面原創的情節。其實我覺得還不如按照原著拍會顯得更有趣一些。

總結

其實我覺得這部電影剛看下來的時候,覺得還是可以的。但是看過小說以後,就覺得這部電影拍的真的是不如小說裡那麼精彩,不但人物刻闆,而且把人物的個性也改的不如小說裡那麼生動有趣,強烈建議大小朋友們都讀讀皮皮魯和魯西西這個系列。

我覺得電影拍的失敗之處就在于這部電影是當做兒童片來拍的,如果是把它當做奇幻片來拍,那麼應該就不會拍成這樣。其實為什麼不能當做奇幻片來拍呢?國外的納尼亞傳奇,哈利波特,等等很多小孩子當主角的電影,都不是隻面向少年兒童而是面向全年齡段的觀衆。那麼皮皮魯和魯西西為什麼不能拍成面向全年齡段的觀衆呢?總之,我希望這隻是皮皮魯和魯西西系列影視化的一個最低的起點,希望以後還能看到影視化的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