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馆二刷,原分数-0.1,8.3/10
即便受不了动作性过强的无厘头杂耍/滑稽,还是能感受到一些原始默片的电影趣味,大银幕看到更多细节。
轻喷一下,不针对个人。已经不太能适应加速、配乐和剪辑的快节奏了,情节刻板又充满巧合,笑点琐碎刻意,引导性过强,利用强反差,能巧妙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和心理。动作高密度、情节墒增式,很抓眼球。戏仿古典类型片/正剧,又形成一层讥讽之趣。
身手敏捷,不得不令人佩服,不可爱但可敬。不同于卓别林的戏剧风格,基顿电影化的技法的确很先进,运动、剪辑和元电影玩得好,但过于严密精巧了,像一台精密的无缝机器。至于特技表演和高成本大场面对我来说费力不讨好。
总的来说仍觉得不如卓别林,人物处在真空的社会背景下,缺乏社会面向。但基顿演的是真正的普通人/小人物,而且没有煽情化的英雄主义,也充满荒诞意味。
此外,很值得研究的是“运动”这一主题,动作的高密度承接形成了一套线性的冲击,带给人直观的快感。情节不完全围绕人展开,也有人和物的冲突。
pa我没笑出来,旁边的人笑声不断…
2025.3.21
资料馆二刷感想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政治与新浪潮
评分:B7.5,三星半。此类纪录片不能用一般的艺术价值去衡量,至少应当在历史和政治性方面给予考量,在对观众的感染力和冲击力方面予以考量。(找不到好片了,于是接着昨天的《战争终了》看此片。)关于政治:对历史和政治背景-越战-依然所知寥 ...
生平简介:让·维果(1905-1934),享年29岁,创作生涯仅其在世的最后4年。诗意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启发法国新浪潮的灯塔。以下简单介绍其四部作品,并先以一部关于他的纪录片作为导引。我们时代的电影人:让维果(1964)评分:B-由 ...
札记
评分:B-由于让·维果逝世过早、影像资料过少,只能求诸相关人士的采访,在生平的回顾的同时插入其电影段落作为补充。(集中讲述两部叙事片)作为背景资料扩展了解有帮助,但干货不多。梅尔维尔任其副导演。其父作为政治犯死于监狱、这段早年经历对 ...
评分:B+7.8简评:越来越喜欢雷乃的风格了。文学性/艺术性、政治性/思想性,交融浓密。故事以60年代的西班牙弗朗哥独裁统治为背景,由于对时代背景不了解,开始尚有疑惑。毕竟不仅对我来说陌生,应当说政治行动、地下组织离现在的社会太遥远 ...
评分:B+7.9蔡明亮的电影序列有着微妙的连续性-于演员、风格、剧情均有体现-交错编织成孤独和情欲的奏鸣曲。(详见其他影评)《你那边几点》几乎是《广岛之恋》的现代版:短暂的邂逅和分别,从此爱上一个人-由人追随到她的一切-爱上一个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