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gzh:构思谬克,回复关键词‘玫瑰时代’获取。

...

《玫瑰时代》一直保持着芬兰电影最重要的科幻作品的地位。这部电影以 2012 年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民主已消亡的世界。决策权已从政治家转移到各个领域的专家手中。民众对实际的决策权并不感兴趣,只要当他们得到面包和马戏娱乐时,他们就满足了。这就是专家的极权主义和形式上的公正如何控制了公民广泛的精神懒惰。

...

...

影片的主角是代表官方的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雷莫·拉帕莱宁(Raimo Lappalainen),他正在准备一部有关芬兰50年前过去的纪录片。他想通过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个人故事来塑造那个时代的形象。生活在 1946 年至 1976 年间的女孩萨拉·图鲁宁 (Saara Turunen) 被选为这部纪录片的主角,她的一生短暂而忙碌:萨拉曾尝试过脱衣舞娘、写真模特和色.情.女演员等职业,却遭到男性虐待,并在一场交通事故中身亡。目的是展示在 20 世纪 60 年代和 1970 年代民主制度的几十年里,人类的命运是多么悲惨、阶级冲突不断。

...

...

将《玫瑰时代》与今天的现实进行比较很有趣。目前,社会似乎正处于一个被称为后知识时代的阶段。如今,人们似乎更多地用感性而不是理性来证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在《玫瑰时代》,人们对未来的描述更加深入,他们生活在物质丰富和繁荣之中,事实真相不再具有丝毫的重要性。知识与思想外包给公正权威的专家,人们自己只用专注于享乐。就像今天的许多人一样,《玫瑰时代》的人们也生活在自己幻想的泡沫中。

...

...

影片中的爱情场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Antti Peipon的摄影技巧再次得到了体现。感性的灯光场景是透过透明的塑料沙发直接拍摄的。这样,主角的爱情就好像发生在他们虚幻的泡沫中,在对欲望和快乐的渴望中,隔离了同时在配乐中播放的音乐所代表的社会意识。

...

...

《玫瑰时代》第一次在美国上映是在 1970 年,制作成本按今天的价格计算仅为 535,000 欧元左右。

...

...

相关书籍推荐:LIVING IN THE FUTURE – Revisiting Time of Roses(赫尔辛基艺术大学美术学院出版)

/ 作者:SIUKONEN JYRKI

/ 《玫瑰时代》是芬兰电影史上的一朵奇葩。这部以 2012 年为背景的都市科幻电影于 1969 年 2 月上映,这对于缺乏任何推理小说传统的北欧城市社会来说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五十年过去了,随着本土文学慢慢追上,21世纪,《玫瑰时代》依然是芬兰严肃科幻电影的唯一代表。这本小书是第一本专门研究这部电影及其基本思想的研究。这本书并不是专门针对芬兰当代著名电影制片人里斯托·贾瓦(Risto Jarva,1934-1977)的作品进行的研究,而是对《玫瑰时代》的思想和艺术背景的猜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