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杉姐
剛從平遙電影節回來,一天三、四場電影+大師班講座,已經累癱了。
幹脆退掉了原本要出遊的火車票,留在家裡,和家人一起過個安靜喜樂的雙節。

後台有讀者讓我推薦一部能和家人一起看的電影,我想一定是這部中國銀幕上,久違的“家庭喜劇”——
《浪浪人生》

中國人總是對中秋寄予無限遐思,而《浪浪人生》剛好,是一部從題材,細節、到品質,都特别适合和家人一起走進電影院去觀看的電影。
黃渤、範丞丞、殷桃、常遠、李嘉琦...全員喜劇人的演員陣容,現場笑聲不斷。
但笑聲之外,也有眼淚,我走出影院的時候,眼線都暈染了一整圈。
我更理解了,“家人”二字的重量和含義。
02
黃榮發(黃渤飾)曾是小鎮上,“叱咤風雲”的大哥。
他力氣大,鎮上的賽龍舟,赢一次就全家光榮,但他是C位赢家,常勝将軍。

他講義氣,肯辦事,身邊自動聚集了一幫小弟,大家堅信“跟着大哥有肉吃”。
連媳婦兒,都是自己見義勇為,從海邊救回來的。
四年前,黃榮發帶着兄弟們投資加油站,不僅沒賺,還虧慘了。
兄弟們一看賠錢,紛紛要求撤資,黃榮發二話還不說,把債都扛在自己身上。
為了還債,他選擇了最艱苦的工作——出海當海員。
四年裡,他沒回過家,卻按時把每一筆辛苦錢都寄回家。
雖然人不在鎮上多年,但小鎮上,仍然有他的傳說。
高中生阿小,從小聽父親,人稱四叔(常遠飾),講黃榮發的往事,成為隔代的大哥擁護者,他甚至至想立下“江湖字号”,走出一條“義氣即是信仰”的路。
大哥走了,但大哥的傳說,從來就沒在這裡消散過。
有一天,大哥忽然回來了,小鎮上開始有了騷動,追随他的,興奮不已,要債的,也聞風而來。
但今日的大哥,早就不是當年,他的臉黑了,頭發白了,還坐上了輪椅…

眼前的大哥,分明已是一個折騰了半輩子,一事無成的中年人。
最要命的是,他因為長期在海上勞累,身體出現腰椎間盤突出,心衰等一系列問題。
對本就負債的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而且,恰逢女兒當嫁的年紀,男方因為嫌棄黃榮發家境貧窮,負累多,和女兒分手。
兒子因為黃榮發常年不在家,态度頗為不滿,債沒還完,現在還瘸腿回來了,看到他,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所以,《浪浪人生》開篇,就抛出兩個緻命難題:
當你不再風光,周圍的人,會怎樣看待你?
成為家人的拖累後,家人會怎樣對待你?
03
走進影院前,特别擔心《浪浪人生》會成為一部中年男人二次輝煌的“開挂神劇”,坐輪椅的黃榮發經過一番奮鬥後,終于站起來,然後給女兒報了仇,給媳婦兒賺了大錢,皆大歡喜。
但浪浪人生的重點,不是“風浪”,而是“人生”。
黃榮發拖着一身病回家後,當然想過,靠着自己的人氣和能力,重新坐回大哥的位置。
但現實是,家裡不僅沒錢給他做手術,連債都沒還完,家門口的牆壁上,是“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八個大字,焊死在那裡。
想靠着自己的毅力,在家做康複訓練。
結果僅僅是從一秒滑跪,變成兩秒滑跪。
想重回船上,在賽龍舟上露個臉,結果直接暈倒在船上,住院了。
所有的家人都明白,黃榮發不會再為這個家,帶來實際價值了。
但家人不僅沒放棄他,還一直在想辦法,和他一起迎接風浪。
妻子(殷桃飾)把縫紉機改成了自行車,一邊縫衣服,一邊幫他鍛煉肌肉。

姐姐沒日沒夜的加班,還臨時學起了針灸。
醫學生都要先紮小皮人試試手,但老黃這病太急了,姐姐直接開始人肉試練,差點把整個人都封印了。

年近九十的阿太,白天做點手工活,瞅準商機,去售賣。
晚上回家,眼神堅定的用火灸給兒子治病。
燙的黃爸,直接直立行走了…

一直對爸爸拉着一張臭臉的兒子,雖然還是學生,也用給同學寫情書的方式,努力賺錢。
很多苦難情節的影視劇裡,當絕症病人有自殺的沖動時,你至少有那麼一個時刻,真的相信,他死後,這個家,會更好。
但《浪浪人生》不會,這個家,哪怕是有人遭遇厄運,你也能感受到,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為什麼?
首先是,這個家裡的每一個人,都是整齊劃一的完整個體。
黃榮發歸來已是一身病的廢人,但他沒有自暴自棄。
還真别說,黃榮發真有招,他把吊環拴在房梁上,自诩“人猿泰山”,天天抓着練站立,還用舊椅子、舊羽毛球拍改造成學步車,艱難挪動…
就連摔倒,也沒有頹廢過,氣餒過,流過眼淚。

去找人借錢看病,沖進去的時候是大哥,但進門就上演下跪+引火自焚的戲碼,别管這錢是跪着要到的,還是站着要到的,他用自己的方式,為家裡減輕了負擔。
兒子和同學被欺負,他帶腦子上陣,擒賊先擒王,硬是扭轉了敗局。
而且,他沒有因為當初的失敗,就不再敢幹敢想。
他發現兒子的寫作天賦,鼓勵他投稿,告訴他要有夢想。海上加油站,是他留給家人,最大的現金财富。
丈夫外出當船員,四年不在家,妻子一個人照顧全家老小,應對債主隔三差五的追債,還把那個賠錢的加油站,堅持開到現在。
看起來貌美又瘦弱的妻子,完全能成為這個家的頂梁柱。
當她說出那句“死不牛逼,撐下去才牛逼”時,你完全能想象,她經曆了什麼,她又扛住了什麼。

兒子表面上讨厭爸爸,卻把爸爸寫進小說裡,看懂他的雄心壯志,也看懂他的無奈和艱辛。
老太明明生活在一個苦難debuff疊滿的家庭裡,但她從來沒有因為不幸的遭遇,就亂了陣腳。
她每日的生活,都是聽曲,澆花,拜拜,穿手串賺零花錢,偶爾還會喝個小啤酒。
也正因為如此,她走的安詳,最後時刻,也都是微笑。

姐姐結婚前被渣男移情别戀,不會哭天搶地,要死要活,隻是在飯桌上大口吃飯的時候,流了幾滴眼淚。
那場戲我很感慨,姐姐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沒有什麼出彩的閃光點,但她堅強到什麼程度呢?
她全程帶着微笑吃飯,飯是飯,淚是淚,好像吃飯和流淚的,完全是兩個人。
明明是一個屋檐下的五個人,每個人的狀态和處境都不同,但足夠完整的自我、人生哲學,成為整個家最堅固的基石。
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了披荊斬棘的“浪浪精神”,不認命、不服輸,他們才完全能接納,其他家庭成員所帶來的風浪。

正因為有了這份完整,一家人,不論在任何情況下,情緒和狀态,都是上行的。
這個家裡,每個個體所展示出的積極、堅毅、勇敢、不抱怨,是比财富,更金貴的東西。
關鍵時刻,每個人都頂得住。幸福,不在于錢多少,真的在這家人的生活裡,具象化了。
其次是,“逐浪前行”的信念感。爸爸有個小癖好,喜歡抛硬币,當遇到還不确定的事情時,他就會抛硬币,口頭禅是,賭一把。
“賭一把”的信念感,伴随父親一生,哪怕到了生命的盡頭,他也堅持要赢一把。這不是當大哥上瘾,而是,普通人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笃定。
人生不會一直赢,但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赢一次。電影裡面有個橋段,女兒被退婚,爸爸帶着全家人去和“渣男”讨說法。
最後,因為老太沖動點火,一家人進了派出所。但他們沒有垂頭喪氣,反而高高興興在派出所拍了照片。
這操作,可真夠瘋的。

人生沒有那麼多爽文,一家人不是天大的恩情,也可以僅僅是,我陪着你,在任何時間“瘋一把”。
這種瘋,融進生活裡,就變成了在浪花裡前行的力量。
是的,不是每一朵浪花我們都要躍過,當浪花太大的時候,我們僅僅是陪着家人,一起等待,也是無比溫馨、強大和動人的時刻。
04
《浪浪人生》裡,黃渤和殷桃,演活了一對相愛的真夫妻。
男人在外面是大哥,在家裡卻會因為妻子一個白眼兒,就慫下來。
黃榮發剛回來的時候,渾身像長着倒刺,但妻子,沒有數落過他一句。
妻子面對多年的逼債,早就強的像個悍婦了。
但面對黃榮發的兩次關鍵選擇,她沒有不停逼問,隻是向他确認,這是否是他最後的決定。
兩人在眼神中,就已經交換了信息。
愛,除了保護、包容、擁有、托舉,還有重要的一環,是尊重。
故事發生在海邊的小鎮,大海,龍舟,是小鎮人融入血液的生活方式,而普普通通的黃榮發一家人,成為了“浪浪人生”的一個代名詞。
風浪來了,不必站在浪尖上,接住它,就可以了。
影片最後賽龍舟的情節,我全程都在哭,船員們在一個節奏下,整齊劃一,每個人都拼盡全力,為了同一個目的地前行的時刻,多像黃榮發這一家人。
每個人都不完美,每個人都不夠強大,每個人都很平凡,甚至還有那麼多無力時刻,但他們在一起,就是能在風浪裡前行的龍舟。
當下這個“萬事皆利”的時代裡,我們見證了太多瓦解和坍塌,很多人連對待家人,都開始計算付出成本,但《浪浪人生》給了我們一個相反的答案:
家人之所以是家人,不是共享榮華,而是每一個時刻,家人給予的溫度和信念,永遠像燈塔矗立,照耀了你,托住了你,成為我們一生逐浪前行的動力。
電影沒有很完美,但足夠觸動。
希望大家在這個月圓人團圓的節日裡,帶上家人走進影院去看看這部電影,什麼是家,什麼是家人,相信大家看完電影,會有更深刻的領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