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綜終于玩出新花樣了。

從第一期的直播大戰,到第二期“反對反對再反對”的仲裁舞台,再到第三期血戰到底……騰訊視頻播出的全女音樂綜藝《讓我來唱》頻頻帶給觀衆驚喜。

最新一期節目中,為了得到推薦官的一緻評定,不少選手在團體舞台表演後,解鎖隐藏賽制“血戰到底”,通過交換分PART、1V1 battle等形式,開始一輪輪的“血拼”,讓每一位選手都盡可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比如《若生如野草》組合進入一輪血戰到底後,許馨一凡實現從0票到全員肯定的大反轉;《超能力》組也是經過多輪“血戰”,泰國女孩yean才終于拿到下一場比賽的入場券。

刺激、好看,又一次次被女孩子之間的相處感動,是《讓我來唱》給很多觀衆留下的第一印象。

從目前播出的内容來看,節目中集結了蕭亞軒、胡彥斌、郝蕾、蔡國慶、徐明浩等多位嘉賓擔當推薦官,以錄播加直播的方式,為66組女性歌手提供一個别樣的競技舞台。

而在選手選拔上,《讓我來唱》聚焦新一代獨立歌手,參賽選手全員素人,66組音樂人從全國兩萬多人中選拔而來,從程序員、專職樂手,到鋼鐵工人、二胎寶媽,從十七八歲到六七十歲,覆蓋面相當多元化。某種程度上,如果将“超女快男”、《中國好聲音》、養成類綜藝視作音樂選秀在不同階段的代表作,那麼《讓我來唱》的播出,就是一次基于當下流行媒介和時代情緒的音綜創新實驗。

坦露真實、直面真實,66組歌手開啟直播PK

從玩法上看,《讓我來唱》的鏡頭更聚焦選手的真實一面。

作為一檔以素人為主的音樂選秀節目,在觀衆與選手們還不太熟悉之時,《讓我來唱》的做法是通過一個個直播間,更快地展現其真實的一面,并以此作為初舞台,以更長時間的接觸和自我表達,建立觀衆對她們的初印象。

當然,這是一個摸索前進的過程。盡管節目聚焦素人,但在當下這個媒介環境中,每個人的經曆各不相同,有人在參加節目之前就已坐擁千萬粉絲,或是有着豐富的直播經驗,有人則不擅長在鏡頭面前展現自我。尤其是對毫無直播經驗的小白、或是不擅長表現的i人來說,這一環節的設置,無異于新時代的“酷刑”。

但也正是這樣的高壓環境,能夠讓選手直面真實、快速成長。至少從節目傳遞出的信息來看,《讓我來唱》并沒有将此作為衡量選手水平的标準之一,反倒更像是一場“抗壓測試”。畢竟在當下的輿論環境中,想要成為一名歌手,不隻要面對聚光燈,更要學會處理努力但無人欣賞的落差,亦或是路人無來由的惡評,而直播間就是一個集合各種真實聲音的場景。

事實也是如此,雖然首輪直播确實讓不少人手足無措,但适應了規則之後,更多人的選擇是快速調整狀态,重整旗鼓,以求在下一場直播中做得更好。

在這個過程中,《讓我來唱》其實跳出了傳統舞台限制,節目對每一個選手的塑造或者呈現,不再停留于一個準備充分的舞台,就像推薦官吳彤說的那樣:“直播是持續輸出,需要選手的綜合素質和紮實的基本功。”她們在直播間演唱的每一首歌都可能被捕捉,成為她們實力的證明,或者自我特色的加分項。

同時,以直播間為微縮舞台,幾位推薦官随機空降,近距離的審視和指導更接近于一對一教學。站在更近的地方,他們對舞台的評價除了音樂上的專業性意見,也更看重表演本身的感染力。直播間裡,蕭亞軒被選手的演唱氛圍帶動,不自覺地為其伴唱,小鬼王琳凱看到喜歡的表演,也會主動多停留一會兒,希望為她們争取更多支持。

敢于表達自我,也敢于正視自己的“野心”

除了借助直播放大選手的真實面之外,《讓我來唱》從目前傳遞出來的節目立意,到選手表現,整體給人的感覺都更關注自我表達。

第二輪直播大戰開始後,胡彥斌進入選手直播間,接連抛出幾個問題:

“你覺得你可以赢過她(鄧紫棋)嗎?”

“你的底氣在哪裡?”

“你唱這樣的歌,跟原唱相比有什麼區别嗎?”

直播評論區裡,有網友直呼:“好犀利。”确實,有的選手面對一連串的問題,甚至有些被問懵的感覺。但細看這些問題,其實能夠發現,胡彥斌真正想了解的是“你是否敢想”、“你有沒有那個野心”。

事實上,這些草根選手能夠沖破兩萬人的選拔,成為兩萬分之66中的一個,站在這個舞台上,大多數人對自己的人生、在自己喜歡的音樂道路上一定有所追求,有一定的目标。有野心更不是什麼壞事,反倒能夠支撐自己向上走。

具體到《讓我來唱》中,為了模拟更真實的直播環境,節目在衆多直播間中設置了六個推流直播間,這六個直播間中的選手能夠拿到額外的流量加持。聽到這個規則,不少選手第一反應都是想進這個直播間,想得到相應的流量特權,更有選手直言“我想要擁有一個房間”。敢争、敢搶也成為該節目的看點之一,但《讓我來唱》并沒有因此成為抓馬雌競的大型修羅場,關鍵在于,她們達成自己目标的前提是尊重規則,用實力說話。

關于誰能進入推流直播間,節目組給出的規則是,由所有選手統一意見,共同選出六個人。這當然是一個難題,但讓人意外的是,選手們并沒有被很可能因此爆發的無序競争帶偏,而是各抒己見,先統一一個更細化的選人規則。最終,頗具領導力的上官喜愛提出了一個高認可度的方案,她建議把所有選手按各自擅長的方向分成六組,每組選出一個人進入推流直播間。

很快,這個難題得到解決,而透過這一小小環節,觀衆感受到的是,《讓我來唱》在選手多元化的個性碰撞、自我表達,和高壓的競争環境中達成了巧妙的平衡。這種平衡也成為《讓我來唱》的獨特之處,醞釀着節目觸動人心的小細節。

群像鮮活,全女綜藝找到新落點

是的,《讓我來唱》中有很多不經意流露出的暖心細節,這些細節構成了這檔全女綜藝的更大看點:即鮮活的女性群像和女生之間的神仙友誼。

六個推流直播間的人選敲定之後,47歲的姐姐熊小鳳因為沒有直播經驗,怕浪費了推流,想要把這個機會讓出去,但其他選手卻不約而同鼓勵她:“相信自己”、“姐姐你也很優秀”。後來播前準備之時,在僅有的30分鐘時間裡,熊小鳳的直播間裡擠進了四五個人,她們都在幫她快速了解設備,上手直播。

另一個直播間裡,性格内向的羅小黑也因為首輪直播成績不好而倍感壓力。她反複觀看其他選手的直播回放,希望能夠吸取經驗。但在第二輪直播時,羅小黑還是肉眼可見的緊張,她試圖讓自己一直說話,避免直播冷場。推薦官郝蕾看出了她的“不自在”,甚至覺得“小黑完全不像小黑”,并嘗試通過陪伴、交流,幫她找回自己舒服的節奏。

郝蕾走後,重新調整自己的羅小黑坐回鏡頭前,唱起了自己的原創歌曲《睡不着》。不再“過度模仿”的她,反而變得輕松起來。

正是這些細節,為《讓我來唱》打上了溫情的底色。同時,也是這些暖心時刻一點點彙聚,才成就了節目停電9分鐘的封神名場面。

直播大戰過後,剛經曆了高壓環境的選手們,正準備洗漱、休息,享受一天裡少有的輕松時間。正當此時,節目錄制現場突然斷電,好好星球組合起了個頭,羅小黑很快回應,女孩們一個個舉起手機閃光燈,《不值得》《天外來物》《baby》《後來》……從獨唱到合唱,從樂器伴唱到唱跳舞台,停電現場很快成了一場小小的音樂會,鮮活的女孩們也讓節目迸發出溫暖的力量。

他們每個人都那麼不同,聚在一起卻産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就像娜菲莎·尼加提在節目中說的那樣:“就像一個大家庭,大家都做着自己不一樣的角色,去彌補彼此世界裡的那個角色。”

可見,盡管《讓我來唱》的賽制依然嚴苛,但節目卻做出了選秀音綜少有的溫度。至少從目前來看,《讓我來唱》的嘗試是大膽的,節目為長期陷于同質化的音綜提供了一個新思路。随着更多内容釋出,這些女孩們的相處,或許還能碰撞出更多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