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三個摩梭女子的故事》。

「摩梭族」位于跨越川滇兩省的泸沽湖畔,分布于雲南甯蒗縣和四川鹽源縣。是中國唯一的母系社會大家庭制,奉行不娶不嫁夜合晨離的走婚制度。

關于走婚制:“我們摩梭以前沒有結婚這回事,我從來沒有聽過男女要組成一個小家庭,所有人都是跟母親和姊妹們住在一塊兒。走婚是很自由的,主要是兩個人的感情,喜歡誰就跟誰養一個孩子,農忙時就去他家幫忙幹活,平時我們各自住在自己家。男子晚上到女方家,早上回到母親家。家裡沒有丈夫,妻子或者父親。父親在孩子滿月時要來認孩子,節日時要送來衣服和禮物。夫妻組成小家庭是很辛苦的,大家庭就是姊妹們一起幫忙。母親和舅舅不會管晚輩們走婚,不過也會暗中給他們創造機會。不找伴侶也不會逼你找。誰不想走婚就不走。我有兩個弟弟七十歲了,一輩子都沒有走婚。摩梭男女一生可以自願和好幾個人走婚,但一定要你勤勞善良人品好,否則不會有人願意和你走婚。”

你會看到有那樣一種範本:男不娶女不嫁,沒有主流社會的婚姻與家庭。作為母系社會,但這不代表母系社會就是母系霸權,而是恰恰就像古老人類和大地母親最初的關系。所有人隻是圍繞母親一起生活。摩梭人重女不輕男,沒有“男壓迫女”或“女打壓男”的問題。男女在性别與性事上輕松自在,沒有強奸沒有外遇沒有暴力犯罪。不需要社會規範和道德詢喚,這裡的人樸素真摯的戀愛與生活。人性裡有可以賴以生存和維系幸福與穩定的東西,如此形成獨特的自由平等的文化模式。

以下是紀錄片裡的獨白:

摩梭女人:
“如果我聽别人說我是誰的老婆,我覺得特别不舒服,我不是你的他也不是我的。我和他是兩個獨立的人,我是我,他是他。我最多會說,他是我孩子的爸爸。”

“如果我孩子的父親和别人走了,那我沒辦法因為他的心已經離開了...反正我還有那麼大的一個家,他的愛隻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是不能和大家庭的愛相比的。”

“很多人了解了摩梭婚姻後,覺得摩梭男人沒有地位,其實這些都是假的...摩梭人有一句俗語,天上的玉皇大帝,地上的摩梭舅舅。可以感受出來摩梭男人有多受尊重。”

摩梭男人:
“看女人不要看臉,要看她的心。摩梭人沒有處女這個概念。對女人要很尊重,不尊重婦女就等于不尊重自己的母親。”

“我女兒和一個漢族人結婚,他們的習俗是男方要給女方錢算禮金。我不同意這個觀點。我不是賣女兒,我女兒和你結婚了也不是你的。你們有共同的生活,你們高興就成為一家。”

“經濟開放以後這個商品觀念一發展,好像就是金錢關系,沒有人的關系。我堅持不當金錢的奴隸,要人與人的關系和諧相處,你有我我有你。”

“摩梭家庭男人最幸福,很自由,男女都沒有精神負擔,一個大家庭共同生活,有困難大家幫,有幸福一起享,這是最好的一個家庭。”

所以,即便那是與我們被規訓的價值截然不同的另一個世界,我們都需要看到,在離我們最近的年代,在滇西北的一個角落裡,存在那樣一個自足的社會。對于女人來說,不是非得有一個男人家庭才能幸福美滿。女人照樣能髒話累活一肩挑,快樂的料理好生計,當起一個家。她們擁有的是至今一二線城市現代女性都少有的精神上的獨立自信。
對于男人來說,也沒有任何捆綁他的東西,沒有什麼天生的責任與義務要傳宗接代光宗耀祖,沒有被馴化成擁有霸權和優勢的權利主體。
這裡沒有什麼人處于弱勢,沒有誰要被誰保護。人與人之間都是獨立的個體,人與人之間都在真善美的人性上有各自的自覺,每個人都緻力于自己的幸福和家庭的和諧。

所以有的時候,我們很難說,什麼東西是真正落後的。為之惋惜的是,在旅遊業沖擊的今天,摩梭族也漸漸在不可避免地漢化。漢化又怎麼能不說成是少數民族的哀傷呢。曆史和社會是由勝利的當權者書寫。他們表示過上了一種自己不願意過的生活,“我們的家庭被拆散了,我們很難過”。

附上曾經于三次遊曆泸沽湖拍攝的被格姆女神眷顧的好風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