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兩句就好(淚目)。又一個“夏天終會結束”的故事,對欲望湧動,潮濕又明亮的夏日追魂僅次于《青木瓜之味》。比較特别的點大概在于,一般從社會主流的身份石膏中艱難剝啄内我的作品,大多痛隐卑瑣、諱莫如深如《喬瓦尼的房間》,本作前兩個鐘卻清透純美得過分——年少的阿多尼斯和他柏翠也似的情人,甜美的朋友,瞪羚般的訪客,以及最最要緊的,有那樣一雙無與倫比到犯規的呱呱叫的父母,蠻橫地抵消了緊捂在胸口的大衛之星,和皮亞韋紀念雕像對面高懸的十字架。不過想想也覺得正常,導演必須将裡維埃拉的鄉村别墅打造成一個自然與人文交錯,青春與情欲綢缪的盡善盡美的力場,才能容涵一幹美人悠遊其間,也才能永遠定格南意大利香草披紛、光影幽悰的夏天。

除了那張惹人憐愛的戶外餐桌琳琅滿目的杏子汁,葡萄酒,冰淇淋,溫泉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恐怕還得是那道櫻桃甜酒漬蜜桃(bushi)。說實話我并不太感冒,整部作品情調一流,完全挑得出其他更符合我心意的片段,但不得不承認既然這個關鍵場景做出來了,桃子沒被吃掉就成為全片最不可饒恕的商業性退讓。當艾裡奧用極其個人化的,充滿好奇與暴力的非常規方式探索自己的“自深深處”,并借此理解和表達無法被簡單歸類的自我,聞訊而來的奧利弗怎可以不亦步亦趨,全情押上呢?況且少了這裡的“吃掉”,兩人分别時的“嘔吐”也就失了對子了(作為将把奧利弗一波兒帶走的美國生活之前哨,那段交代本也突兀,删掉可也)。

艾裡奧是幸運的。他最幸運的地方,不在于在少年維特式“說出來,還是死掉”的風露清愁中鼓起勇氣愛一個男人(不管如何高呼世另我,那個我也不是我),而是通過愛人,見到并愛到了被塵翳遮蔽的本真。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他所有的笨拙、驕傲、猶疑和不堪,都得到來自整個世界的愛的托舉。掉落的每一滴眼淚都纏繞着溫柔的親吻,制造的每一次傷害都等來寬宥的擁抱。他始終惬意地躺在由家人、愛人、朋友柔軟敦厚的肉身組成的雲彩上,未曾落地。因此,前半部分的猜心遊戲好過後半段的心心相印(我并不想看英俊的金毛狒狒在空谷裡奔跑),結尾冬雪之“破”亦是應有之義。圓滿裡要有欠然,無瑕的幸福也需要有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