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意義上關于女性的電影,男性不在是電影中的主角,女性也不在為男性做配,永遠都是雜志《視與聽》,影史中的最偉大的存在。電影有三個半小時的時長,看似很長的時間,但是電影講的内容很簡單,影片内容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講述了一個中年寡婦三天的一日複一日的日常生活(影片的開頭講過,其實是從第一天下午到第三天的下午,仔細算下來也就兩天多一點的時間)

...

看個三個小時的電影就受不了了,那有的人一輩子就受得了了?為什麼那些看的人受不了,憑什麼受不了?為什麼一個女人,一個母親這樣做就是理所當然這樣的?
如果讓娜迪爾曼是個男人,或者是個父親甚至是單親父親,那人們一定會覺得他是偉大的,無私的,甚至有的人會覺得這位父親一定是瘋了,覺得一個單親父親既要工作賺錢,又要一個人帶孩子,操持着家裡所有家務和瑣碎,很不容易。但是一個單親母親這樣做很多人就不會說什麼,就算會有一些誇獎,但是那些誇獎的數量和誇獎的比例永遠也比不上那些付出同樣甚至付出更多的單親父親,很多人覺得一個母親這樣做是正常的,現實生活中單親母親比單親父親的存在更多,生活也會很困難。
但事實上是讓娜迪爾曼是個女人,是個母親,現實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像讓娜迪爾曼的女性,母親,所以很多人就會覺得這一切都理所應當,覺得一個女人,一個母親就應該這樣生活着,就應該照顧家裡的一切,應該這樣無理由的付出着,她沒有自由,沒有自尊,做不好還會因此被指責,謾罵,做好了也不會受到應有的任何稱贊,他們隻會覺得理所應當,應該享受這一切的待遇。她隻能被困在這個所謂的家中生活着,生活一輩子後可能又會有女性,母親再次上演一樣的情節,不斷的重複……所以這個世界為什麼會這樣的不公?但是就算這樣了又能改變些什麼或者做些什麼呢?

...

電影中的讓娜迪爾曼即是一名母親,同時也是一名妓女,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母親一直都是偉大,平凡,純潔的角色,而妓女确是一個低俗,下賤的存在,但事實真的如此嗎?這兩個極端的身份同時存在一個女人的身上,又應該讓她怎樣去平衡呢?
讓娜迪爾曼在一日複一日的生活中,在有一天,因為沒煮熟的土豆而晚吃了飯,因為平時去的社區也不知為何關了門……打亂了原本所謂安排好的時間,最後,讓娜迪爾曼在對客人性服務的時候殺死了客人徹底打亂了那一天的生活,但是打亂了這一天的生活後,那之後的生活又該怎麼去度過?又該再次怎麼樣去安排,規劃維持好生活?生活發生了變化又會怎麼樣?是變好了還是更壞了,這個結果我們都無人知曉。

...
...

但是現實生活中沒有人是讓娜迪爾曼,通過殺一個人徹底改變一天的生活,隻能這樣痛苦的,所謂理所應當的一日複一日的生活下去,就算有一天因為某一件事情打亂了原本一天生活,也要硬生生的生活下去,理所當然的為那些該死的人去服務。在現實生活中的女性,母親……角色都不要有一日複一日,理所應當的生活,要平等的到看待每一份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