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慚愧,雖然宮崎駿的電影看過不少,但這是第一次看《幽靈公主》

原先我也認為《幽靈公主》在講環保話題,但在1997年柏林國際電影節的記者提問環節,有人向《幽靈公主》的導演宮崎駿提問:“這部電影的意圖好像是在于講述人與自然的關系吧。”

然而,宮崎駿對此卻給出了否定的回答:“毋甯說,我想講述的是人的曆史、人類走到今天的曆史。”

宮崎駿在《幽靈公主》中講了什麼樣的人類曆史,我想趁着《幽靈公主》重映,聊聊自己一些淺薄的想法。

...

01

精神家園的失去

片中第一個出現的危險是野豬神,他因人類的槍炮而被污染,成為了腐化的邪靈。

而阿席達卡為了保護村莊,射箭殺死了野豬神,導緻自己被詛咒,進而被村莊驅逐。

阿席達卡在離開前,割發代首,事實上他已經成為了無依之人。

在村莊中,他已經死亡,他隻能去更遠的地方尋找新的家園,也是尋找治愈詛咒的良方。

...

臨走前,一位女生送給阿席達卡一把水晶匕首,希望能保佑阿席達卡成功活下去。

宮崎駿說過,這個女生并非阿席達卡的妹妹,而是有戀愛關系的女性。

阿席達卡被驅逐出境,戀愛關系也無以為繼了。

阿席達卡的出走總讓我想起黑澤明《夢》中,狐狸的婚禮一節。小男孩聽說下太陽雨的時候,森林裡的狐狸會辦婚禮。而偷看狐狸婚禮的人會受到詛咒。

好奇心過剩的小男孩于是真的去森林裡看狐狸嫁女,也真的被狐狸發現。

...

等到他回家時,母親卻怎麼都不開門。因為他已經被狐狸詛咒,要去天邊外,尋找解除詛咒的方法,得到狐狸的原諒,否則會給家裡帶來災禍。

小男孩偷看婚禮的行為,也可以看做人類對大自然規律的破壞,而使自己成為有罪之人。

...

黑澤明的《夢》與《幽靈公主》一樣,同樣關注人與自然的關系。

因為人類對自然規律的破壞,人類主動或被動成為有罪之人,必須前往遠方尋求解決之法。

這和宮崎駿的《幽靈公主》第一節,内核可說是一模一樣。

黑澤明将偷看狐狸婚禮的小男孩冠上黑澤的姓,指代自己,宮崎駿也在阿席達卡身上種下了自己的影子。

當人類從原始森林裡的黑猩猩,走上直立行走的道路。

大肆砍伐森林與樹木,破壞自然規律而成為有罪之人,人類由此遠離精神家園,走上救贖之路。

02

改寫《七武士》

而當阿席達卡遠離原初的村莊,途中第一次遇見的是農民與武士的争鬥。這是重寫黑澤明《七武士》的世界。

宮崎駿說過:“黑澤導演的《七武士》也是我非常喜歡的電影,但它也是曆史劇制作者的咒縛”,“據此而生的農民形象與武士形象在很大程度上都偏離了日本的曆史”,“須知那些以單純的階級史觀、以‘武士是壞蛋、農民是好人’的邏輯難以覆蓋的部分才是真正的魅力之所在。”

...

雖然我并不認我黑澤明的《七武士》傳遞的是“武士是壞蛋,農民是好人”的形象,但在《幽靈公主》裡,宮崎駿安排了更複雜的人物性格。

農民為了自然生産會大舉攻擊武士,而農民遇見攜帶金銀的阿席達卡,也會想要偷襲搶劫。

這背後是更複雜暧昧的人物關系,包括阿席達卡救了的僧人,最後也成為達達拉城弑神的幕後黑手。

...

為何武士和農民之間會爆發沖突?

宮崎駿解釋,江戶時代的人種植了大量森林,但隻是為了領主的利益。

有人扳一根樹枝下來,就會被砍手甚至殺頭。

雖然有這樣的嚴刑,但是附近的窮苦農民總是想盡辦法要把樹砍下來。如果我們隻是以後者的立場來看,就不會有什麼森林了。

森林在恐怖的力量下得以保存,這裡就存在人道主義和繁殖森林的矛盾。

走出精神家園的阿席達卡,又一次目睹了人類生存與敬畏自然之間的矛盾。

宮崎駿表現的是:我們逐漸喪失對自然的敬畏,最終沒有了絲毫尊敬。

...

黑澤明《夢》的第二章,同樣展示的是又一次人類生存與自然之間的矛盾。

三月三女兒節,日本民間流行折桃花慶祝女兒節,而當主角的姐姐正在慶祝女兒節時,原本繁茂的桃樹林,變成了遍地是被砍伐掉的樹樁的斷壁殘垣。

主角由此對人與自然的關系有了更深的認識,《夢》和《幽靈公主》所表達的又高度重合。

03

風雪與達達拉城

黑澤明《夢》的第三章,講的是暴風雪來臨時,登山隊員在天災面前變得渺小無力。

雪女化為被蓋在“我”的身上,讓“我”快點入睡。而當“我”掙紮着叫醒隊員後,發現營地近在眼前。

雪女是自然的化身,但同時也是人類的形象。而登山隊員的登山,代表的也是對自然的征服。

《幽靈公主》的第三幕恰好是桑桑出場的時刻,她與野狼神所進行的恰好也是對征服自然的黑帽大人一行的鬥戰。

...

雪女與桑桑在形象上也是有某種共同之處。

當戰鬥結束後,阿席達卡救起兩位受傷的達達拉城的居民,深入了解了達達拉城的生存之道。

這裡宮崎駿完全脫離了《夢》的框架,展示了一種女性為主的城邦文化。

所要闡釋的,仍然是選擇背後的各方陣營的複雜與對立。

阿席達卡最終成為各方陣營之中的中間派,想要盡力彌合各方之間的矛盾,尋求一種共生之法。

...

04

野豬神與軍國主義

當劇情發展到高潮階段,成群結隊的野豬神來到森林中,想要殺死全部的人類。

即使它們知道,這裡面是人類的陷阱,可是一想到人類心中就燃起無限怒火,即使把全部生命都毀掉,即使桑桑和野狼神提醒它們,不要這樣做。

黑澤明的《夢》中,也有類似的場景。第四夢中,日本軍國主義亡靈從隧道中湧出,誓要捍衛自己的國土與尊嚴,即使自己已經成為了亡靈,卻依舊想要有人為它招魂,要複活再打一次。

這是日軍的部隊,也是野豬神的族群,野豬神明明知道自己面對的是陷阱,知道自己會死很多人,但依然要打,依然要死亡。最後遍體鱗傷、伏屍百萬、流血千裡。而起心動念的卻隻是心中的那一點點恨意。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某種程度上這接近日本武士道的精神,追求死亡的尊嚴與價值。

...

可我常常想,一個對死亡都沒有尊重和敬畏的人,如何體會生命的價值,即使成功,他又要如何看待收複的萬丈山河。

在黑澤明的影片《夢》中,“我”力勸軍國主義的亡靈,告訴他們戰争是不義的,要承認自己的錯誤,他們的死亡是毫無意義的,最後才勸走了泱泱的死亡軍隊。

...

而幽靈公主并沒有這樣的智慧,野豬神的頭領也沒有這樣的智慧,因為他們也身處于仇恨之中。

桑桑隻能盡量讓野豬神的傷害少一些再少一些,但仇恨她和野豬神是一樣的。

05

梵高的麥田與美學

第五個夢,主人公進入了梵高的畫作《麥田》的世界,在麥田裡主人公與梵高相會。

梵高的畫作代表的是繪畫之美,自然之美,代表人類對美的感受與向往。

...

而《幽靈公主》中,恰好也描繪了人類對美的向往。

當桑桑想要殺死阿席達卡時,阿席達卡說了一句“你長得真好看”,救了自己一命。

...

而當阿席達卡進入達達拉城後,城中的女性也對英俊的阿席達卡抱有好感。

我當然不認為這隻是在講男女之愛,而是人類對美的感受,其實可以彙聚成一種共同的感受,而這種感受能幫助我們彌合差異,幫助我們看清對方。

這幾乎就是儒家的和而不同哲學。

愛欲之心、凡人之愛,對他人的愛戀、對自然之美的欣賞,可以讓兩個劍拔弩張的人和解共存,阿席達卡後來要尋找的,就是這種和解共存的美。

...

06

血染富士山與麒麟獸

宮崎駿并沒有按線性拍野豬神與人類的大戰,而是講野豬神與麒麟獸被殺放在同一時刻。

《夢》中第六夢,日本标志性的富士山變為紅色,連綿不絕的人潮奔向大海,似乎想要尋找一線生機。

...

黑澤明拍生靈塗炭的日本,一如宮崎駿拍麒麟獸被殺後生靈塗炭的達達拉城和森林。

當仇恨無法彌合,人類的發展與自然規律鬥得難解難分,最後的結局就是人類與自然一同毀滅的命運。

07

惡魔與尋頭

《夢》的第七夢,在一片荒地上,主人公遇到了兩位因戰争而化為冤魂的“食人鬼”。他們咒罵人世的荒謬,咒罵人類對世界的摧殘,但卻依然忍不住傷害他人。

戰争不僅奪走了他們的生命,還讓他們在死後飽受折磨,永遠不死,無法超生。

《幽靈公主》中同樣有無法超生、深受痛苦的人,這是《幽靈公主》中被斬掉頭顱的麒麟獸。

當阿席達卡彌合森林與人類失敗之後,屬于森林與人類的災難最後到來。

...

但最後宮崎駿給了麒麟獸一個相對好的結局,讓阿席達卡代表人類向麒麟獸認錯,請求它的原諒。

而當阿席達卡代表人類認錯,承認人類行為的不義,恰如第二夢中小男孩對桃花神的道歉。

承認自己的不義,放下仇恨,或許才是彌合之法。

08

水車村共同活下去

《夢》的最後,主人公進入了一個堪稱世外桃源、小溪潺潺的村莊,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幽靈公主》的結尾,森林重新煥發生機,黑帽大人決心重新好好活下去。桑桑雖然喜歡阿席達卡,但仍然要留在森林裡保護森林。

失去精神家園的阿席達卡決心繼續留在達達拉城,人類與森林依舊要互相争鬥地活下去。

...

但由互相愛慕的阿席達卡與桑桑繼續保護雙方的利益,代表人類承認自己的錯誤的阿席達卡,将會更盡力彌合雙方的矛盾。

森林與人類,人類與人類終究還是會再度爆發沖突,我相信最後的結局總會被這一次好一些。

宮崎駿并不想要給一個童話般的結局,讓森林與人類和平地共同發展下去。但放下仇恨、承認自己的錯誤、看到雙方的共同點、看到共通的美,森林與人類才有共通發展的可能。

影片最後,森林中又出現了一個小小的木靈,向死而生如骷髅,但卻代表着生機,正如麒麟獸的死亡,最終森林與人類有了那一點點彌合的可能,森林在未來也将再次煥發生機。

...

《幽靈公主》是個非常難懂的電影,我将《夢》與《幽靈公主》對照,并非想說宮崎駿在抄襲黑澤明,隻是二者的核心觀點其實都是共通的,那就是承認自己的錯誤,再維護自身的利益,嘗試找到那一點彌合的可能。

戰争隻會讓許多無辜的人死去,正如《幽靈公主》裡的野豬群,仇恨會将人變得面目全非,而放下與和解,才會給世界帶來生機,也能給自身帶來重生的機會。

...

一如片中的阿席達卡,最終代表人類承認錯誤,也為自己帶來了生的機會。

最重要的是,一起活下去。

(PS.《幽靈公主》的解析我想了很久,也寫了很久,中間幾度寫不下去。最後讓我繼續寫完的,是《幽靈公主》對反戰主義與盡力彌合的主題,我也希望我們與更大的世界都能有彌合的可能,不要再讓戰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