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部影片而喜歡一個導演,最初是從蒂姆·波頓開始的。對于一個凡事都不求甚解性子的人來說,記住國外人的姓名簡直是強人所難,又繁瑣又無趣,毫無想象力的延展。可蒂姆·波頓是個例外。

可能是因為他鬼氣森森的才氣也可能是那影片中透露出的陰郁而迷惘的格調,亦或是透過鏡頭而出的自骨子裡帶的一種遊離于現實世界的孤獨氣息。他就像一個飽受現實世界困擾的隐居者,穿着乖張神秘的葛布長袍,遮蓋住遠比現實世界更溫暖柔情的善良。隻有這樣的人才能創造出愛德華的小心翼翼,疏離而謹慎的溫柔。像個小刺猬一樣。

...

蒂姆·波頓的片子基本上看的差不多了,《大魚》屬于補番了。與之前的風格黑暗陰郁的基調不同,這部片子從一開始就帶着一種少年心性無所畏懼的斑斓色彩,這是一次剝去長袍之後的赤城展露,一次脫去尖刺之後小心翼翼的擁抱。

與不被現實社會接受的愛德華,陶德,僵屍新娘,查理,佩小姐不同,這次的愛德華是個講故事的人,他的故事充滿着傳奇,冒險,神秘與隐喻。迷人和深受喜愛是所有人對他的評價,他被朋友喜愛,被妻子愛慕,被社會所認可,當然除了他的兒子,一個長大成人之後執着于真實現實的乏味男人。

...

也許所有的人都認為他是在講故事,他的故事浪漫溫情熱烈奇幻色彩斑斓引人入勝,大家感動于柔情和浪漫的精神,卻心裡悲觀的清楚,那隻是對現實的一種美化,是一個,故事。

隻有愛德華,隻有愛德華堅信這些都是真實,他堅信自己的生活是場瑰麗的冒險,自己的生命是非凡且獨特。所以他堅信自己的結局是變成一尾大魚,自由自在的遊弋于薄霧輕浮的廣袤湖水中。對于愛德華來說這就是現實,是真實的。所以他在生命的最後才會對水極度的渴望,才會泡在浴缸中,對妻子說,我總是感覺太幹了。因為,愛德華的生命裡,從來都隻有天真的色彩,沒有比這更真實的現實。

也正是因為他直至生命最後一刻的堅信,才會讓兒子終于放棄複盤平庸的真實,而是以童真的信念将父親的傳奇延續下去。寫到這裡,我想,也許,大魚愛德華也從來未被人們真正的接受過。他的真實隻是人們對于童真善意的回饋,對浪漫冒險的寵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