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年少》是在看完《小行星城》之後看的,對比慘烈:一部是最具韋斯情緒的絕對人情味,一部是完全剝離情緒之後的絕對疏離。
特立獨行穿着綠色絲絨西裝戴紅帽子的馬克斯,他仿佛是韋斯的靈魂符号,這種符号在的影片中,隐晦的擺放在角落裡。他可以是青春年少時的馬克斯,也可以是陷入中年危機的赫爾曼。是永遠急于成長的少年和永遠長不大的老頭,他們總是會相互協伴走在人生的道路上,然後又各自分道揚镳。各自帶着破碎,傷痕繼續航行在人生的大海上。
正是親手逆流時光,拼湊了韋斯的靈魂碎片,才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他深埋于诙諧,嘲諷之後淡淡的哀傷以及歎口氣繼續向前的悲傷樂觀主義中湧動脈脈的溫度而更覺彌足珍貴,才對于《布達佩斯大飯店》之後,他越走越遠的絕對疏離冷酷,情緒喪失的理性而更感悲傷。那個青春年少的少年,打破自己之後的十幾年間,終于徹底放棄了任何情緒的表白與對話,弄丢了所有的碎片。
韋斯的電影沒有所有的happy ending,結尾隻是截取生活中的一個片段,你知道,生活依然會冷酷的呼嘯繼續向前,這從來都不是終點,不是結局。正因如此,我依然懷抱着熱烈的希望,等待着那個對生活揮揮手,繼續向前的韋斯重拾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