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是我最喜欢的李沧东导演的作品,也是李沧东导演最好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所有作品里最特别的一部,李沧东导演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有强烈的情感,但《燃烧》的却是一部非常平淡的电影,人物和情节简单,几乎没有故事曲折,但看完后内心却能强烈感受到沉默的呐喊。

首先这是一部文学性特别强的电影,得益于村上村树小说《烧窗房》的改编,电影中的叙事方式和台词都透露着文学气质。文学与电影最大的不同在于文学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本片也同时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大量的隐喻符号和大量的空白,和文学一样,有着庞大的解读空间。

李沧东生命,存在,阶级,将欲望的想法通过简单的悬疑故事表达出来,这要归功于电影中宏大的隐喻,比如电影中女主角给男主角一个吃橘子的场景,告诉大家饥饿之间的区别——一般的饥饿就像吃真正的橘子,精神上的饥饿就像吃橘子的幻想一样,想象要想达到最佳结果,它不是存在而是消失,从这段话开始其实就在暗示着整部电影的走向和风格,当女主角告诉男主角猫不能挪动位置时,女主角的欲望就出现了,与同阶级的男主角开始发生关系。主动的女主把男主从怯懦变成了释放,从此,男主角对女主的欲望更加显现。女主住在狭小的出租房里,男主住在乡下的仓库里,两人的社会阶级一致,直到另一个男人出现,打破了这个阶级的平衡,突然出现的男人代表了高阶级的人群。他开着豪车住着别墅,他说在他的记忆里从来没有流过泪,不知道什么是悲伤,问他的工作时也说只是玩玩,让司机把自己的豪车跟在男主角的车上,甚至为了不超过男主角的卡车,得一直踩刹车,当他称赞女主的可爱后,男主迫不得已把女主的行李从自己的旧货车上卸下,眼睁睁地看着女主上了男人的豪车时,男主的心情开始发生了变化。

当女主和男人邀请男主到咖啡店时,画面构成是男主和女主在咖啡店底下指着打电话的男人并仰望着,这里暗示三人的阶级关系,这种画面构成阶级暗示的场景在影片后半段再次出现,男主角在大楼里锻炼,男主在路上仰望男人,男人在健身房俯视男主,包括山上和小路上,任何时候,男主角都是仰视和追逐男人的。

男人看手相的时候说女主心里有石头,其实那不是外面随便捡来的石头,而是女主心里确实存在的,原因可能是女主面临真爱和跨阶级的选择矛盾;而当男主第一次来到男家时,富丽堂皇的景象让男主迷失了方向,之前男主对女主说他家厕所在厨房旁边,但巧的是,他这次是去厨房旁边问厕所在哪里。

男主角的笑从头到尾都是强颜欢笑,高阶级的人能够发现和创造生活中的乐趣,而另一方面,下层阶级的男主角显然找不到,相反,同为普通阶级的女主却可以在各种普通或高级的场合进行自然的表演,聊天,仍然敢于展示自己坦诚的笑容,但在爱而不得的男主心中,它变成了让上流阶级欢欣鼓舞的妓女微笑。女主与男人也毫无阶级代沟,其实这一切只是因为女主在寻找能解决精神饥饿的方法,在她眼中没有物质的追求,所以在她心里各个阶级都是平等的,但其实看了整部电影不难发现,女主在男人眼中只是下层女孩中的一个玩物。看看男人的哈欠和其他人恼人的肢体动作和眼神就知道了,尽管周围的人不理解女主,但她仍自顾自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永远在夕阳下起舞。这里其实很能引起我的共鸣,社会上的阶级难以逾越,但精神是可以超越的。就像我们虽然无法抵达别人的财富水平,但我们拥有他们没有的精神价值和生活追求。这是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的,就像在破旧的乡村可以看到最美的夕阳和自然的摇曳,可以看到悠闲的三人,在繁华的市区只能看到被围困的南山塔和忙碌的人群,可以说这是一种用精神世界对抗阶级的手段。

然而夕阳下的朝鲜对面,女主赤裸起舞并哭泣起来,这种伤痛就像是韩国历史政治史上的一种伤痛,在本应两岸一家亲的当下彻底反目成仇的伤痛。

男人说自己喜欢烧温室,但男主人没找到被烧焦的温室。这更有可能是男人两个月一次对女人的“燃烧”,温室指的就是女孩,男人在烧了女主后,找到了新的目标。他说他嫉妒男主角在女主角心目中的地位。那是因为站在高处的男人从来没有真情实感。没有人能理解他,没有人能真正从心理上依赖他。他也无法真正理解和爱上任何人,一切只是他的玩物。

当男主在停车场呼喊着名字寻找到小猫时,我们基本可以断定,是男子在作案后收拾了女珠的房间,把小猫带回了家。

其实从影片不同人物的对话中不难看出,导演展现了女性的社会困境,以及对韩国警察和对中国人的嘲讽,但其实作为中国人,这种嘲讽只对一部分人有,不应该对所有中国人有偏见。那些视金钱如粪土,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其实是指世界上顶层阶级的所有人。

最后男主角认为是男人杀了女主,燃烧了男人,但这一切是真的吗?那个男人为什么明知女主不见了,还毫无防备地去见男主?电影中女主房间里若隐若现的光,女主角家里从未出现的猫,不知为何的三个没有声音的电话,消失的井,这些都该如何解释?或者这一切都是男主角写的小说所想象的吗?男主角喜欢站在窗边欣赏外面的风景,是不是在判断这个世界的真实呢?还是说女主在机场爆炸中早就身亡了,我们不知道这些是否都有可能。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运用了隐喻和暗示,告诉了我么导演想表达什么,故事是什么。被伪善的男人欺骗、用精神对抗阶级的女主沉迷并相信了阶级,至少利用自己的精神变成了自我,但是对抗真的失败了吗,男主最终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战胜了阶级,但他真的战胜了阶级吗?其实表面上他虽然战胜了阶级,但其实他只是在为女主出气,事实上并没有真正解决社会阶级的问题,也没有解决人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