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自己的短评里写了这么一句:记得升高中的暑假里拉上窗帘躲在房间里看小樽的雪。
我发现现在的我已经失去这段回忆了,我记得我拉上窗帘(粉红色的,隐隐约约投出窗外天光),打开空调(所以是暑假了),在房间台式机上看《情书》。
然而我想那应该是初中,而高中有一年元旦我确实在家里这部,看到开头博子从佯装在山难中逝世的屏息状态中解脱大口喘气时,我妈在一旁质疑我看的片子是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
今年寒假,我突然特别想找到曾经暗恋过的高中同学猿的家庭住址——虽然找到后也不会干什么,不会去找他,也不会写信之类的,但只是想知道,也许知道后会去那附近的街区闲逛,但铁定不会胆敢正面与之相遇。
结果我把家里里里外外翻了三四层,从新家翻到老家,翻得自己喷嚏连连,也没有翻到那条扁平的高中同学录。
当我高中第一年的同学老梁邀请我去她家玩时,我仍然不死心地问她,还记不记得我们毕业时的同学录,上面记了家庭住址、联系方式什么的。
老梁毫不犹豫地说,那当然有!并跳将起来蹦进书房——小初高毕业的物料都集中堆放在此处。老梁家养了三只猫咪,空气中弥漫着猫毛,我们戴着口罩艰难地寻找,最终——啊哈!
我们拿着这本小册子坐在餐桌上细细地品读,看到有几个生僻字眼打不出来,只能显示方框,看得我们哈哈大笑——我一边假装在笑,一边偷偷记住猿的住址,反复默念上几遍。
奇怪,我印象中他住的地方是远离市中心的某个镇子,然而同学录上写的仍然是读书期间在市区学区房的位置。
而这件事也就不再有后续了,只停留在我记住他的住址一处。
可见当人想要讲述一个好故事时,层层咬合的情节才会产生齿轮般的效果互相推动前进,而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做的事情多么像是从电影中抄袭过来的,也只是孤零零一件事,没有前因、亦无后果地孤单地躺着——也许从长远来看会有草蛇灰线,但短期看也就只是一件没头脑的小事。
《情书》的故事其实写得很工整。
我稍稍伤感了一会儿便又想到影片中反复出现的“友达”(tomitachi / 朋友)。
女生羞涩地表白时,会强调:不一定要做恋人,做朋友就好啦。
——是不是只有情窦初开、连自己都看不清自己心思的少女会这样自欺欺人?我们都知道你想做恋人了啦,难道做朋友不也是为了之后做恋人吗?
但我也不会批评你们“糟践”“朋友”这个词。
寒假里我本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跑去问猿,为什么会刻意回避我的一些问题,为什么只挑好回答的回答——看来这个问题并不敏感,他没有迟疑,没有已读不回,我放下手机不敢看他的回复,并溜去洗了个脸,在这档口他已经做好了回答。
他的回答是,现阶段没有这方面(谈恋爱)的打算,觉得还是保持朋友关系就好。
虽然整句话都透出一个“我不喜欢你”“我未必是没有谈恋爱的打算,我只是没有和你谈恋爱的打算”的潜台词,但是我当时拳头没有硬。
我想:不错,“朋友”,我竟然一下子从两年对话不超过十句的路人同学升级成了朋友。
人们都说柏原崇窗边读书的景象很美,兴许美少年都应当坐在窗边。
在我刚上高二时遭遇了一波心情低谷期,某天中午我做作业做到一半撑不住,眼镜也没摘就趴在桌子上,头朝右,我看到后门附近的一个男生,他坐在窗下做作业,脸部线条锋利,表情严肃,面对作业微微皱着眉——这一幕让我颠簸的心境奇异地平静下来。
午睡醒来后我才去研究这个男生姓甚名谁,你们应该能猜到,他就是我叫做“猿”的那位朋友。
《情书》的结尾是很回味无穷、隽美经典的,藤井树抱着那张绘有自己小像的借书卡羞涩地笑时,我们不知道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当我在高中毕业后的第一个新年向猿表白时,猿的第一反应是“卧槽这个信息量有点大吧”。
然而我想电影里中山美穗饰演的藤井树未必会生发“这也太出乎意料”诸如此类的感慨,因为影片前段对校园生活的回忆已经让人不由得产生怀疑,并借渡边博子小姐之口道出:直觉告诉我,藤井先生在借书卡上写的名字会不会是藤井小姐您的呢?
《追忆似水年华》第七卷《重现的时光》中这个借书卡,佐证了渡边小姐的猜想。
少年藤井树的情思是感人的,尽管这是难以在现实中延续下去的,然而情感面对现实时的脆弱不可否认感情的真挚。
然而情感在现实中又是真的不堪一击…比如我口口声声说要和猿做朋友,在情绪最崩溃时跑去南京却也压根不见上一面;确诊双相后,我也没有告诉他,尽管我可能就是在抑郁状态下认识的他,又时不时在情绪低落状态忍不住想起他。
可是说到底为什么要告诉呢?统共也没说过几句话的、不比陌生人熟悉到哪儿去的两个人,做朋友多难。
假如藤井树活着,藤井树也不会来找藤井树,事实上,假如藤井树活着,藤井树也不会知道藤井树喜欢过自己。over。
PS:我最喜欢的镜头应该是藤井树在医院睡着,那段超现实的梦境,自己名字钩连的诸多回忆,以及“哗”——打开了回忆的大门,看到了“重现的时光”。
一些镜头与我被《情书》塑造的生活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呆妞这次的30岁魔法师新剧我还没看完第一集,目前的感觉是作为泰版《到了30岁还是处男的话就会变成魔法师》本土化相当自然的一部作品,诚心建议中国版花束的主创团队可以来学习。整体框架遵从原作的基础上,保留电梯读心等名场面,在细枝末节处做 ...
2022/10/13EP3-4一顿午饭一顿晚饭追平了更新,怅然若失倒没有,反而是心满意足。一、弟弟的人设是完美的!我一边看一边和舍友感慨:阳少爷拿了探春剧本吧!(在亲妈和大夫人争斗的过程中,阳指责母亲,维护哥哥)阳少爷拿了汉密尔顿剧 ...
tnnd!我竟然才发现我没有在豆瓣发长评!!!这都五月的第三天了!三个月过去了,赶紧来亡羊补牢一下,做自己的搬运工。从知乎搬运过来,所以小标题就用一些某乎特色的提问了。一、如何评价日本电影《花束般的恋爱》?2022/2/28题目虽然 ...
(把我的短评抄过来做前言) 这确实是太子爷“下海”才会有的配置了EP1(2021/11/4)上午侥幸混过了开题答辩想着一定要treat自己to something(其实从昨天夜里就开始盘算过了答辩就要边吃龙眼边看Bad Buddy ...
我大概是两三年前第一次看这部剧的直播官录,非常喜欢,后来还重温过一两回,在家里投屏了边看边唱,karaoke得酣畅淋漓。关于这版剧豆瓣有两个条目,本条归为电影,另一条归为舞台剧。其实本剧是一部经过多年打磨的外百老汇作品(所以是舞台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