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映的《銀河護衛隊3》,大家都看了嗎?作為漫威第四階段的計劃電影,在不溫不火的《黑豹2》和《蟻人3》之後,

憑借着并不重量級、甚至被視為“棄子”的《銀河護衛隊3》(以下簡稱《銀隊3》)終于為漫威力挽狂瀾,豆瓣評分8.5,全球的票房整整破了3億美元!

...

《銀隊3》的着眼點非常的小,從存在感沒那麼強、一度被視作是影片吉祥物的那隻火箭浣熊入手,講述他前世今生的故事,

(以下涉及劇透)

他曾經隻不過是一隻普普通通的浣熊,但卻因為“至高進化”偏執且殘酷的改造計劃,被改成了一隻四不像的生物,連名字也沒有,隻有一串冰冷的代碼:89P13,第89批改造失敗的殘次品,

...

而他恰恰是唯一一個發展出智商,甚至超過“至高進化”本身的,于是他被追殺、且被術士亞當傷害後命懸一線,故事就圍繞着銀河護衛隊如何拯救火箭浣熊展開。

我想每一個觀衆都會被這一幕所感動,火箭瀕危時,他仿佛到了一個類似于天堂的地方,那裡有他曾經失去的每一個朋友,水獺萊拉、海豹大牙、兔子闆闆,

...

正當他想要加入他們的時候,水獺萊拉卻對他說了這樣一句話:

“你仍有你的使命,既然有創造你的人,那麼必然有指引你的人。”

于是火箭浣熊死而複生、回歸銀河護衛隊,并且在最後成為銀河護衛隊的隊長,

...

不知道看過這段的朋友們當時是什麼感想,對我來說,是代入了火箭感受到了一種深深的接納感,雖然于火箭浣熊而言,他隻是一個沒有名字的殘次品,但是對于水獺萊拉而言、對于銀河護衛隊而言,他是最好的朋友、最好的隊長,

即便他自認為毫無價值,但他的存在對于在乎他的人而言,就是最大的價值,而這一切,都需要自我認識并接納,而我認為《銀隊3》花了兩個半小時,正是在講述這個人生命題,那就是接納自我和他人。

01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殘次品,在本片中以火箭浣熊為代表,但實際上,我們關注銀隊的每一個成員,其實或多或少都有人生創傷,都是“殘次品”,都并非完美,

星爵失去了自己的愛人卡魔拉,于是日日酗酒;德拉克斯失去女兒,自封為“毀滅者”;星雲被滅霸父親折磨,被當成武器女兒;螳螂女日日在感受他人情感,卻忘了自己……

...

這部影片,不僅僅是火箭的自我接納,更是銀隊中每一個人的,而人們在經曆創傷的時候,似乎總會觸發另一個保護機制,随之而來的就是各種問題——

逃避、洩憤與執念,習慣性地停留在原地,拼命自我合理化,

就像是螳螂女看不下去星爵再為卡魔拉而痛苦,甚至對過去産生執念,借德拉克斯之口說的那句話一樣:

“人生就像池塘,女人像荷葉,而你一直在池塘的荷葉之間跳,該學會遊泳了。”

...

而反觀自身,我們是否也有認為自己是“殘次品”的時候,容貌、身材、事業、家庭……

我們總是覺得不如意,甚至以為這些部分,就是人生的全部,我們希望自己變得更好,然而越是殘缺,越是執着。

星雲,在滅霸父親的嚴苛要求下成長,以至于她總是找不到人際關系中合适的溝通方式,從來就是打壓、批評和苛責,尤其是對德拉克斯,所以螳螂女才忍無可忍地對星雲說:

“你在乎的永遠是智商和能力。他雖然是個傻子,但他是我們之間唯一一個沒有自我憎恨的。”

...

星雲這畫風,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東亞父母的共性,仿佛在他們的字典裡,從來沒有無條件接納,隻有一貫的批評打壓和指責,

所以有孩子一輩子的唯一目标就是讓自己的父母滿意,然而,這顯然是個無法實現的幻想,因為這從來不是兒女的課題,而是父母的課題,

為什麼呢?這也就涉及到了電影要談論的第二方面,那就是接納異己的他人。

02接納異己的他人

很多人認為接納隻是對自我的要求,但實際上更多人也會“推己及人”,

不僅希望自己變得更好,也希望别人說的話、做的事能對自己可以稱心如意,人際間各種關系的隔閡甚至破裂就來源于“要求他人成為自己心中完美的形象”。

片中的兩大主角,正是有這樣對他人的執念,一是“至高進化”。

...

他把自己殘酷改造、甚至屠殺無辜的暴行賦予上了神聖的使命——那就是要創造出一個完美的社會,一個烏托邦、理想國的存在。

他是曾經的希特勒,甚至已經不拿人當人,連道具都不配,從當初殘暴改造浣熊等各類生物,到創造出各個物種再加以毀滅,

若不是達到自己要求中的完美程度、血統的純潔度,那麼這些人都活該去死,他對人本身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他期待有創造力、有思想的生物,而不是一堆隻會機械運動的“非生物”,

但這就是悖論,你怎麼能期待人有創造力、自由意識,又期待控制人、滿足自己對“完美”的定義呢?

...

這也是曾經多少人嘗試過的理想社會的失敗,從大同社會到世外桃源,從理想國到烏托邦,然而這一切都隻存在于想象,為什麼?

因為人的罪性,就像是人類的咒詛,如果沒有破除,就永遠活在日複一日的失望中,

舉個簡單的例子,“至高進化”如此渴望創造出溫順不暴躁的物種,但他卻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暴躁與暴行,他怎麼能創造出自己壓根就沒有的東西呢?

因為缺失,所以渴望,所以執着。

第二個主角自然是星爵。

...

他的執念在于逝去的愛人卡魔拉1(數字用以區分),當他在掠奪者一行人中看見另一個宇宙的卡魔拉2時,他的眼睛都有了光,

于是在卡魔拉2随行的過程中,他不斷向她重複甚至是灌輸他和卡魔拉1的美好過去,甚至想和卡魔拉2再續“前緣”,但卡魔拉2的一句話:

“你憑什麼要把我變成你想要我變成的樣子。”

讓他醍醐灌頂,因為愛人已逝,隻因自我的不接受,導緻他人的痛苦,這本身就是一種極其自私的行為,

...

而最後幸好星爵不再投射,不再沉浸過去,選擇了放手,卡魔拉2也沒有被強行回歸銀河護衛隊,而是回歸掠奪者,繼續自己的生活,完成了屬于自己的人物弧光,

于是這部影片就借着火箭浣熊以小見大,不僅讓火箭終于接納了自我浣熊的身份,成為火箭浣熊;

讓德拉克斯回歸父親的身份、讓星雲學會接納朋友;也讓螳螂女走向自我探尋、讓星爵面對5歲的自己重返地球……

...

銀河護衛隊雖然解散了,但每一個隊員卻都成長了,在拯救他人的過程中,實現了自我接納和接納他人,

不再是殘次品,而是擁有使命的人,不僅是銀河的護衛隊,更是每一個生命的保護者,

他們不再在荷葉中跳來跳去,而是學會了遊泳,他們不再祈禱人生中的礁石挪去,而是擁有了水漲船高的生命。

影片更是緻敬《聖經》中的故事,比如所多瑪城式的毀滅、諾亞方舟式的拯救以及緻敬米開朗基羅的《創造亞當》的特寫,告訴我們——

你的價值,并不由你的行為決定,而是你的存在本身,每一個生命既然來到世上,必然不是毫無意義的,而是有各自肩負的使命,

正如水獺萊拉對火箭浣熊說的那句話,也正是對着屏幕外的我們說的:你仍有你的使命,祂既然創造你,那麼祂必會指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