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劇和大多傳統愛情劇在叙事節奏和人物塑造上是有明顯區别的,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特殊,讓它褒貶不一。很多人吐槽能看的隻有風景和音樂,叙事拖沓,但對于能夠沉浸其中的人來說,影片帶來的感動也會比傳統電視劇深刻得多。

生活化的叙事節奏是一把雙刃劍,尹導演大可以拍得更加戲劇性(更狗血),節奏更快,男主選一個更有流量更符合大衆審美的人,前者是穩定成功且被實踐過的模版,但是他仍然願意用細膩的筆觸講一個真正浪漫唯美的愛情故事。

劇本裡的人物小傳是非常讓人信服的,加上全員演技在線,每一個角色都被塑造的生動立體,4個主演更是擁有極其複雜矛盾的人物形象。 男主的童年暗淡無光,被迫以小偷騙子混混的身份謀生,被親生父親兩度抛棄在鄉下的海邊,對人性已經失望的男主遇到對人性天然信任的純真女主,可以試想一下,被所有人排斥包括自我否定的黑暗日子裡,女主真的就像照進生命裡的一束光,讓潮濕陰暗的生命得以看到大片燦爛的油菜花,看到可以許願的木亭古樹,看到能照出彩虹的手工貝殼,看到屬于他和妹妹兩座孤島。

代入這樣的成長背景也就能理解男主為什麼總是對外人高冷甚至不禮貌,不談戀愛内向話少,維持一個難以親近的儒雅藝術家人設。還會在公演前獨處,珍藏一個永遠回不去的貝殼,因為過去的日子裡他的生命是妹妹恩英點燃的,也因為恩英而熄滅。這部劇就是在講述一個在感情上已經熄滅的人如何被一個故人重新點燃的故事,但相認并沒有想象的容易,牽扯了太多的人太多的情感,劇作的重點放在整個故事其中複雜的人物内心,而不是跌宕起伏的劇情走向。男主的性格設定不如男二讨喜,但是也正因為這樣敏感内向的個性,讓觀衆有足夠的時間共情,去感受他的不言語,多次彈琴時的崩潰,視貝殼如生命的執着,重感情不止有男二外放的表現方式,也有男主那樣矛盾敏感的表現方式。前面幾集男主和男二都對女主充滿興趣,劇裡多次對比他們倆不一樣的行為表現,這是性格的區别,後面幾集男二和女二面對同樣愛而不得的困境,同樣也多次對比他們倆不一樣的态度,這是愛情觀的區别,一個人覺得愛是讓她笑和幸福,一個覺得愛是克制不住的擁有欲。

不愧是獲得微笑小姐冠軍的人,女主的笑容不僅俘獲了男二,也基本符合了大多數男生對初戀的具象化感受。如果說男主是通過細膩内在感染觀衆,女主就是在用天使般純真笑容感染觀衆,加上背後讓人心疼的經曆,這份笑容也多了一絲故作堅強和懂事的憐憫。

雖然這部劇叙事節奏慢,但每一集信息量還是很多的,感情線就沒耽誤過。很多人最喜歡前三集也是因為前三集的完成度很高,可以單獨看做一部電影了,兒時的故事裡情緒給的非常足,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女主委屈哭泣的模樣和男主絕望的呐喊。作為觀衆的視角來看,從15集相認以後本來應該長舒一口氣和姨母笑的,但反而讓人更加心急和惱火,男主明明有機會早點說明原因和解釋為什麼離開,但還是這樣拉扯好幾集才互相諒解,就甯願冷落自己喜歡的女孩什麼也不說一個人難受。作為觀衆看得很難受,但細想又确實是男主一直以來性格會幹的事,因為怕失去所以選擇沉默。抛開劇情推動必要的巧合不談,這部劇越看到後面越能感受到劇本和人物塑造是隻為真實人物生活服務的,是不服務觀衆的,所以注定不是一個爽劇,但卻是一部沉浸感十足也比較好磕的劇。不僅是前面吐槽的男主不張嘴性格,後面男主父親的種種遭遇,需要兼顧養父母的命運抉擇,女二态度轉變契機,這些都是以現實處境為優先的。所以我說,這是一個真正浪漫唯美的愛情故事,它不是童話,它是真實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