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幫片,好萊塢和香港都是大師和佳作輩出,但是進入近十年,好萊塢尚有馬丁斯科塞斯在支撐着這一類型,起碼還有《愛爾蘭人》的出現。

在近十年我們在香港影壇則已經看不到能夠達到曾經《槍火》《黑社會》《無間道》《古惑仔》的水平和影響力,甚至是《卧虎》、《奪帥》、《放逐》級别的作品也幾乎找不到。

...
《槍火》無論是劇情,還是鏡頭,都在告訴你,它在講述一個童話,成人童話舞台劇

非要說的說的話,也隻有某人的《選老頂》、《紮職》可以看看,而其他片子則大部分算是以所謂的黑幫為背景,實際就是個槍戰動作片。

黑幫片的本質在于,電影要明确的展示黑幫的内部組織,人際關系,故事線使用要通過黑幫内部的利益糾葛、恩怨、陰謀來展現一種惡的内核本質,這一點自從對于《古惑仔》的大規模批判後,尤為明确。

在龐大而嚴密的組織裡,尋求兄弟情義,在大組織的規則中實現突破,或是在關鍵的選擇中選擇了向現實妥協,基本上是黑幫片的核心賣點。

無論是《黑社會》中的兄弟反目或是“釣魚”,還是《古惑仔》中洪興和東星的爾虞我詐,亦或是《無間道》中的卧底與反卧底,都脫不開上述要素。

馬浴珂在很敏銳的抓住了這種特性,并且成功運用在了《怒潮》裡。

...
本片原名新秩序,如果還用原名,票房至少多2000萬

不由得在這裡贊歎一下馬浴柯,做導演要比做演員更出色。

我認為這部導演處女作能讓他一下子就跨到了前三分之一的導演層級裡。并不是說這部電影所展現的商業和藝術成就,而是馬浴珂在本片中展現出來的未來可期。

毫不誇張,作為處女作,本片絲毫不遜于饒曉志的《無名之輩》和孔大山的《宇宙探索編輯部》,雖然三人風格迥異,但是都能顯現出創作者的光芒。

而馬浴柯在本片中展現的亮點就是,他用比較熟悉的黑幫題材,做出了内地特色,而這種特色并沒有背離黑幫片主要的賣點要素。

以黑社會集團董事長的改選為起點,穿插了黑幫内部的争權奪利、骨肉相殘、爾虞我詐,同時也把視角放到了器官買賣、人口販賣上、官商勾結等社會議題上,以複仇為核心,以誰是内鬼為懸疑線,商業要素上的重點動作戲份,以大場面的火拼為賣點。

于是,大家看,上述的要素,基本上都是借鑒了之前成功案例的經驗(《無間道》-内鬼、《放逐》-複仇、《黑社會》-内鬥、《古惑仔》-火拼)。

所以本片沒有脫離黑幫片的就有味道,同時加入了自己的新東西。

而這種新東西,我認為是完全的創作者特征,對于馬浴柯來說,就是全片自始自終有強烈的情緒充斥在銀幕上。這種強烈的情緒通過鏡頭、配樂、剪輯、色彩,等等要素,始終在提醒着觀衆,挑動着觀衆,而在最後,給予最強烈的一擊,使觀衆得到一個情緒上的爆炸體驗。

我認為這個爆炸點,就是在影片最後10分鐘左右,影片中最有一場械鬥戲開始之前,張家輝、阮經天、王大陸的身份正式在黑幫衆人面前曝光時,張家輝關上了艙門,即絕了自己的退路,也絕掉了黑幫的退路。

三人站在高處,死鬥即将開始!

這一開觀衆的情緒會達到最高潮。

某種程度上,起碼馬浴珂在創作時,仿佛吃了興奮劑,和達米安查澤雷在一個精神狀态上。

這種創作者情緒,或者是激情,讓影片中不再是冷冰冰的公式化的打鬥戲,簡單的你死我活,而是在陰謀、暴力之中,始終充滿了充沛的情感。

而在本片衆多的情感激蕩中,憤怒是最核心的,也是本片最核心的講述價值——給大家展現了,充滿憤怒的人能夠做到什麼極緻。

憤怒這種情緒,隐忍在電影的各處,主人公的所作所為、每個人的表情,甚至但我們了解到小妹的遭遇後,讓觀衆也充滿了憤怒。

憤怒是一種能量,這種能量讓影片中的不可能化為可能,讓血肉之軀變成鋼鐵,讓尊嚴猶如蝼蟻,讓人化為陰溝裡的老鼠。

看似代價巨大,但在複仇所帶來的結果面前,什麼都是值得的。

本作另一大亮點就是動作戲。

馬浴柯非常清楚自己在動作戲上缺少經驗,所以很巧妙的在動作戲上有了大量的氛圍渲染,最後得到的效果很成功。

最明顯的特征便是大量使用大規模械鬥,短鏡頭,快速畫面切換等等小技巧,弱化觀衆對格鬥細節的關注。

同時避免了絕大部分動作戲使用火器,使用拳拳到肉或是冷兵器,讓動作戲的殘酷性更上了一個量級。

...
這片裡就開了有數幾次槍,一隻手就數的過來

馬浴柯在群鬥戲上非常有想法,全片有三場團戰戲,除去最後的高潮一場,另外兩場非常精彩的長廊打鬥,用了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

用長長的走廊作為場景,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空間的局促性,要知道,在有限空間裡的肉搏戰,比起空曠空間來,能夠給予更多壓迫感,而群毆所産生的壓迫感和血腥程度更勝一籌,另外,也能最大化的彌補打鬥細節上的短闆。

第一場長廊戰鬥,發生在黑幫的制毒窩點,情節把這段設定為在一片黑暗中的搏鬥,所以除了一些模糊的影子,馬浴珂用了大量側面描寫——鏡頭安排在長廊之外,我們隻能透過窗戶看到人影晃動,破碎的窗戶,被扔出窗戶的人,這種側描能讓觀衆充分發揮想象力,能深刻感受到一種激鬥的氣息。

另一場長廊戰是中後期在醫院過道發生的黑幫内鬥,這一場就是用短鏡頭,閃現,碎片化每一個動作,直接的血腥場景來展現最殘酷的黑幫之戰。

...

...

而與第一場長廊戰鬥不同的是,這出戲在燈光之下,每個人都清晰可見,因此導演安排了兩個核心人物作為這場群鬥戲的焦點——企圖上位的二把手烏戈和董事長的首席打手喬治。

他們分别由馬浴柯和陳國坤扮演。

在本場戲中,烏戈的桀骜不馴和喬治的殺氣,被兩位演員表現得淋漓盡緻。

...
陳國坤對喬治的塑造非常成功,導演有想法,從一開始的軍師人設,在脫掉西服後,立刻變成了殺氣騰騰的雙花紅棍

尤其是馬浴柯扮演的烏戈,即使身陷重圍,讓人不慌不亂,霸氣外露。

...
馬浴柯難得在影片裡演一次擁有領袖氣質的人物啊

而全片對手戲最精彩的片段就出在這裡——

當烏戈最後即将覆滅在衆人的亂刀之下時,喬治展現出了不忍的表情,同時影片畫面回溯,記憶中烏戈和喬治等一家人和睦的場景,我們能夠感受到兩人是有情誼的。

在最後烏戈和喬治的決鬥中,當喬治用刀刺入了烏戈的心髒時,我們能看到喬治眼中隐隐出現的淚光,一種動容,在情誼和忠誠之間,喬治選擇了忠誠。

整部電影,最讓人感到驚喜的就是演員了。

張家輝的表現嘛……也就那回事。

而王大陸和阮經天的表演則出乎意料的精彩,尤其是最後謎底揭曉,我們了解了兩個人的一切後,會發現他們在電影裡所展現的态度、情緒,包括動作,都隐藏着内情,這一點上,劇本的助力很大,它要求演員做出前後相反的人物表達,樹立兩種不同的人物設定,劇本給予了演員上升的空間,而王大陸和阮經天成功做到了。

兩個演員在最後和大BOSS對峙的一段戲中,充分表達了本片最核心的主題——當人充滿憤怒時,會改變什麼,會達到什麼高度,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會實現如何的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