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紛紛擾擾,裡面亂亂糟糟”,毛不易的這句歌詞唱到了多少人的心坎上;“走到哪裡都要勿忘初心”,是多少人曾被叮咛過的話語。現實确實如此,匆匆忙忙依舊是無數拼搏者的真實寫照。


前段時間的微博之夜如期舉行,盛典上網絡紅人李子柒的出現無疑是全場的焦點。她鏡頭之下的“中國式田園生活”紅遍國内外,讓在喧嚣城市下的人們無不開始向往這種回歸質樸的簡單生活。在她發布的視頻裡,我們都能感受到樸素、美好,還有中國生活美學的簡單靜雅,怎能讓人不心生羨慕呢?


如果對生活感到困惑,總覺得是不盡如人意,會去羨慕别人的生活可以灑脫随性。是否有想過,其實自己也可以做得到如此。每個人的生活不盡相同,但通往美好的路千篇一律。《惜君如常》中便是描寫了經曆各異的中國文人如何保持着特立獨行的精神世界,并在樸素日常中渲染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平靜素雅。


但是又不得不承認,盡管如此,我們很多人都無法忽略柴米油鹽帶來的枯燥瑣碎,無法避免人生的起起落落。所以在這本書裡,雪小禅正是将自己對生活美學的理解,用一個個小故事,将平常生活中的深情與曼妙娓娓道來。


本書的作者——雪小禅,被譽為中國慢生活美學代言人,對傳統文化、戲曲、美術、書法、收藏、音樂、茶道均有自己獨到的審美與研究。在她的個人分享裡常常能看到無關塵俗的淡雅生活,無不讓人心生平靜。除《惜君如常》之外,還出版了《在薄情的世界裡深情地活着》等暢銷書。對于中國生活美學,她總有自己的獨特表達。

...

廣闊的心與美好事物

每個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生活角色,廣闊的心、美好的物是什麼呢?我想,它們的尺度都無法用肉眼可辨,也不是三言兩語可描述的、具體的現象。

 

我們對一個人最高的贊揚莫過于是:你看他,好像頭頂着一束光似的光芒萬丈。從隐士、戲子、到詩人,他們内心中都住着一個無比廣闊的天地,那裡面有關于時間、宇宙、生死的思考。通俗地講,是他們經曆跌宕人生後仍然看得到世界的光亮,仍然心懷暖意。


每日種花、喝茶、唱戲、寫詩的他們,必定少不了壇壇罐罐、幾寸戲台、文人雅字。在他們眼中,所有的老舊古物都是彌足珍貴的藏品。人一旦有了自己愛好的東西,便可開心一整天。


我們能被美好打動,就一定會有自己的向往。隻是不經意間,被塵土掩蓋了。不必當隐士才能上山劈柴,哪怕是下班後給自己一小段放空的時間,疲累後給自己身體一次舒服的按摩。都是美好的事物,不是麼?我們也許沒有極緻的愛好,可以為之忘記一切苦惱,但我們一定有對平淡簡單的向往。正所謂,當隐士不是為了逃離,是在頓悟之後的豁然開朗。


當人人都說想要“采菊東籬下”,真的需要到南山下嗎?應該不是的。幫雪小禅針灸的許大夫在幫她針灸的十幾天裡一直在給她講《聖經》,最後對許大夫的一句形容是:她眼裡有光。


雪小禅看到了許大夫有一份強大的精神寄托。


隻要相信美好,内心的平靜就不會逃離,隻是需要釋放。為什麼常說“心靜自然涼”,因為廣闊呀!把心靈紮根在正能量的磁場裡,所感受到的一切必定都是積極向上的。

...

藝術作品散發出美好

正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角色一樣,每個人也一定都有自己的愛好,書中作者的愛好就是聽戲、賞雪、讀帖。從每個藝術作品中追溯到原創者的平生,并能感知到他們的繁華不驚和春秋歲月,


有些事,有些人,有些畫,必是絕響。


藝術創作者用他們的作品向我們傳遞着美好,隻是我們忘記了去感知。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經常能看到各種類型的攝影展,每個展品都是攝影師用鏡頭精心雕琢的藝術品,而觀賞者往往也能夠在那一幅幅照片中看到真實世界下我們竟未曾發覺的細節。那些細節,通過攝影師,傳達到作品上。


那天在商場的一個“女性寫真攝影”作品展上看到了一個女孩從出生到年老的所有曆程,同為女生,心弦會突然被觸動。是的,藝術品還有個很微妙的能力,它們可以引起你的共鳴,打開你的思考。


人們如果真的感覺無所依托,不如嘗試在各類藝術作品中探尋,也許那裡有你想要的答案。藝術作品并不局限于大師級别的詩詞畫作,就像學生經常喜歡擺的:一根香腸加上兩個圓雞蛋,代表一百分,不也是一件藝術品麼?


藝術來源于生活,回歸生活,近在咫尺。

...

将細碎日常過得光亮

說到這裡,也許很多人還會心存偏見,覺得懂藝術、有詩意的人那是他們生活過得好,沒有煩惱。我想未必,一位長輩曾經語重心長地教育他的兒孫說:“境由心生,凡事放開才是根本。”


生活過得五彩缤紛的人,不一定有着很充裕的物質基礎作為支撐,也許隻是他們懂得将細碎日常過得光亮。書中說到很多作家甚至難以解決溫飽,卻仍然以赤子之心愛着寫作,為什麼呢?因為寫作是任何物質都無法代替的慰藉。


喝茶看戲是書中被談及太多次的趣事。無論是獨自一人看書寫作,還是與友人一起談天論地;無論是表達感傷,還是喜悅,都似乎能在一杯老茶中讓情感變得更醇厚。日常很普通,但是可以過得光亮且充滿回憶。


就像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興起的vlog,記錄着人們的生活,然後分享給朋友、還有許多陌生人。很喜歡剪輯的朋友總能将普普通通的一天輸出成一個獨屬于自己的“微電影”,哪怕隻是買菜做飯,也變得有趣起來。


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不會相同,不會每個人都喜歡喝茶看戲,又或者是剪輯錄視頻,也可能是打球滑滑闆……學會将繁瑣生活打磨得光亮應該是一個要學會的人生存技能。


世事紛繁,我們不能保證每天都是一個好日子,但我們要學會從心出發,将每一天過成一個好日子。


遇上櫻花季,雪小禅本來興緻盎然得趕去看櫻花,誰知,到了才發現櫻花已落滿地,沒有任何失落隻是想着:将花瓣撿起收藏也挺好,還可以看朝霞、拾枯枝、聞雨的味道。如果在面對每件不如願的事情都有一份豁達,大概每一天都是光彩奪目的。


我們需要照見,也需要彼此照見。

...

“生活不僅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而遠方,無非就是珍惜每一個日常,珍惜每一位促膝談心的朋友。書中有許多動容的故事,這裡從廣闊的心與美好事物、藝術作品散發出的美好以及将細碎日常過得光亮三個角度叙述了雪小禅筆下的返璞歸真。


首先需要有一顆廣闊的心,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淡泊自然,從來就是中國傳統思想中的精華,讓其成為我們的生活态度,未嘗不可。找尋一件自己愛好的物品,無論大小,能讓自己心情保持愉悅都是美好的。


除此以外,藝術作品也是能汲取營養的不二法寶。書中的藝術品如書畫,在我看來,我們不需要把藝術品想得太遙遠,雪小禅從自己的角度闡述,我們完全可以也從自己的角度去探索。


或許一時間還是沒辦法考究心與物,還是不能理解藝術品,那也沒關系,我們就說日常吧,柴米油鹽醬醋茶,日複一日,有家庭的事、有工作的事,甚至很多時候我們都被這些瑣事困擾,心情灰暗。那可以怎麼辦呢?就學會把細細碎碎的日常過得舒心,凡事多往好的想,也很好。


我們會說生活就像正弦函數,總是高低起伏,心髒的跳動亦如此。

...

詩人蘇東坡被貶到惠州,他作詩:“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被貶到黃州,他作詩:“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甚至後來被貶到非常荒涼的儋州,他也怡然自得:“閑看樹轉午,坐到鐘鳴昏。”仿佛在他的生命裡,沒有哪一天的生活是索然無味的。我們倒不妨也可以嘗試這樣去享受我們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