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看國内喜劇電影容易生出一股違和感,要麼看到角色表演擠眉弄眼、裝瘋賣傻,要麼看到故事情節碎片化、段子化,甚至還有希望觀衆痛哭流涕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國内喜劇電影會出現這種問題。

得益于近年來春晚語言類節目在最劣質喜劇作品的寶座上保持霸權地位,在同行襯托下,國内喜劇電影的贊美聲也漸漸響亮起來,但我始終認為喜劇作品是一種要求嚴苛的文化産物,尤其是喜劇電影的要求更為嚴苛,講清楚故事是電影的基本要求,引人發笑是喜劇的基本功夫,不闆着臉孔說教煽情是編劇的職業道德。《這個殺手不太冷靜》能夠讓我輕松笑一笑,也不會在大銀幕上講授思想道德教育,總算發揮了喜劇作品逗人一笑的功能。然而我也沒辦法贊揚它有多出色,畢竟《這個殺手不太冷靜》這部電影不太像電影,故事也不太湊合。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将開心麻花作品的傳統精神發揚光大。一是堅持改編,拒不原創電影劇本(注:《夏洛特煩惱》是開心麻花舞台劇劇本改編成電影,我作為原教旨主義者不認可它是原創電影劇本)。二是對人們關于話劇感過強的批評抱以破罐子破摔的态度,無論是電影的場地布景還是場景轉換都完全變成話劇的形狀——即使緻敬再多的經典電影,它也不太像一部正兒八經的電影,更像是将話劇舞台塞進大銀幕。

話說回來,其實我并不抗拒電影改編,隻要電影拍得好看,那就萬事大吉,比如人人都嫌棄的《誤殺2》就很合我心意,就因為故事流暢好看,人物動機立得住,人物關系精彩複雜。電影改編追求本土化,并不是讓故事發生地換成國内某一個地方,而是要讓電影審美和故事趣味符合國内觀衆的需求。與原作相比,我不清楚《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的改編是否成功,它能逗笑觀衆,又仿佛爆米花般的一次性消耗品,吃時香口,卻憶不起什麼味道,通俗來說就是它的觀賞價值不足,經不起反複觀看。

這不是因為段子不好笑,而是故事本身平淡無味,重複使用信息錯位的手法就一股腦直奔結局——魏成功被騙去僞裝殺手,發現真相後崩潰回到演龍套的生活中,再振奮回身拯救他人,故事看上去有曲折,但實際上他的人物弧光非常薄弱,基本缺失成長情節。至于魏成功和大導演共同觀看錄像帶流淚的場景,我認為它無法構成魏成功的蛻變時刻,在這一場景中,魏成功并沒有認清楚自己的演技水平,心态上也沒有成長,他确實是鼓起勇氣去救人,但這一心态轉變跟演戲這一故事主線是不契合的,反而更像是支線的拓展——片尾字幕的“成功隻比未成功多了一次嘗試”更是印證了這一點。

馬麗飾演的女明星人物弧光同樣奇怪薄弱,從一開始漠視魏成功性命,到對魏成功産生同情心,最後願意為對方而犧牲自己,電影除了擺上一碗普通夜宵面食之外,就是極其粗暴地塞進來一對沒頭沒尾的工具人老夫婦,實在令我搞不懂狀況。

隻有導演這個角色要求進屋見馬麗卻被看門人打出來并告知“見一次打一次”的場景稍微能品出味道,場景中,導演被打出來之後拍拍塵土,嘟囔着說既然都打了一次,那就讓我見一次吧,這裡的人物反應看似輕松,實則辛酸無奈,我頓時感覺開心麻花不如重寫一個由導演擔任電影主角的劇本。

令人印象深刻的喜劇故事從來不會溫淡如水,一般都會有着鮮明的人物弧光。我用個人非常喜歡的周星馳電影《食神》舉例。

《食神》全片不足90分鐘,先不論那些經典橋段,單就故事當中主角史提芬周的人物弧光來說,就已經經曆了“成功-失敗-成功-失敗-成功”的大起大落,每一次起落都展現出人物的心态成長。第一次成功,是電影的開場,史提芬周作為聲譽響遍香港的食神,擁有極高的地位,在世俗目光看來已然是成功人士,但這種成功底下潛藏着緻命危機,他的成功是通過弄虛作假的手段制造出來的泡沫。接踵而來的是第一次失敗,唐牛和吳孟達串謀制造危機,捅破泡沫,讓史提芬周失去了一切,史提芬周認識到以往種種榮光、豬朋狗友均為假象,走投無路流浪至橫街窄巷。第二次成功,是史提芬周借力火雞姐推出爆漿濑尿牛肉丸,似乎能夠重返昔日地位,但這種成功源自火雞姐的無償付出,史提芬周拒絕了火雞姐的表白,于是第二次失敗緊随其後,在一次刺殺中,他失去了這個用一碗邋揸面、一粒牛肉丸和一條生命拯救他的女人,史提芬周感受到自己再次失去了一切,跟上一次失敗時狼狽逃竄不同,他這次痛心疾首、悔不當初、夜夜以淚洗臉。第三次成功就是史提芬周從少林寺學成歸來決戰唐牛,戰況瞬息萬變,關鍵時刻他憶起那碗從絕望中拯救他的邋揸面,情到深處看淡萬物,感悟到人人都可以是食神,引得神明感動,最終成功擊敗對手。《食神》也是周星馳諸多電影中難得擁有完美結局的電影,火雞姐因禍得福歸來,露出莫文蔚最青春美好的模樣,與史提芬周共結良緣,也是給觀衆一個好交代。

寫了那麼多,本來是《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的觀後感,卻是洋洋灑灑地寫出一大段關于《食神》的感悟,為的就是想表明一個态度,喜劇電影讓人發笑是基礎,但故事本身依然很重要。正如上檔次的餐廳不能隻是為了讓顧客吃飽而烹饪,優秀的喜劇電影也不能止步于笑聲,否則無異于雞毛撣子撓癢癢。其實當初《夏洛特煩惱》對沈騰角色的安排就呈現出優秀的人物弧光,隻是開心麻花無法再次複刻那樣的奇迹。

按照國内當下的電影環境,其實我不該過于苛求喜劇電影的質量,能夠開開心心地看完一部喜劇電影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但我還是希望國内喜劇可以更上一層樓,不要滿足于此。

與《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同為改編作品,豆瓣上就有人用周星馳的《破壞之王》舉例分析喜劇背後的邏輯,非常詳盡,我這裡就不拾人牙慧,直接在這裡附上鍊接,大家有興趣的可以讀一下—— 無厘頭基于故事和邏輯(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影評 (douban.com)

這些年來,每看一部新推出的喜劇電影,都會感慨當年的周星馳不愧為喜劇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