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幾天前,《最後的生還者 第二季》放出了第三集,我意識到它保持着與第一季同檔次的高質量水準,豆瓣頁面上那些大放厥詞的評論更像是國内審美教育低下造成的惡果。談到影視評價,我自認為是一個惡毒且挑剔的觀衆,但在看《最後的生還者 第二季》前三集的時候依然挑不出半點毛病。如果你厭倦了疲軟不振的院線電影,厭倦了粉紅泡泡似的國内網劇,厭倦了毒品一樣的短視頻,那麼在五一假期來臨之際,我向你誠摯推薦《最後的生還者 第二季》這部劇集。如果你還沒看過第一季的話,那麼我建議你先看第一季的故事,再考慮是否要追更第二季,畢竟每周等待劇集更新是一種難熬的體驗。

劇集第一季早在兩年前已經放送完畢,來自HBO的優秀主創團隊深谙《最後的生還者》這款遊戲的精髓所在,在末日背景下殺戮真菌喪屍隻不過是刺激味蕾的調味料,講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才是這道菜肴的食材鮮味。要在短短8集篇幅的劇情裡講完一趟父女終末旅行并不容易,更何況要時刻迫使人物在面對外界危機和内心困境時作出艱難選擇,将故事一步步引往悲劇,于是在改編影視化的處理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加工。

如果隻是要看飒爽的主人公把喪屍打得落花流水滿地找牙,大可以将堪稱青少年回憶的劣質動作電影《生化危機》六部曲掏出來反複品嘗,觀影的時候肯定能夠與導演的心情同頻共振,反正保羅·安德森壓根沒考慮過講好鏡頭下的故事,他唯一在意的是如何把自己的妻子拍得又好看又能打。

《最後的生還者》從未向觀衆兜售過刺激的血腥場面,也沒有以俊男美女為噱頭,每一個鏡頭都在為故事服務、為人物服務,即使到了悲劇錨點的第一季最終集,也依然拍得幹淨利落且克制隐忍。放在俗套的影視作品裡,導演肯定要将喬爾為救艾麗,在醫院大樓屠殺火螢士兵的動作戲塞滿整集結局,再伴以激昂的伴奏和熱血的運鏡。但這是《最後的生還者》,喬爾在醫院大樓裡殺死士兵的每一個瞬間被賦予了冷漠麻木哀傷的味道,因為導演要告訴所有觀衆,喬爾的屠戮對他本人來說,同樣是無比沉重且無法釋懷的,他雙手染上的鮮血永遠無法洗去,直到長眠土下為止。

第一季喬爾屠殺火螢士兵的結局,也是第二季火螢遺孤執意報仇的開始。早在多年前,無數遊戲玩家都知道了喬爾在遊戲《最後的生還者2》裡的結局,為此紛紛大罵遊戲廠商頑皮狗,恨不得将《最後的生還者2》踩在泥土裡永不翻身。喬爾陪伴着玩家走過很長一段旅程,玩家已經将自己當成了喬爾,将艾麗當成了自己的女兒,可是遊戲續作的故事卻借由火螢遺孤的雙手,用高爾夫球棍狠狠虐殺了喬爾,同時也狠狠虐殺了玩家的心情。

在罵了那麼多年之後,《最後的生還者2》重置之後又重置,上完PS5就上PC,玩家早就罵累了,唯一期望的是《最後的生還者 第二季》劇集能否彌補玩家的遺憾,改寫喬爾的命運。

所有人都期望火螢遺孤會因為喬爾救了自己的性命而放下仇恨,期望大本營裡的夥伴們能夠及時來援,期望那根早在幾年前就舉起的高爾夫球棍不要再次落下。

悲劇總是要來臨的。《最後的生還者 第二季》僅僅隻有7集,卻使用了整個第二集講述了何為失去。當你以為生活如同火車那般沿着日常的軌道行駛下去,卻無法料到火車前行的輕微顫動,早已引發了遠處山坡上的雪崩,無法阻擋的力量将會摧枯拉朽地毀滅習以為常的生活。

火螢遺孤沒有感激喬爾救了自己一命,依然懷着憤怒和淚光對喬爾進行虐殺。

大本營的夥伴們受到了屍潮的沖擊,幾乎傷亡殆盡。

那根高爾夫球棒還是落下了。

網上許多聲音都在抨擊艾麗的飾演者不好看,不符合遊戲裡的艾麗,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罵,罵到第一季劇終總算閉上了嘴巴。到了《最後的生還者 第二季》第一集開始放送,那些聲音又再次響起,導緻我陷入疑惑,艾麗的飾演者是不是真的不及格呢?但是當我隔着屏幕感受到艾麗目睹喬爾當面被殺之後的崩潰,我再次選擇相信艾麗的飾演者,她有能力演好這個角色。

果不其然,在《最後的生還者 第二季》第三集,艾麗展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隐忍。為了得到更多的支持,她始終在壓抑着自己的憤怒和殺意,唯有在小鎮醫院長廊的陰暗燈光下露出了冷漠麻木哀傷的神情,一如當年喬爾屠殺火螢士兵的模樣。

談到這裡,我必須稱贊《最後的生還者 第二季》第三集。第三集的時間距離第二集的寒冬時節已經過去三個月,冰雪消融,萬物複蘇。在這整整一集故事裡,鏡頭前沒有出現過一頭能動彈的喪屍,也沒有出現過一場打鬥,而是用了一整集的時間講述了人們在經曆過沉重的失去之後,如何重建傷痕累累的小鎮,如何舔舐無法忘懷的傷口,如何讓内心堆積的哀傷随着冰雪一同在初春融化。

可無論如何,哀傷并沒有消失,它隻是從冰雪融化成水,靜靜流淌,時刻撩動着人們脆弱的神經。

所以艾麗選擇了再次出發,她和同伴背上槍支,騎上馬匹,踏上了漫長的旅途。

玩家們都知道遊戲劇情,知道艾麗在西雅圖的遭遇,知道她的選擇和結局,知道主創團隊很大概率不會修改故事脈絡,也知道自己觀影的時候依然會為了故事情節感到憤怒、委屈、難過和不忿。

那又如何呢?這就是悲劇的魅力,就像我很喜歡的國内劇集《漫長的季節》一樣,我們早就知道了故事的結尾,一個響指已經打起,遠方的事物已然崩壞,角色們毫不知情,他們還在跌跌撞撞地掙紮向前,走向命中注定的結局,而我們依然為此牽腸挂肚。因為故事動人心弦的關鍵所在,從來不在于所謂的結局,而是在于人物為何要作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