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字幕,但还是看得津津有味,并且能在很大程度上看懂并受到震撼,这就是希蒂洛娃的魅力,对比雏菊本片有更大的进步,不仅叙事能力有所增强而且也不再沉迷于迷乱的拼贴画,意向有了逻辑性的集中,自然,欲望,邪恶,绝望融为一体,本片可以说是希蒂洛娃的自画像式的爱情悲歌,我永远爱希蒂洛娃的女主,愚蠢,单纯的邪恶,古灵精怪下的绝望,神经质的癫狂,目无法纪的嚣张,她的作品是一种有个性的女权主义宣言。
电影中对红色的隐喻堪称绝妙,对于有些人说红色的强调过于刻意,我不赞同。男主以暗红出场,以亮红嬉戏人间,而女主却在他的房子里发现了这种炽热颜色背后的腐败与绝望,这是一种疯狂的诅咒,一种将人焚烧的激情,同时这也是一种把爱浪费无视的无情。当男主爱上女主后,他身上的红色褪去了,他本来在女主窥见他的秘密后打算联合她的情人杀死她,然而在慢慢陷入对女主的爱情后,他把这种无情卸下了,这时他以黑衣登场,并将红色的绸带和红裙给了女主,他在杀死女主和给她以生命和爱中摇摆不定,最终死在了她的枪下。
失去了冷酷情欲的人变得柔软,脆弱,失去了红字的恶魔撒旦倒在了玫瑰枪下。
无题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人间深河,雾中风景
评论里有人说这是一部过于刻意的电影,在我看来也是这样,但这不妨碍它震撼我,它在用现实雕刻一个神话,用过多的停顿,情节的布景去讲普遍的人的痛苦和追寻,它在讲现实的内核,因此成为一种超现实。寻父,一个从荷马史诗便开始被反复书写的主题,只 ...
我可以抛下你,却无法容忍在不见面的日子里你与我无关的幸福
我喜欢捷克新浪潮很久了,期间我离开过它,因为厌倦了它含笑戏谑的疯狂与荒诞,这是一个用笑声嚎啕大哭的民族,或者说电影风潮。苏联的电影是庄严与悲哀中点缀着荒诞,但捷克新浪潮,倒像佐杜洛夫斯基的风格,但比他的庄严还要少,捷克人放荡的笑声像 ...
火山边缘无爱恋,倩女难捱翻山逃
完全可以和牧马人还有潮骚搭配对比食用/白富美战后失去一切跟穷小子嫁到渔村受不了独自跨越火山逃跑的故事/充满伏笔和隐语,最危险的身份不明的女人,死去的德国工程师丈夫——攀附嫁给纳粹;那我就打你——落后渔村里的男尊女卑和家暴倾向;孩子的 ...
浮草鸣雷,东方神髓,雾已经升起,我必须离去
死亡是生命新的阶段,很遗憾在这个阶段才专注地听教授的作品/教授的风格让我惊讶震撼,是一种自然之美,叙事灵魂和幻想创造的结合,东方韵味时隐时现。从很清晰简单的主旋律到后来铺天盖地层次纷繁的高潮,在高潮中轻盈的和滞重的,缓慢的和迅疾的交 ...
我让你随便打扫打扫,你怎么把我的头发和心都弄没了呀!——在废墟中寻找蒙尘的心
关于哈尔的移动城堡,在我看来这是两个既自卑又强大的人通过爱彼此和彼此的爱振作起来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得以发展的关键是坦诚相见,哈尔把装着自己的心,自己的不堪和噩梦的移动城堡展示给苏菲,而苏菲带着自己所自卑的相貌和哈尔相处,他们彼此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