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禾

|校對:米拉檬

|編輯:禾

1963年肯尼迪總統被刺殺事件發生後,美國逐漸掀起反文化運動,其中民權運動、反戰運動、第二波女權主義等在紐約、芝加哥等地逐漸蔓延。[1]當時的芝加哥是一個政治氛圍非常濃厚的城市,街上的遊行隊伍浩浩蕩蕩,手舉牌、煙霧彈、鞭炮、頭盔擁擠在街道中間、公園裡面。與此相對的是一群女性在嘈雜動蕩的芝加哥進行着遊擊戰,偷偷提供着違法卻安全的地下堕胎服務,她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簡(為了聯絡方便,成員們用JANE作為了這個地下堕胎服務組織的名稱)。

...

1960年代的美國,堕胎是被法律所禁止的,甚至宣傳堕胎信息也是犯罪。1968年開始,“簡”就在芝加哥的黑幫和警局共同的監視搜查之下四處穿行:張貼廣告、記錄信息、聯絡醫生、搭建“診所”、進行手術、術後回訪…直到1972年春天,警察突襲了芝加哥南部的一間公寓,将七位名叫“簡”的女性逮捕。

...

終于在1973年,因為羅伊訴韋德案的推進,讓美國最高法院撤銷了此前堕胎違法的法律,承認了堕胎合法化。這七位化名為"簡"的女性也得以被撤銷指控、恢複自由。

隻是美國女性多年努力争取來的生育自主權還未滿50年,就已被剝奪。2022年6月24日,美最高法院推翻了羅伊訴韋德案,此後堕胎是否合法由各州裁決。據英國衛報報道, 美國目前有20多個州可能将在“羅訴韋德案”推翻後禁止堕胎權。[2]事實告訴我們,曆史正在退回20世紀60年代:一個堕胎違法的時代。

...

這裡禁止了安全的、合法的堕胎,滋生了黑幫高價堕胎的新市場、縱容了男醫生以口交為條件“幫忙”堕胎的行為;這裡剝奪了女性處置自己身體的自由與權力,無視了提供精子的男性的責任、抹消了意外懷孕女子的苦難。這裡同時還發生着日益高漲的反戰運動與民權運動,“結束種族歧視”“對外和平 對内民主”的口号充斥芝加哥的大街小巷。

...

在芝加哥慌亂與平靜的雙重環境下,紀錄片《無名姐妹》(英文名《THE JANES》)用曆史影像與口述史結合的方式,為我們還原了這一段雖是曆史也可能會是未來的往事。其中,“簡”的成員們還袒露了當時社會中存在的其他女性權益問題,比如反戰運動中男性主體化的思維邊緣化了女性的聲音;比如醫療系統甚至是婦産科對女性接收教育的排斥;比如懷孕女子在職場無法生存、擔驚受怕的困境……

...

無名姐妹 The Janes

導演: 蒂娅·萊辛 / 艾瑪·皮爾德
制片國家/地區: 美國

上映日期: 2022-01-24(美國) / 2022-06-08(美國網絡)
片長: 101分鐘
又名: 她名叫“簡”

堕胎違法意味着什麼?

長期以來,人們圍繞堕胎的争論主要形成了兩派,即“重選擇”(pro-choice)與“重生命”(pro-life)。前者強調女性權力,後者強調胎兒生命權,但生命權不應該靠淩駕于其他人權而成立,也不應将責任歸置于女性一方,而忽視了一個生命的誕生還需要男性的參與。

退回到50年、60年以前,美國的政治版圖裡面完全沒有堕胎權争議。但是到了70年代的時候,關于堕胎權的争議就已經轉化成黨争和政治家、宗教領袖謀求一己私利的工具了。當時,天主教會裡面的保守派人士成功地拉攏到了新教福音派裡的保守派人士,兩股力量擰成了一股繩,開始打入共和黨内部,滲透到共和黨内部,成為了比如裡根上台,包括後來保守派政客上台的一股巨大的民意基礎。[3]這個變化,在相關紀錄片《推翻羅訴韋德案》中也有介紹。同時,在《無名姐妹》中也有呈現天主教對于堕胎的态度。

...

推翻羅訴韋德案 Reversing Roe

導演: 裡奇·斯坦恩 / 安妮·桑德博格
制片國家/地區: 美國
片長: 99分鐘
又名: 羅訴韋德案:政治博弈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于2018年10月發布的民意調查,58%的美國人認為堕胎應該合法化。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19年發布的調查,有62%的美國人認為,在所有或大多數情況下,堕胎應該合法。哥倫比亞廣播公司2021年的民調顯示了相似的數字:當被問及是否應推翻羅伊案時,61%的受訪者表示希望保持現狀。[4]這足以看到在不參考黨派和宗教條件時,支持堕胎合法化的美國民衆占大部分。但如果将調查數據細化到黨派和宗教,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皮尤研究中心2018年的研究就發現,宗教和黨派才是決定人們立場的最重要因素——59%的共和黨人認為堕胎在全部或大多數情況下應該非法,76%的民主黨人則持相反态度,兩者的比例都在近年來有所提升;在新教徒(美國最主流的宗教)中,白人新教福音派是最堅定反堕胎的群體(61%),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主流白人新教徒中67%認為堕胎應該在全部或大多數情況下合法,而74%的非宗教人士認為堕胎合法。[5]由此可見,關于堕胎權的争議長期以來都經受着其他議題和目的的幹擾。

《無名姐妹》中,芝加哥的一位天主教牧師對堕胎有一番話:“一些律師、立法者和法官想推進放寬制裁堕胎的法律,一名父親沒有權利殺死他出生以後的孩子,我們為何要讓一名母親擁有殺死她們未出生的孩子的權利。”

...

當人們受到宗教、黨派或其他因素的影響時,往往會忽視,現實中懷孕并不總是安全和充滿期待的。例如:未成年女孩意外懷孕、被強奸意外懷孕、身體不宜懷孕等等。而且事實也證明,堕胎違法的社會,禁止掉的隻是安全的、合法的堕胎。

一位婦科醫生艾蘭·維蘭德說他知道身處絕望的人會做什麼事,因為在病房裡他接診過非常多用各種物件(比如衣架、肥皂、縫衣針)中止懷孕而受重傷的女性。其中有一位女性因為使用石炭酸堕胎,造成了可怕的灼傷。并且因為自行堕胎或他人幫助堕胎進感染流産病房的女性,每天都有。

...

穿過繁華、開放的芝加哥街景,多莉·巴倫(“簡”的成員)在這個當時堕胎就是犯罪的年代,支付了黑幫堕胎所要求的高價,到荒郊野外的汽車旅館面對着三男一女完成了她的堕胎手術。這場手術全程不超過3句話,術後流着血的她與另一同樣情況的女性獨自在恐懼中度過了2小時,等待身體恢複正常才各自回家。

海瑟·布斯(“簡”的成員)的朋友在校外宿舍裡被人用刀逼着,在自己的床上被強奸了。校醫院卻指責她不該濫交,連身體檢查也遭到拒絕。

巨大的憤怒增添了勇氣和動力,海瑟·布斯召集了12位左右的女性,組成了“簡”,發起了這場出格運動:地下安全堕胎服務。她們設置了名叫“前方”的巨大等待室和名叫“地點”的堕胎公寓,一天接近三十場手術。她們救助的女性越來越多。

普通女性拯救女性命運

被抓、坐牢、判刑也無法磨滅“簡”的勇氣與善良,1966-1972年間,“簡”完成了一場又一場的遊擊戰,15分鐘搭成一個診所,5分鐘完成撤退。期間,向“簡”尋求堕胎幫助的女性群體也有了很大改變。當紐約堕胎合法化後,有錢的女性可以跨州堕胎,于是後來找到“簡”的大部分是中下階層的女性,而且有色人種的女性越來越多。

“簡”給予堕胎服務的方式是在芝加哥地下報紙與街邊海報上留下:“懷孕了嗎 請打給簡”,然後通過電話聯系做成聯絡卡,上面記錄着尋求堕胎幫助的女性的年齡、孕齡、名字、電話、可負擔的支付金與備注,每個人分配适當數量的聯絡卡并聯系醫生完成求助任務。在“簡”這裡堕胎,會被詳細詢問身體狀況與受孕時間,聽到的是女性們親切友好的話語與安慰,而不是黑幫堕胎時不超過3句的對話。而且那時,女性對女性的溫柔是稀缺的。

...

後來,“簡”從邁克醫生那裡學會了如何做堕胎手術,她們開始了真正的無償服務。在這一次次的溝通與手術中,受制于堕胎違法的女性命運透過了一絲光亮。

來這裡堕胎的女性們總會激動地講各自的故事:“我有三個孩子”“我沒有更多錢了”“我丈夫離開了我”或者“我丈夫生病了”亦或是“我沒有丈夫”;“我17歲,我想要去上大學,我也已經拿到了獎學金,如果我現在不堕胎的話...”。

堕胎的原因有千千萬,但“簡”認為:我們會努力讓她們明白,她們不必為自己争辯。

地下堕胎服務的男性

在反戰運動和民權運動的舞台上,站在中間的永遠是男性。社會由男性主導、革命由男性主導,女性也由男性主導,例如當時捍衛黑人人權最有力的黑豹黨對待女性的态度即:女性隻是為黨内男性服務的存在。

當時,在麥迪遜和霍爾斯特德兩地行動的兩個兄弟醫生,會脅迫女人要做堕胎手術就必須為其口交,或者“不願意就滾出去”。

...

當然,情況并不總是如此糟糕。

第一位為“簡”的服務對象進行地下堕胎的霍華德醫生,他是密西西比的民權運動人士,後來被女警釣魚執法逮捕。第二位邁克醫生,在做堕胎手術前是一位砌牆師。他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堕胎手術,并且對女性友好。在被黑幫盯上後,将手術操作和技巧一一教授給“簡”。

在有色人種堕胎更加困難的當時,牧師諾維克·拉比(“簡”的成員)的丈夫艾爾會定期在黑人社區的酒館、洗衣店和其他地方,拿着紙質購物袋為“簡”籌款。

後來,芝加哥的四位神職人員發表了公開支持女性有權力選擇是否堕胎的聲明,并為尋求堕胎的女性提供咨詢服務。在那時,牧師服務和“簡”是并行的組織,但牧師服務的對象都是有經濟實力去别國堕胎的女性。當紐約在1970年合法化堕胎後,牧師就把早期妊娠期的女性紛紛送往紐約。

...

霍華德,民權運動裡醫療隊伍的醫生,由于公開為埃米特·蒂爾謀殺案發聲并抗議,其名字上了3K黨的謀殺名單,于是輾轉來到芝加哥。

1%與100%

在“重選擇”(pro-choice)與“重生命”(pro-life)的争論中,紐約終于在1970年首先宣布堕胎合法化。這就像撕開了一個口子,越來越多的女性希望各州堕胎權能夠平等。1973年1月,最高法院宣布堕胎合法化,女性終于有了自由選擇是否生育的權利。

往事回憶到片尾,在堕胎合法化之前,“簡”拯救了其他女人的生命,讓受到“簡”幫助的女性享有了這個政府、這個時代本應賦予她們卻剝奪了的權力。

戴安·斯蒂文斯(“簡”的成員)說:“我很高興能幫到她們,但她們不該經曆這樣的事情。”

“工作結束了。”

So, goodbye, Jane.

...

口述史之所以重要而富有可信度,是因為盤根錯節的社會結構總是鑲嵌于個體的生命曆程之中,通過口述呈現出的個體記憶就并不是單純的個人經驗。尤其是《無名姐妹》中由“簡”的成員、醫生、護士、律師等真人出鏡的回憶與當時社會環境的圖像,就構成口述史與曆史影像的組合而成為集體記憶最外顯的表征形式之一。這也是曆史/人物紀錄片對于建構集體記憶最大的優點,帶我們回到了那個充滿恐慌又滿懷希望的年代。

特别是,在今天這個時機,在多個州否定堕胎合法化的當下,苦難又一次回來了的當下,這部紀錄片更像是警鐘再次提醒我們那傷痕累累的過去,又像一種見證,默默凝視着或許在未來會再度重現的這些往事。以色列詩人、集中營幸存者丹·帕吉斯曾在《訓誡》中表達過:“受難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更可怕的是一個人受難的事實被抹消了。”《無名姐妹》的存在,“簡”成員的出鏡,芸芸衆生的真實困境,是直面曆史、改變現在、期待未來的通道。

*由導演菲麗絲·奈吉依據這段真實往事拍攝的電影《珍妮熱線》,日前已入圍第12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

...

片名:珍妮熱線

原名:Call Jane

導演:菲麗絲·奈吉

編劇:海莉·紹爾/羅山塞西

上映:2022-01-21(聖丹斯電影節)

類型:劇情/曆史

片長:121分鐘

《無名姐妹》(THE JANES) 導演簡介:

...

蒂娅·萊辛(Tia Lessin)

蒂娅·萊辛是電視節目制作人,也是專業的電影制作人。在電視領域,蒂娅·萊辛作為制作統籌參與了馬丁·斯科塞斯攝制的紀錄片《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該片曾獲第58屆艾美獎的多項提名。她導演并制作了電視節目《Behind the Labels》,并因此獲得西德尼·希爾曼廣播新聞獎。蒂娅·萊辛還曾獲巴黎歐萊雅為女性電影制作人頒發的女性價值願景獎,其作品獲得Creative Capital等多個組織的支持。另外,她也是邁克爾·摩爾的紀錄片《華氏 9/11》的聯合制片人。

蒂娅·萊辛作為導演和制片人拍攝的關于卡特裡娜飓風生存故事的紀錄片《水深火熱》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該片還獲得過2008年聖丹斯評審團最佳紀錄片大獎和哥譚獨立電影獎。另一部由萊辛執導并制作的關于中西部茶黨崛起的《公民科赫》紀錄片,也入圍了2014年的奧斯卡獎名單。而《THE JANES》是萊辛導演的第三部長篇紀錄片。

...

艾瑪·皮爾德(Emma Pildes)

導演、制片人,美國導演協會成員。作為Pentimento Productions制片公司的主要制片人之一,艾瑪曾HBO制作了 《斯皮爾伯格》等影片,其中《斯皮爾伯格》在2017年的紐約電影節上進行了全球首映,後來被提名為艾美獎。除此之外,艾瑪·皮爾德還參與制作了獲得艾美獎和皮博迪獎的“LennoNYC”,獲得艾美獎的 “Inventing David Geffen”以及“American Masters: Billie Jean King”。《THE JANES》則是她的導演處女作。[6]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

[2]澎湃新聞公衆号:圖解|是誰拿走了美國女性堕胎的權利

https://mp.weixin.qq.com/s/ld1LGE00jonEAn_nB-Exzg

[3]聲東擊西播客︱堕胎,選擇的權利和被撕裂的美國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469515

[4]南風窗公衆号:美國的女人,不幹了

https://mp.weixin.qq.com/s/db2UFQnIKSCI9z5QtA7NOw

[5]界面文化:從美國推出最嚴堕胎法案談起:宗教為何加劇了美國政治分裂

https://mp.weixin.qq.com/s/U17mcHrCOl_20dvDyomrtg

[6]結合IMDb、Pentimento Productions翻譯而來

圖片來源:豆瓣、自己截圖

1

...

2020年3月8日,在凹凸鏡DOC團隊中占大多數的女性成員突發奇想創設Aotuwomen專輯。自第一期回顧性的《十六位華語女導演和她們的紀錄片》起,我們有意識地與讀者一道關注紀錄片界的女性創作者以及她們的關注。

從李京霖的《外嫁女》到楊圓圓的《女人世界》,再到董雪瑩的《“煉”愛》和戴顯婧的《她在家》,女導演聚焦女性,觀察自己。無論是韓萌的《遙望繁星》,李可心的《名鏡子》還是張傑的《小兒張》,鏡頭記錄着社會變遷。策展人、監制、先鋒藝術家……女性創作者們在不同的領域探索。在這過程中,我們也逐漸意識到相關議題的讨論需要各個性别的參與。于是,我們跟随倪化軒讓“女她”發聲,與盧茨·佩納特一起聆聽貝蒂娜的歌唱。

或許有一天,這個專欄将失去存在的價值,但在此之前,如第一期導語所述,我們依舊把這個版塊開放給大家,歡迎補充、推薦和自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