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鳳書生推開窗門,似狂似颠,似瘋似猖,一聲高過一聲的詠着“吾道一以貫之!吾道一以貫之!吾道一以貫之!”時,《繁城之下》的道也在這一聲聲山呼中升騰了起來。不得不說,立意高遠,以小顯大。

...

人非完人,誰人心裡不有着陰暗的小九九,誰人能白璧無瑕無憾此生。除了劇裡早死的白月光陸無憂,《繁城之下》可謂全員惡人,殺人的夫子,偷盜的神醫,貪墨的薛舉人,濫權的捕頭,殺人的家奴。由小惡積聚而成的大惡,如不散的陰霾遮蔽于蠹縣之上。蠹縣之下,魑魅魍魉,衆生之中,皆為鬼魅。群像刻畫堪稱完美,那種不傷大雅的惡與草菅人命的惡相得益彰,衆生于春色綿綿中墜入罪惡深淵。

...

白宇帆前期對于曲三更的演繹堪稱完美,愣頭青式的憨軸,自嘲無奈的“聚衆滋事,拘捕毆差”,扭曲本心的麻木踟蹰演的尚可共情,可惜在最後面對陸直和魏知縣的抉擇,面對宋典史一衆7人的枉死,他演的太毫無波瀾的接受了。這轉變的突兀而平淡,詭異而費解。此處可以參考《聽見你的聲音》中的李鐘碩,那種張力的眼神戲,太襯劇情了,直接殺成名場面。本來最後這場戲可以直接封神的,可惜讓白宇帆演的寡淡了。那追求公道的赤子之心,那一以貫之的爆發之力沒能盡興的展示出來。

...

少年陸直的演技真的是壓了白宇帆的,尤其是陳旺拒絕聽從安排時候那裡起殺心的眼神戲,把徹底黑化成魔的陸直演繹了個十成十。小夥子前途不可限量啊。

角色設計讓人拍案,而美學造詣,細節還原都可謂用心。江南小鎮的绮麗畫卷,鏡頭拍攝的絕妙構圖,各種中式美學的排布:窗棂,小橋,翠竹,稻田,紅油傘,街巷。以及國學的應用與解讀。都形成了強烈的整體感,有一種靜谧的沖擊感。王铮大才啊!此片當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