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檔外景紀實類讀書節目。它不喧嚣,也不迎合當下綜藝市場中慣常的娛樂化需求,而是以一種克制的姿态,以餘華、蘇童、西川、程永新等文學大家的深度對話,邀請觀衆停下腳步與書籍、與思考、與内心來一場靜默的對談。

在這裡,書籍成為通往内心的一扇門,作家與嘉賓們用閱讀拆解人生的複雜,用文字串聯彼此的經驗與感受。這是一個關乎閱讀的節目,更是關乎人如何在快節奏的時代重拾内心秩序的思考。

【閱讀的島嶼:遠離喧嚣,向内而行】

節目将拍攝場地定在遠離城市的小島上,這本身就是一種姿态:拒絕喧嚣,暫時脫離被信息填滿的日常。島嶼是空間上的隔絕,更是精神上的抽離。餘華在節目中談到:“島嶼讓人安靜下來,而安靜是閱讀最需要的狀态。”當現代生活以秒為單位計算效率時,閱讀卻需要的恰恰是“無用”的時間。蘇童表示:“閱讀是一種慢的藝術,是一種沉浸的體驗。”在島嶼上,時間似乎被放緩,人們得以重新感受語言的節奏與思想的深度。這種“慢”,在當下的語境中,顯得尤為奢侈。程永新說:“島嶼是一種隔離,但隔離并不是逃避,而是為了更好地看清自己。”西川則将島嶼比作“一個心靈的栖息地”。在他看來,現代人的生活被碎片化信息占據,閱讀就像是一次登島的過程,它讓人暫時遠離外界的幹擾,專注于内在的世界。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書閱讀量為4.78本。數字雖然有所上升,但深度閱讀的比例卻在下降。我們總是“讀了很多東西”,卻很少靜下心來完整地讀一本書。在這個意義上,節目中的島嶼不僅是一個物理場所,更是一個提醒:我們需要為閱讀和思考騰出空間遠離喧嚣,向内而行。

【閱讀的意義:一次“重建”的過程】

餘華在節目中談到閱讀對他生命的塑造:“閱讀讓我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也讓我成為了今天的我。”在他的童年時代,書籍是稀缺品,他隻能通過重複閱讀有限的幾本書,去體會文字的力量。這種對閱讀的渴求,促成了他的文學之路。閱讀不僅僅是知識的輸入,更是一種重建内心秩序的方式。蘇童在節目中形容閱讀:“讓自己站在更高處,去觀察生活的一種方式。”他認為好的閱讀,會讓人意識到生活的複雜性,而不是簡單地尋求答案。這種複雜性,正是文學和閱讀不可替代的部分。程永新則認為閱讀是一個沉澱的過程,它幫助我們從快速消費的信息中,篩選出對生命真正有意義的東西。“閱讀是慢慢長大的過程就像一個種子在土地裡發芽你看不見它的成長但它一直在發生”

【文學的橋梁:從個體到世界的聯結】

在談到閱讀與寫作的關系時,他們這樣說:餘華:“寫作是時間的産物,閱讀則是時間的鍛造。”蘇童:“閱讀是為了認識世界,而寫作則是為了回歸自己。”無論是餘華筆下的《活着》,還是蘇童的《河岸》,這些作品之所以能成為經典,就在于它們捕捉了時間的痕迹,讓人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深刻的共鳴。蘇童的《妻妾成群》直面傳統家庭結構中的權力與情感,而餘華的《活着》則通過一個普通人的命運書寫了時代的疼痛。閱讀是輸入,是對世界的感知;寫作是輸出,是對自我與世界關系的重塑。通過文學反映社會與人性的複雜,與世界對話,探讨人性與社會的微妙關系。這種從個體經驗到宏大叙事的過渡,正是文學的魅力所在。

【在島嶼上讀書,在生命中沉思】

文學并不會告訴我們如何解決現實問題,但它可以教會我們如何面對生活中的不确定性。閱讀也許是一件“慢”且“無用”的事情,但正是在這種“無用”中,它幫助我們建立了内心的秩序。每個人都可以創造一座獨屬于自己的島嶼。

在島嶼上讀書,與文字相遇;在生命中沉思,與自己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