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感覺是這隻能是電影學院出來的人寫的電影,聞善、小尹和導師的對白感覺像是我所有的故事老師聚在一起說話hhhhhh。

“我不懂得生活,也不懂得死亡。”這是我看完《不虛此行》想到的第一句話, 但更準确來說,應該是“我們不懂得他人,也不懂得自己。”《不虛此行》更像是一部散文電影,是一本由聞善串起的散文集,最後的落點是聞善的自我覺醒。散文集中的每個人物都是一篇獨立的故事:為父親定制悼詞的王先生、萬家兄妹,還是為離世網友讨要說法的邵金穗,為同事約寫悼詞的創業者老陸、為自己預約悼詞服務的方阿姨,和畢業即失業、去寫定制悼詞的聞善。

悼詞體現出來的,其實并不是死者的形象,而是觀者或者是說講述者的态度。悼詞表達的是一種人物關系。比如對自我邏輯迷之自信的王先生,用自己的方式維持和父親和兒子的關系;比如因為害怕面對大哥的離去而用貶低大哥保護自己的萬家小妹;比如因為對離開網友甘銘間接導緻其消失而自責,所以想通過探索甘銘去世的她認為的“真相”來緩解自責的邵金穗;比如老陸與猝死的大學同學兼創業夥伴複雜且矛盾的關系:“我總覺得他是一個普通人,但其實他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 再不一樣的人, 在一起待久了也會覺得他普通吧。”;比如不斷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去适應生活突如其來的變故的方阿姨——看起來什麼都滿不在乎,其實什麼都在乎。

學電影的人總會不自主地對遇見的人物進行剖析。但其實剖析到最後,我們隻是換了一個角度剖析自己。就像聞善剖析甘銘,他覺得隻要不斷往時間線裡補全事件,就能解釋人物的行為邏輯。但問題就在于我們永遠無法補全他人的事件,除非是自己創造人物,因為我們總是無法逃脫出自己的視角。所以電影中唯一出現的悼詞,通篇都是聞善對方阿姨的感謝和悼念。

電影中設計的最巧妙的點就是小尹的角色。小尹作為聞善的第二自我,在聞善剖析死者和面對自我時總是陪伴在他身邊。對他人的剖析最終都會回歸自我剖析。也許是因為這點,所以聞善在最後重新開始了小尹的人物小傳,“普通人也能做主角”,這是聞善在經曆了這麼多人生後形成的自己的價值觀。

不虛此行,不僅是各種各樣在人間走一趟的死者們不虛此行,更是聞善的不虛此行,是聞善在寫悼詞中對人生的體會,聞善的迷茫和成長。

有評論問:一個人但凡有點文字素養,為什麼會把在乎的人的悼詞交給一個陌生人寫?導演正是知道這一點,所以才隻是将各種各樣的事件擺在觀衆面前,而把悼詞作為永遠不出現、永遠在完成中的“麥格芬”。

最貼切的悼詞,隻能由我們自己來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