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英歌h

閨蜜翻出四張快過期的電影兌換券,請我們去看《我的姐姐》,據說口碑很好。偌大的影廳隻有我們四個女的,包場。

此前對這部電影一無所知。按說這種講述親情的題材,都比較感人,難道我的心麻木了?全程無淚點。影片中不靠譜的人、離譜的事,讓人感覺不真實。藝術高于生活,但前提是源于生活。

簡單陳述下情節。女主安然(張子楓飾)的父母重男輕女,為生兒子開具女兒有殘疾的假證明。安然在缺少家庭關愛的環境中長大,自力更生讀完大學成為一名護士,有一個家境富裕的男朋友。她想和男朋友一起考研去北京。一起車禍導緻父母雙亡,留下她和6歲的弟弟。

影片主要展示了安然在追求個人獨立生活還是撫養弟弟問題上的各種糾結。對6歲的親弟弟,從陌生、冷漠、讨厭、怨恨,想丢棄、想寄養,到萌生親情、難舍難分。當收養人讓她簽字保證從此不再與弟弟有聯系時,在内心的矛盾沖突中,親情占了上峰,她牽着弟弟的手跑開了。

這樣一部本應催淚的影片,因一些細節交待不清或不真實,在我内心始終掀不起波瀾,反正是包場,四個女人邊看邊讨論,提出各種質疑。随便舉幾例:

安然大學四年又在當地醫院當護士,難道平時不回家麼,為何對6歲的弟弟如此陌生?一母同胞,血脈相連,姐姐對同是孤兒的親弟弟的冷漠無情,有點不近人情,讓人感覺安然是一個十分自私、自我的人。

這座城市很小麼?居然小到肇事司機的女兒和死者的兒子在同一所幼兒園同一個班。司機明明喝了酒且肇事後逃逸,警方卻認定安然父母全責,因為她父親在出車禍前突發心梗。就算酒駕,也得給點處罰吧,自己沒責任為何被安然舅舅訛去兩萬塊"封口費"?這位司機不僅沒再被家屬追責,反倒幫安然聯系起寄養家庭。

小區保潔這麼差麼?安然生弟弟的氣,用剪刀剪爛了弟弟的皮球,扔進了垃圾箱。劇情給觀衆的感覺起碼相隔幾天,晚上安然居然在垃圾堆裡找到那隻爛球。

一個6歲還在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在知道姐姐想去北京讀研而自己成了包袱、累贅時,深明大義,主動打電話給收養人,表示願意和他們一起過。當姐姐質問他什麼意思時,他一言不發,含悲忍痛,故意裝出很讨厭姐姐、不想和她在一起的樣子。

天,一個6歲的生下來就被父母嬌寵的孩子,居然懂得如此複雜的犧牲和成全!

很想弱弱地問一聲編劇和導演,你們是在拍生活劇還是神劇?想挑戰觀衆的智商和情商麼?

不過,影片也引發人感慨,這世上有一種人、有一種關系,不管你喜歡不喜歡,樂意不樂意,無論你如何逃避,都像身後的影子,一生都無法擺脫。

這種人,是親人;這種關系,是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