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英歌h

一個是知識淵博、有着幸福家庭的黑人汽車修理工,一個是身家億萬、孤家寡人的醫療機構CEO,懸殊的身份地位,在面對癌症和死亡時,平等了。

因一直秉承“一間病房兩個床位,沒有例外”的經營理念,富人愛德華隻好與窮人卡特住進同一間病房。

面對死亡判決書,兩位爺爺輩兒的病友沒有選擇躺以待斃,而是選擇了“出走”,去完成“遺願清單”,做想做卻一直沒時間、沒機會、沒條件做的事兒……

最近看了羅伯·萊納執導的美國文藝喜劇電影《遺願清單》,由傑克尼科爾森和摩根·弗裡曼領銜主演,2007年在美國上映。影片充滿溫情和對生命與死亡的思考,令人深思、耐人回味。比如昨天的更文中,寫到對一位同年同事離世的追悼,結尾引用的那段話,就出自這部影片:

“我們的生命如同溪流,朝着同一條河流奔去。無論是向着天堂的的芳草地,還是要越過瀑布的水霧……我親愛的朋友,閉上你的雙眼,讓溪流載你回家。”

對億萬身家的富人來說,可以用大把的錢,圓自己的遺願,同時也幫助一位窮人圓了遺願,盡管他們的遺願完全不是一回事兒。但錢确實是好東西,它讓修理工卡特在生命臨近終點時,體驗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愛德華拉着卡特,去玩高空跳傘,去賽車,去非州大草原追逐動物遷徙,去攀登喜馬拉雅,去周遊世界,體驗中國長城的遼闊、埃及金字塔的壯美、香港的燈紅酒綠……

有的遺願是不需要花錢的。卡特躺在病床上告訴愛德華,他喜歡喝的稀世咖啡,其實是從麝香貓排洩物中篩濾出的咖啡豆加工而成,看到愛德華尴尬、惱怒的樣子,卡特笑出了眼淚,他手抖抖在遺願清單上劃去一項:“笑出眼淚”。

而有的遺願,不管有錢沒錢,似乎都很難實現,比如愛德華的遺願清單上有一項:“親吻世上最美的女孩”。“最美”本來就是個主觀判斷,何謂“最美”?“最美的女孩”是哪個?在哪裡?如何親吻得到?

但愛德華最終做到了,他心滿意足地在清單上劃去了這一項。

那個“最美的女孩”是他的外孫女……

女兒不顧父親反對,追尋真愛,卻遇人不淑,遭遇家暴,父親找人擺平,讓那男人“消失”,女兒不領情,與父親斷絕關系,素不往來。卡特将“主動聯系女兒”寫入愛德華的遺願清單,并将他帶到女兒的家門前,卻遭緻愛德華激烈反對,怫然離去。

受卡特的影響和感召,愛德華最終鼓起勇氣,舉着一束花敲響女兒的門。父女冰釋前嫌,那個“最美的女孩”出現在愛德華面前,他無比驚喜和充滿溫情地擁抱她,親吻她天使般的臉頰。

試想,如果不能實現與女兒的和解,就算其他遺願都實現了,又有何意義呢?如果一個人連死亡都不懼怕,為何沒有勇氣放下身架,放低姿志,放開心結,與親人或仇敵握手言歡?

每個人的心裡都會有些願望,但并非所有人都能确切知道生命所餘長度,可以從容去完成心願,就算知道,難道一定要等到心願變成遺願再去實現嗎?

“我們不能總是想着等到我以後有了錢,有了時間,或者什麼其它的條件成熟了以後,再去做一些我們早就想做的事情,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是不是一定能夠看得到明天早上的陽光。”

究竟要怎樣做,人生才有價值、才會離去時了無遺憾,雙眼緊閉、心靈敞開?

“人的一輩子結束時,在上帝面前會被問兩個問題,如果兩個問題你的答案都是‘是’,那麼你就可以上天堂。第一個問題是:你快樂嗎?第二個問題是:你讓别人快樂了嗎?”

快樂自己、讓自己因為自己而快樂,快樂他人、讓他人因為自己而快樂,如此,也算不枉人世間走一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