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看電影的時候,除了被這隻胖乎乎的熊貓感動,我還思考了一個問題:熊貓是中國的,功夫是中國的,為什麼《功夫熊貓》就是外國的?我們這幾代中國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究竟丢失在哪裡了?

我想起了我小時候的一系列事件。小學時,連美術作業都要交的一模一樣給上面檢查,而曾經就喜歡把畫弄得奇奇怪怪,因此沒少讓美術老師罵。我不明白,太陽為什麼不能是藍色的?兔子為什麼不能長翅膀?杯子為什麼不能跳舞?後來我慢慢接受了,花是紅色的、葉是綠色的、房子不能跑,眼睛裡看見什麼就隻能畫什麼。等到了高年級,老師讓寫作文,有一次是寫未來的自己,我寫我擁有一架私人宇宙飛船。作業是要給家長簽字的,我媽媽看完這篇作文說了,這世界上沒有人會有飛船,非得讓我改成汽車。或許媽媽說得對,現在我長大了,身邊每個人都想要一輛汽車,他們不再記得童年夢中的飛船。在沒有王者榮耀的年代,小時候的我愛玩俄羅斯方塊。我喜歡用方塊搭各種各樣的建築,有樓、有塔、有橋…可是全家人都來糾正我,他們說,俄羅斯方塊不是亂玩的,要堆成整齊的一排之後消除。如今我的生活就像俄羅斯方塊:被要求整齊劃一的同時,不知道下一刻會從天而降什麼工作,隻能盡可能的苟延殘喘。 回想起我的成長過程,不知道有多少白日夢被“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教科書”的理念扼殺在搖籃裡。

好在這種現象現在已有所改觀,我很欣慰的看到如今中國有了《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緣起》等作品。我想我的孩子以後會被允許長大後有宇宙飛船,他家門口會長一顆藍色的西瓜樹。冰融化之後不一定水,還有可能是春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