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圖,跟正文沒關系。

2007年梅津泰臣制作了《風筝》的續作《少女殺手》,很顯然他再也無法複制《風筝》曾經的成功。日本動畫繁榮的90年代已經過去,屬于世紀末的“特殊性”也已逝去,《少女殺手》也許是對那個時代的紀念。80年代到90年代曾是日本ova動畫最為盛行的時代,ova指那些不在電影院放映并不在電視上播放的動畫。那個時代的人們主要以租借碟片為主。梅津泰臣在那個制作了他最知名的幾部動畫,被稱為“梅津泰臣三部曲。”分别是《黃色星星》(1996)、《風筝》(1998)、《次強音》(2000)。
簡單概述一下這三部的劇情,《黃色星星》是其中最早,也是劇情最為簡單粗暴的一部,以虐待女性為主的内容十分令人不适。《黃色星星》中女主被繼父欺辱,并在繼父與兩位同夥的逼迫下服下了dp,最終忍無可忍的女主拿槍對準了繼父,本來槍是沒有準頭,卻誤打誤撞打中了繼父身後的水管,并引爆了繼父帶着的玩偶炸彈。女主就這樣幹掉了繼父。本以為這樣就能過上平靜的生活,誰知有一天繼父的同夥又找上了她......此種類似的劇情還出現被蛆站、某乎吹起來的糞作《變身》中,同樣的家庭不幸,同樣的被迫xd,唯一不同的是梅津泰臣給女主安排了一個靠譜的男友((¬_¬)然而這個男友從頭到尾都沒有起到任何作用,沒有。這個角色或許是為了滿足某些人的xp設計的)
用一句話形容《風筝》十分恰當,“一流的制作,下流的導演。”少女砂羽放學回家後發現父母慘死在惡警槍下,惡警要挾她替自己辦事,就此她被迫成為一位殺手。在一次執行任務中她遇到了同屬于組織的少年音分利,這次相遇點燃了她複仇的火焰。音分利愛貓,會将薯片分給他飼養的貓吃。兩個同樣渴望自由,渴望脫離組織的人,隻需要一次見面就能達成同盟。砂羽利用反間計讓惡警以為死掉的是音分利,當他打開裹屍袋就會發現真正死掉的是他的同黨粉毛。當惡警趕來時,砂羽就用手槍殺死了他,親手手刃了殺害自己父母的仇敵。然而音分利買完貓糧的路上,被巷子裡的小孩伺機報複,那幾個小孩用槍殺死了他。此時的砂羽還在等待着他。在《少女椿》的結尾,女主和魔術師在逃離馬戲團後,本來可以就此過上幸福的生活,此時魔術師提議去買點東西,在回去的途中他因目睹了一起殺人事件而被兇手殺害。不知情的女主還在孤獨的等待魔術師。不幸的時代哪有什麼幸福的生活,梅津泰臣所創造的這個暴力世界中,權利是至于一切的存在。普通人還活着都很困難,每天面臨着被槍殺的風險。就像《風筝》中的那句話:“五年、十年,甚至明天也可能不屬于我們,我隻能現在充實的活着。”
《次強音》一場因為綁架引起的慘案。狗血的三角戀。《少女殺手》中女主的父親是名宇航員,因父親工作繁忙而被寄養在叔叔家。叔叔整日躺在沙發上無所事事,并不會管她,女主平時除了上課其餘時間都要去飯店兼職(還要被騷擾,惡心•﹏•)空間站的父親卻因吃了垃圾太空食品發生了變異,殺掉了空間站的人後,來到了地球。女主與變成怪物的父親決鬥,完成了最終的弑父。
此類暴力動畫充斥着各種血腥、色情的畫面,人物也避免不了臉譜化,比如惡警長這樣:

女主砂羽長這樣,基本從面貌上就可以分辨好惡,誰是主角,誰是惡人。

以及和女主一起打工的砂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