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脫口秀大會》時,比起女演員少這個問題,更讓我好奇的是整個場子裡那種無形的圈層感。

雖然有攝影機照着,雖然這是個面向全國播出的節目,但隻有他們自己那個圈子才是最重要的,男人們鬧作一團,肆意說着隻有他們内部才能懂的梗,王建國龐博呼蘭Rock等元老級演員在台上互相吐槽彼此的日常,那自然而然理所應當的架勢,也不用鋪墊,無需前情提要,仿佛這幾個人已經是舉世知名堪比喬布斯特朗普。

就算是當着楊瀾甯靜等等大明星的面兒,他們也依然自顧自說着離婚、當大王的喜悲……預設所有人都知道,底下觀衆的确是粘性極強的鐵粉,倒是新來的肩負拍燈要務的嘉賓一臉懵逼。

另外還有一些大衆并不熟知的所謂大咖如周奇墨,一進場就像山大王一般受到所有人擁戴,可真正表演出來的效果卻配不上他所獲得的尊重。

我終于明白,中國脫口秀這塊地,早就已經幫派林立層級鮮明,李誕率領的《脫口秀大會》不過是其中一個山頭。

自嘲、互損是男人習慣的叙事套路,這個金字塔由他們自己搭建,和自古以來的所有權力體系一樣,男人不是被踩就是被擡,終歸是有一個位置在。

然而女演員怎麼辦?女演員可以進入這個體系嗎?

我們知道脫口秀男演員們都足夠聰明,絕不會有自覺的厭女意識,有也會精心隐藏起來,他們号稱自己隻認實力不論性别,但脫口秀不是解數學題,好不好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這個人的魅力,魅力無法量化,脫口秀的實力就更是充滿變數,一個男演員可以輕松地嘲笑另一個男演員醜,彼此達到效果的雙赢,可他絕不敢噴任何女演員的長相,否則就是油膩、惡臭。

女性需要被尊重,女性要“名聲”,女性脆薄的身子骨經不起踩,這對于一個喜劇人來說無疑是緻命傷,喜劇人怎麼可以有軟肋呢?這樣誰還敢笑?

誰都知道女性處于弱勢,可是誰都不敢放在台面上,人們假裝這是天經地義,這是公序良俗,“女孩子嘛,金貴一些”,女演員天然就被男人構築起來的喜劇秩序排斥在外,還無處伸冤。

唯一的辦法是組cp,類似于職場中年男人在酒局上的葷段子,隻要把女演員“許配”給某個男演員,那就是代表男性集團接納了她。正如現實中的女性不得不通過婚嫁才能融入主流社會

就像楊笠說:一個行業女性少是個很常見的現象。隻不過到了脫口秀這裡,男女對立的沖突愈發凸顯。

男演員懷念着鄉土田園,在浮華光鮮的城市感到自卑,不會打扮,跟不上潮流,看不懂女生po自拍的嚴謹流程,不理解女生手裡七七八八的奶茶,對追星女孩的瘋狂舉動更是歎為觀止。

他們無一例外都表演生動,情緒充沛,你能體會到一種“我找不到老婆都是因為女孩太傻太虛榮了,世道太壞了”的驚世怒吼,可萬一要是他找到老婆了,老婆就立刻變成他源源不斷的吐槽素材庫。

男演員沒有錯,他們真心實意地在貢獻自己的感悟,脫口秀誕生之初就是針砭時弊嘛,隻不過男人面對的時弊和女人面對的時弊是完全不同的。

男人的煩惱無非是不夠有錢不夠成功,他們一心想着更高更快更強,舍不得勻出哪怕一分鐘去共情女人的處境,為什麼一張自拍要p來p去?為什麼總是掉進容貌焦慮和消費主義的陷阱?難道是她們天生就和男生不是同一個物種?

生理決定論顯然是過時的,但男人還在委屈:我就是男的啊,我有什麼辦法?又不是我害的女人,拿性别說事兒就是在走捷徑,吃紅利,讨好女觀衆。但事實上所有能登上脫口秀舞台的話題都是紅利,有誰會放着紅利不去吃?唯有性别話題會被狙,性别飯是最不好吃的一碗飯,沒有相當的技術隻會徒惹反感,男人口口聲聲說性别不重要,可假如說他們和女的一樣,他們又會羞辱得直跳腳。

最怕的不是問題本身,最怕的是問題不被允許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