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某一天,我才終于回想起來童年的某段朦胧記憶裡的一段影像,關于幾隻天鵝和一個女孩。

一頓胡搜亂刮,沒能在光碟堆裡找到相關的痕迹。

又到網上慌不擇言地描述,像在空氣裡抓蜘蛛線。沒想到幾下子真的抓到一條線索——安徒生童話。

記憶逐漸清晰。再查,真的就在豆瓣裡找到了對應的詞條——是的,這是一部動畫。叫做《野天鵝》。而此時距離我上一次接觸到它已經過去了十多年。

人在三四歲之前大抵是沒有記憶的。其時接觸到的視覺,聽覺,嗅覺等等各種覺,最後都幻滅成了記憶之外的某種形式,類似于一個符号,一段基因,或者是我姓名裡的一個筆畫,暗暗地藏起來了。所以說,雖然我與《野天鵝》的緣分是從小到我都記不清的年歲開始的,但從記憶叙事的邏輯看,故事卻隻能從我高三回想起這部動畫的那個瞬間講起。至于這段朦胧的印象是怎麼無端地蹦回我記憶中的——我也不知道。

回想這部電影如同凝望着一幅遙遠的印象派畫作冥思前世之事。根據豆瓣詞條,這部動畫原是 1963 年的前蘇聯動畫(我起初還以為是迪斯尼),故事裡是 11 個王子化身成了天鵝(我起初還以為是7 個),動畫原配音是英文的,但小時候看的竟然是香港進口光碟,所以是粵語配音。由于不懂得粵語,加上這部動畫沒有配字幕,一直都不知道故事是如何開始,又是如何結束。這真的是一種非常純粹的夢幻式的、印象式的視聽體驗。一個真實存在着的夢境。

如今碟片已是不知蹤迹了,問家裡人,也隻想起來一句可能曾經當成笑話來記住的滑稽台詞,由粵語配音道出,“大新聞!大新聞!”。加上動畫年代久遠,很多渠道都無法搜到動畫的資源(就連詞條都難以檢索),因此數日下來幾無所獲。

...
“大新聞!大新聞!”

故事的轉機發生在我慢慢用起了B站(我接觸網絡的過程總是慢半拍于同齡人)。一次偶發的奇想讓我搜索這部動畫,非常驚喜地找到了一位up主的資源分享,更神奇的是這份資源與我童年所見的是同一版本,即粵配版本。隻可惜仍然沒有字幕,但對于當時的我而言已經十分滿足了。

重看無字幕的動畫,童年時抽象朦胧的記憶碎片慢慢定型,讓人好不感慨。在去往學校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上,我記得我蜷縮在校車局促的座位裡看這部動畫(困的時候則是聽這部動畫),動畫結束則剛好到校。戴着耳機在夢境邊緣的時候,偶然覺察到這部動畫的配樂極好。後來我把帶插曲的特定片段截下來,隻要夜裡睡不着,就會在被窩裡偷偷地聽這部動畫的配樂,好像我和童話裡的 11 位王子一同躺在一張二維的卻無比舒适的床上,等待伊萊莎唱完催眠曲。

...
好美,每次聽那首催眠曲都覺得好美

我和這部動畫的緣分一直伴随到大學期間。有一陣子了解到學校有粵語社,興沖沖地在公衆号後台留言了,寄希望于有人能為我翻譯片中的粵配,或是制作出中文字幕來。其實後台也回複我了,也說有人願意幹活了,隻是意料之中地不了了之了。

轉眼又一段很長的時間。最近幾天整理電腦文件,又莫名其妙發現了一個未命名而導緻不知由來的壓縮包(估計是早在高三就已經從那個b站視頻評論區裡up主的網盤分享鍊接裡下載來的),正是動畫資源的視頻文件。又一陣折騰,發現這個文件比我想象的還要古早,竟是一個IFO文件,時隔多年保存完好,其中可以切換英語配音或粵語配音,也可調換英文字幕或中文字幕。當字幕出現在了屏幕下方時,我強烈地感受到一種非同尋常的完整感(the dream is full)。說感激涕零略顯煽情,但這種激動實在是難以言表:借助着我曾不屑一顧的網絡技術,有賴于一個善良的陌生網友,那張從我櫃子裡消失的光碟以另一種形式清清楚楚地回到了我眼前我耳邊。

...
毒皇後與黑皮伊萊莎确實構成了我小時候夢魇的一大部分
...
這一段的配樂幾乎令人垂淚
...
又是比較詭異的一幕黑皮帥哥 比迪斯尼先鋒多了

因為這件事,我偶爾會想起《天使愛美麗》裡那個在電話亭打開童年收藏起來的小盒子的那個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