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初影像:大衛林奇
沒想到處女作長片《橡皮頭》對林奇如此重要,立馬接着看了,也算是小震撼。
觀感:五年心力拍一部可能無人問津的電影,這是多麼大的勇氣和毅力啊。想來我這五年若能拍出一部好的作品也值了,至少沒有渾噩度日。其實偉大的導演面臨的挑戰都很多-相比其他藝術家,時間和金錢是一方面,靈感也是一方面,不過那份恒心和理想信念幾乎決定了能否實現。
内容:他說他偏愛頹廢美-廢棄工廠和枯萎的植物,同時還有對城市的深層恐懼。
由于他是造型藝術出身(這在早期短片中很能體現出),繪畫的靈感起到了重要作用。聲音的運用也很重要,聲畫分離可以拓寬空間。拍攝期間放放音樂,用音樂引導電影,這在萊昂内那已經有使用。他喜歡窗簾,這和他的作品中謎和劇場性有關。他忠于靈感和潛意識。傳統教育無用,實踐第一。
ps.以後少寫這種影評,有重複之嫌。
2025.4.20小西天 北影節
随記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大銀幕重溫-再評《紅高粱》
評分:B+,保持初看的7.6(3.8/5)前言:想當初在老家大棚裡拿着pad看的,體驗很一般,這次終于在大銀幕重溫。時隔九個月,對電影的理解果然發生了質變。評析:大銀幕上觀看,優點和缺點都被清晰地放大。首先是劇作的痕迹比較重。這與文 ...
這不是電影!
評分:C,5-6。簡評:看的第四部格林納威,沒想到能差到這種地步(同時把莎翁也糟蹋了),再次挑戰了我的底線。幾乎是我電影理念和創作不折不扣的反面教材。電影橫跨音樂、繪畫、建築到文學,這次又加上了戲劇元素。不同于塔可夫斯基、布列松、林 ...
意大利村莊的紀實史詩-從土地到上帝
評分:A-8.4暫且保留,打四星。前言:友鄰評分高達9.3、碼了許久沒舍得看的神片,到今天的契機才看,也是順理成章。其一原因是按照導演的作品順序正好看到了奧米爾這部。其二是在梳理意大利電影的線索,也剛好看完了羅西裡尼的前十年作品,算 ...
一雙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評析《何處友家》與《小鞋子》
公衆号圖文版:“一雙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佳片導賞《何處友家》與《小鞋子》 - 微信公衆平台引言:本文将從不同角度評析兩部伊朗影史上的經典作品,一部是著名導演阿巴斯的成名作《何處友家》,另一部是十年後馬基德的成名作。二者在 ...
觀感-劄記
簡評:B-,6.5+第一次看了半截棄了,拖拖拉拉一個星期、零零散散看了四次才看完。沒什麼體會,隻覺得形式過僵、故弄玄虛,實在空洞無趣。色彩、構圖,畫中畫、框中框。極緻的清晰和幹淨,(和作品中繪圖師一樣)每個畫面都經過精心嚴格的控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