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自开播以来有大批原著粉怒喷魔改,但我一直挺接受剧版的改编,甚至觉得部分改编比原著内容更好,也认为编剧是有看懂原著故事的精髓的。
但是,自季阳大战开始,编剧就开始胡改乱改。原著内容自此之后故事节奏明显起来了,但却被编剧改得平庸单调,甚至逻辑崩盘。
下面我一点一点扒扒书剧之间的变动。
目录一览
一、 前世(1集)
二、 凉州卫(2-6集)
三、 替程鲤素赴宴(6-10集)
四、 奸细(11-15集)
五、 季阳(15-21集)
六、 花游仙&润都(21-27集)
七、女主身份之大家猜(27-28集)
一、 前世(1集)
重生魂穿过不了审,这是客观原因,所以把女主嫁人、身死、重生后的家庭删掉,这都很正常。编剧有注意到女主从军时身体弱的细节(原著是因为禾大小姐娇生惯养),剧版就地取材,改为被师父救下,伤未好就直奔军营,合理续接了之后的剧情。
在增加女主救援来迟这个剧情上,我本来是支持的。原著女主因为替弟弟禾云生背了命案而被迫躲到军营里,这个从军动机是很强烈的。但剧版没有这个条件,所以用女主对男主的愧疚来推动从军的动机,而且从原著的“恰巧进入男主的军营”改为“就是冲着男主军营去的”,其实是有效强化了推进逻辑。
我很喜欢桂花糖这段剧情的改编。
原著是女主真的求死,女主向男主索要糖,男主为了让女主不寻死才把最后一颗桂花糖给了女主。
剧版女主并未求死,这是女主豁达坚韧的体现。剧版男主主动把桂花糖给女主,主动舍弃自己的贪恋与奢求,希望助女主走出迷障,这是他在这个契机下准备让过去翻篇,这是男主的成长。男主本来打算让女主拿着糖,这是母爱的传递,意味着母亲冥冥之中保佑女主,但女主一口吃掉了糖,让母亲与这个世界最后的关联彻底烟消云散,这却不是男主预判的。
“甜不甜,吃了才知道嘛。这糖虽然入口有些苦,不过芯子还是甜的很”,女主说的是糖,但无意间帮男主解了惑。糖本身只是糖,是男主把这颗糖赋予了母亲的意义,他想用糖助女主走出迷障,但他自己依然不肯彻底摒弃迷障,只是让迷障离自己远一些罢了。男主启动了远离迷障的决定,女主则让迷障彻底消散,从母爱再回到桂花糖本身,这是天意让男主放下。“入口苦,芯子甜”,也能描述男主对母亲的回忆,为失去母亲而痛苦,为曾经拥有而幸福。
剧版这段送糖,是两个人的互勉。即便“直给”与“寓意”平行而驶,亦是冥冥之中两个人的牵绊。
二、 凉州卫(2-6集)
主要配角不可能上线太晚,戏份不够或角色不够精彩,都找不到好演员。程鲤素和林双鹤角色合并是必然的,包括楚昭也是合并了袁宝镇角色,提前参与了凉州宴席。而且程鲤素、宋陶陶这种属于推进某段剧情的功能酱油角色,为了常驻角色的立体性,编剧必然会扩张人设,这就是电视剧和纯文字的区别。程鲤素会医术这个改编,也是为了替代原著沈医女的戏份,并非为了刻意吞并林双鹤。
凉州卫部分几乎走的原著剧情,新兵训练、比试收复同僚、巡山遇狼、争旗、落选醉酒,这几处主线重点剧情都有,除了个别细节有调整,部分内容有简化。
剧版把驯马剧情移至新兵入营时(原著在入营前,与重生家庭),原著是通过贿赂免检。这处改编比较成功,更具戏剧性,一个小高潮调节剧情节奏。与王霸江蛟的比试被缩短,擂台战被简化,快速推进剧情节奏并无不可,而且“我必胜你”“叫声老大”“下注”都在,鸳鸯刀也出现了。争旗过程中,剧版把“最隐蔽的旗”改成了“最危险的旗”,增加了剧情的视觉效果。
男女主互动增加,这是剧版比较明显的改变。这一点我是支持的,互动太少连CP都磕不起来。
剧版女主突然翻出男主赢的一大堆饼,正面刻画女主跟男主斗智斗勇(原著男主也下注了,但没被当面揭穿)。女主劈断男主的琴,后来女主花了几个月的工资修补(原著是男主自己花钱修的)。男主处死造谣女主巡山时逃逸的人,女主对这件事的评判恰好被男主听到(原著是女主问同僚,然后心理活动)。
这段剧情我最喜欢的改编是女主醉酒时向男主点出雷候的身份,相比原著在羌人混进来时才后知后觉,剧版这处改编绝对是对女主人设的加强,男女主想法同频,预判平起平坐。这个时候,我觉得编剧是懂这个IP的,原著塑造了一个强女主,然后又安排了个更强的男主,但剧版真正做到了大女主。
三、 替程鲤素赴宴(6-10集)
这段剧情也是基于原著的细节调整。
在女主计划的动机上,剧版以丁一为引线,引导女主主动愿意替程鲤素赴宴,以及跟踪丁一到青楼,令女主的行动环环相扣。原创女主剑舞、楚昭伴奏、肖珏跟随的三方会面,把剧情节奏顶向一个小高潮。
剧版把“女主拿回来的糖葫芦”改成了“女主专门为男主买的桂花糖”,增进了男女主感情。在女主中药失明后,剧版用师父的药治愈,把原著的巧合剧情改得有因有果。女主杀丁一的时候,剧版改为男主就在现场围观,戏剧效果更好。
虽然楚昭吞了袁宝镇的剧情,但这两个人设还是有区别的。袁宝镇急功近利,回京后就被徐敬甫灭口了,相比之下楚昭要收敛一些,优先明哲保身。
如果说这段剧情哪里还需提高,就是宋陶陶震慑孙祥福这段戏份刻画比较粗糙,宋陶陶的控场力度其实表明了肖珏运筹帷幄的能力,要权衡孙家父子、楚昭、富商们这三方势力的博弈,刻画好了是对肖珏人设的侧面烘托。
四、 奸细(11-15集)
剧版把温泉剧情提前,以此来推进女主住到男主隔壁,这个改动是顺畅的。然后把原著沈医女的剧情给了宋陶陶,把林双鹤的登场与程鲤素续接。剧版把“敌人提出擂台单挑”改成了“由何晏提出”,旨在为男主率军归来争取时间。
这段剧情里我比较喜欢的改编有两处。
第一处是雷候的退场,临走是还恩情给出密语,敬他是条汉子。(原著没有)
第二处是男主雪夜舞剑+阙城回忆(原著是女主和林双鹤的对话),以及补充男主淹到百姓村庄是因为碰上了雨势增大(原著男主故意淹的)。女主因为在雪地里陪了男主一夜,受冻病了。这段剧情把男女主互相扶持的正面对手戏塑造得很棒。
剧版楚昭提前出场,此处他与何晏就是重逢了,何晏向楚昭打听京城以及醉酒反而更为自然。因为剧版男女主关系比原著更近了,女主醉酒搂男主腰不放时,原著男主的“你(林双鹤)想办法,把她给我弄下去”,剧版改成了“程鲤素揶揄男主明明能挣脱开,男主沉默了”。
剧版删掉了徐娉婷来凉州卫的剧情,用柴安喜的消息引出楚昭失约,这个衔接改动也比较自然,反正没有影响到后面的男女主谈心,以及女主得知男主就是当年送糖的那位。
五、 季阳(15-21集)
面见女王之前的剧情,我觉得改得挺好的。
宋陶陶发现何晏女儿身的反应,她不是个小公主,虽然有些骄纵,但也有担当独立的一面。男主亲自教女主弹琴,剧版男主还是挺主动的。何晏去季阳改为女装出行,成衣店纠纷被简化。包括颜敏儿等女眷被何晏说服向往独立,这些改编都是可以接受的。
接下来说说女王和师父的老年爱情为什么写得不好。
英雄救美、少男少女游玩的快乐时光、暂别后爽约、被迫嫁人,这些剧情并没有新意。
这段爱情特殊在哪里?在于女王和师父都各执一个独立完整的故事。穆红锦自始至终不知道柳不忘爽约的真实原因,哪怕最后看到了银镯,她明白柳不忘一直爱她,但这只是对过去遗憾的一个交代。从穆红锦选择担起女王的责任开始,过去的那段情就已经被它强行翻篇,没有悔不当初,既选择,就只能往前看,这才是穆红锦的洒脱。
女王和师父的人生,从最初同行,到后面的两条平行线,直到人生尽头。当一方陨落,仅仅揭示曾经爱过,却没有具体的澄清。当事人欣慰,但于第三视角知晓全程的看客来说却充满遗憾,这才是这个故事独有的色彩——以视角落差震撼看客。这个故事也影射了男女主的幸运,两世人生,错过的扶持最终修成正果。
因此,剧情应该把两人的回忆单线放出。穆红锦这边的回忆放在大战之前,英雄救美、游玩、爽约、嫁人、重逢后争执;柳不忘那边的回忆放在布阵抚琴时,被师父拒绝、关禁闭、目睹女王有身孕;最后女王拿到银镯时,再插入一起游玩时的时光。如此才能让观众感受到二人的平行错过。
剧版这段剧情唯一的原创亮点就是那条地道,穆红锦曾经告诉柳不忘地道的存在,柳不忘用生命守住了它。
六、 花游仙&润都(21-27集)
把这两部分放到一起,是因为剧版颠倒了二者的顺序,造成剧情逻辑大崩盘。
原著季阳之后众人回到凉州卫,接沈医女的剧情,然后何晏受封,才是润都剧情。润都之后回到凉州卫收拾行囊回京,回京路上途径金陵遇到花游仙。
最初我不明白剧版为什么要这么改。因为即便删掉了沈医女这个角色,只要写季阳大战后众人返回凉州,庆祝之际收到何晏受封的圣旨,原著内容就又能衔接下去了。
后来,润都大战后,楚昭和禾如非都能轻松猜到何晏身份,我才明白为什么要把花游仙提前,就是为了让男主比配角更早知道女主身份嘛。然后编剧还嫌剧情没有波澜,非要强加男女主误会梗。
详细说一下为什么逻辑崩盘?
男女主误会,根本就不成立。女主身为飞鸿将军,有人顶替了她的身份,还要杀他,男主难道想不到她被做局了吗?学堂上的何晏、屡立战功的何晏、凉州卫不放弃同僚的何晏,这些人品都是统一的,唯独鸣水之战救援来迟,男主怎么就能认为女主在那一刻突然变得人品低劣?尤其是在季阳,女主反复向柴安喜确认他是否见过飞鸿将军,这明显就是有人顶替女主接洽了。但凡是个正常人,都应该觉得女主被陷害了吧。
鸣水之战时男主怨恨女主,是因为当时上头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与女主真情实感相处了这么久,竟然还能闹掰,这是脑子掉了吧!!!
女主掉马后,还能导致几位将军团灭,也是奇葩。女主没有权,但男主有啊,女主竟然不让男主派人去保护她的属下,等团灭了才想起来救润都。
原著剧情是花游仙在润都之后,女主坚持不信飞鸿将军,请求男主救润都,这才引发了男主的怀疑,觉得女主与抚越军有关,然后花游仙曝出女儿身,男主瞬间推测出其中原委,派人去调查并保护女主旧部。看到了吗?!原著在花游仙之后,男主立即派人去保护女主属下了,抄作业都不看答案吗?!
此外,原著润都之战本身还突出了男主对女主的信任。因为凉州太远,男主无法救援,所以男主传信向燕贺求助。因为当时女主无法说破自己的身份,所以大家觉得她无厘头。男主也未必认同她的观点,但因为相信女主的为人,还是找燕贺求助了。后来女主也向燕贺求助,燕贺到后才告知女主他能来得这么及时是因为男主先发的消息。很可惜,这段精彩内容看不到了。
剧版花游仙的剧情也不好看,不仅强行给花游仙和杨铭之拉CP,还刻意让花游仙向男主提醒当年那个戴面具的是小姑娘。原著就是轻飘飘的一句话“小少爷,您身边的这个姑娘,就是当年那个小姑娘吗?”,一时惊起千波浪。编剧,你是真没鉴赏能力。
七、女主身份之大家猜(27-28集)
剧版这段是纯原创内容。原著是在男女主回京被赐婚,男主在找到了人证后,男主才设计让女主露出剑招。
楚昭能猜到女主身份吗?在他的视角上其实不能。
飞鸿将军作为封云将军的同事,装了那么多年爬上高位,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候给肖家致命一击,这不可能吗?
飞鸿将军本来当得好好的,但家族势力要挟他残害同僚,他因为与家族同气连枝,不得不同流合污,这不可能吗?
经历了鸣水之战,飞鸿将军心灰意冷,就此破罐子破摔,与之前判若两人,这不可能吗?肖珏的好兄弟杨铭之还临阵倒戈呢,飞鸿作为同事,突然撕破脸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飞鸿将军想借华原之战灭口属下,这只能得出飞鸿身边藏了什么秘密,但怎么就能直接得出飞鸿将军换人了?而且不仅楚昭能猜出来,他的侍女应香也张口就来,这是人人都会算命啊。
肖珏比楚昭多的信息有两点——学堂和花游仙。学生时代的禾如非是十分正直、善良的人,正直到身为倒数第二的差学生却跟老师硬刚伦理,这是一种极致的正直,杨铭之就做不到。所以肖珏接受了杨铭之倒戈的结果,却始终不相信飞鸿也会这样做。
仅凭女主身手好,实战经验丰富,也不可能得出女主就是飞鸿将军,肖珏燕贺戴上面具一样能达到带兵袭营的效果。大千世界,能人多多,没有证据证明女主身经百战,她也可能就是谁家养的高端幕僚。而且季阳大战是男主坐镇的,完全可以理解成女主是男主麾下最强精锐,指哪打哪,所以楚昭单凭季阳之战就能猜出女主是个将军,简直无稽之谈。因此,花游仙证实当年的禾如非是女儿身,至关重要。
楚昭能够轻易在军营里看到女主发泄情绪就更奇怪了。女主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身份吗?发泄情绪难道不先找个秘密地方秘密时间吗?女主都已经掉马了,男主还不知道手下团灭女主会悲伤吗?男主竟然都不帮女主封锁消息。所以为了给楚昭加戏,直接拉崩男女主人设。
禾如非能不能猜到女主身份?这个能。禾如非犹如惊弓之鸟,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他看到身材矮小又身手好的人,第一反应就是禾晏死而复生。
徐相的改动也很蠢。女主身份曝光,封云飞鸿两人一对鸣水的信息,不就能知道事情真相了吗?女主石锤回京告御状,禾如非必倒,徐相必被牵连。因此,这根本就不是让禾如非自行料理的问题了,分明该倾尽全力诛杀男女主。结果剧里男女主还能杀了一波死士后,大摇大摆回京。(原著没人知道女主回京的图谋,所以男女主进京顺利。)
【未完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