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做自己的光》連載劇評第6篇,好巧不巧,電視台媒體轉型,何歡、白楊、趙媛媛三個同事不約而同面臨轉型危機,她們如何迎戰?

《做自己的光》裡,三位陰差陽錯成為好姐妹的電視台同事,先後遭遇媒體人轉型危機。
何歡,讀書節目主持,收視率墊底節目被撤,她最先遭遇困境。
她如何重新出發?
趙媛媛,廣告中心主持,招商越來越難,她最有危機感。
她怎樣迎接新媒體人的競争?
白楊,新聞制片人,她一心為新聞理想獻身,卻遭遇新時代的網暴。
她如何迎戰變化了的新聞界?
有網友評論,《做自己的光》很難得,認真解讀一個新聞從業者的好劇。
沒錯,這部劇講述新聞從業者的困境,也有她們的轉型和突圍。

三人中,何歡恐怕是跌落谷底最慘的那個。
趙媛媛說,十年你有光鮮的工作,有條件優越的老公支持。我羨慕你。
白楊說,你從新聞中心離開結婚生子,放棄了新聞理想,這是錯誤的。
何歡曾是新聞中心的優秀主持人,後來做讀書節目。
第一個十年,何歡最順利。
這也意味着,她最缺少危機感。
新媒體沖擊,傳統電視台轉型壓力越來越大。
何歡還沉浸在品質第一,收視率不重要的思維。
直到她的節目第一個被砍掉。
她才慌了神。
時代的一粒灰就是每個人身上的一座山。
沒了節目,老公欠債不知去向,收入驟降,她的美好生活忽然幻滅。
怎麼提高收入,重建信心?
她不服輸回到新聞中心,發現自己跟不上直播節奏。
從頭來過,最基層的接線員做起。
不破不立,何歡的轉型看着很慘,卻從内心接受現實。
丢掉光環,扔掉身份。做一個最初的新聞人。
何歡,發揮敏銳直覺,優秀的專業素養。
她抓住一個假冒名人詐騙的重頭新聞,立即上了各大網站熱搜。
她和歡喜冤家白楊打配合,調查房産公司,也成焦點。
眼看走出當下困境,何歡又做了一個重要選擇。
停薪留職,創辦讀書自媒體。親身感受自媒體影響力。
趙媛媛找來投資人,蔣俊豪教她新媒體思維。
她很快如魚得水 ,有新聞和讀書積累,有投資還擅長學習。
眼看自媒體有起色,可養團隊還是不容易。
流量沖擊,她也曾想介紹更大回報的書籍,最後還是選擇推薦更有價值的書。
創業經營壓力下,她想去采訪自帶流量的文化名人,陰差陽錯沒采訪到。
還受到網友的攻擊,說她欺騙大衆。
何歡正郁悶,峰回路轉,她的團隊在路上救人被人拍視頻上了熱搜。
新媒體不僅有壓力,也會宣揚正能量。
何歡跌宕起伏的媒體人轉型之路,漸漸順暢起來,投資人準備追加投資。
此時的何歡,又做了一個決定,帶着獲獎的新媒體号,重新回到電視台做融媒體文化節目。
何歡的媒體人轉型,主打一個不破不立。
就像她手捧着向陽花,從公交車上下來,丢掉過去光環,才能重新出發。

廣告中心的趙媛媛,是個小鎮女孩。
她也許沒有何歡接踵而來的壓力,但職場重負一點都不少。
當二本畢業的她,多年努力,終于一步步成為廣告中心優秀員工。
她卻笑不出來,因為廣告中心來了強有力的競争對手。
新主持喬喬,有個新媒體大号,有廣告資源,還在電視台有人脈關系。
趙媛媛最真切感受到新媒體的沖擊,來自這個新同事。
當趙媛媛按照原來的風格,沉穩大氣主持節目,新來的喬喬非要走搞笑風格,帶着大家參觀場地。
新員工,同事不滿意,業務不熟練,可領導還是讓趙媛媛多配合。
原因隻有一個,對方有大量廣告資源,還有背景。
趙媛媛拼了,不就是一千萬廣告麼。她也可以做到。
她要用廣告,奪回自己的位置。
做業務,趙媛媛不拘小節,會耍小手段,找到業務機會。
油鹽不進的客戶,她想盡辦法尋找突破點,最難搞的客戶,她也能找到對方弱點。
還有想收買她的,她虛與委蛇周旋,卻又守住底線,絕不出賣自己。
要守住位置,她還要鬥過新人。
新人有資源,但不熟悉電視台流程,缺少過往大型節目經驗。
她制造新人出錯機會,在大型晚會上表現優異。
趙媛媛和風花雪月的何歡相比,似乎更接地氣。
她在這個城市沒有太多資源和支持,全靠自己打拼。
底層一步步上來的人,為生存和發展,會顯得不擇手段。
趙媛媛想和富二代結婚,為業務拼盡全力。
在一些人看來,有點急功近利。
但何歡看出,她有自己的底線,對朋友也很仗義。
趙媛媛的媒體人轉型路,告訴我們,當面臨職場生存危機,堅守底線,用些技巧和策略,也是勇敢和智慧。

白楊是三人中最有新聞理想的,她會為何歡結婚離開新聞中心,指責她放棄理想。
她也會為趙媛媛提出廣告放在新聞裡,一百個看不起,堅守新聞内容至上。
這樣一個把新聞看的無比重要的人,居然遭遇網暴。
起因是,有一條新聞,女孩突然自盡,女孩母親稱加班壓力過大崩潰。
采訪中,女孩母親聲淚俱下,白楊義憤填膺,為職場加班文化不滿。堅持要為女孩伸張正義。
加班女孩的新聞發布傳播全網。
得到表揚的白楊來不及高興,公司老闆挾持女孩媽媽,說她造謠。原來實情是女孩媽媽給女孩過大壓力,讓女孩輕生,并非老闆壓榨員工。
得知實情的網友蜂擁網暴白楊,說她不辨真象,吃人血饅頭。
隻有同事知道白楊是為了自己心中的正義。
面對新媒體沖擊,網友網暴,白楊道歉後引咎辭職,轉身到新媒體學習。
可是,白楊還是那個滿心新聞理想的白楊,在同事的鼓勵下,她出現在火災現場,不顧生命調查現場。
她跟随新媒體同事體會媒體的新生态環境。
當電視台正式轉型融媒體,她和何歡一起回到電視台,用新媒體的思維實現融媒體轉型。
白楊告訴我們的是,當自己出現錯誤,遭遇新媒體危機,隻要能承擔,敢于學習,依然可以做一個新時代的媒體人。

三個媒體人的轉型之路給我們啟發。
一個創辦經營新媒體,走出去不破不立。
一個堅守底線,原地突圍成長。
一個正視不足,勇敢擔當和學習改變。
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傳統媒體舉步維艱,必須改變。
當一個人不局限于過去的個人的思維,敢于打破光環,勇敢嘗試面對,一切都會不同。
如果我們可以有媛媛的危機感,何歡的從頭出發,白楊的勇敢承擔,我們也可以轉型成功。
您說呢?
想看《做自己的光》女性力量系列劇評,請點評欣賞。
本文原創,圖片為網絡精選。
@怡話書影,書影有用,探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