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評論→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361392/

(第二期評論→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372693/

本期還是挺讓我滿足的,最大一個原因當然是開屏暴擊啦——公主陳慧娴的語音留言與手寫信,還有歐丁玉也難得再出來接受采訪(張學友與陳慧娴的金牌制作人,同時是陳慧娴的前男友、人生摯友)。

可見《聲生不息》在大環境的限制下,确實已經充分展現了對廣東歌的誠意。相比起之前的不滿,現在我的好感是逐漸在積累當中。

——————————

1. 李克勤《傻女》【個人簡評】

這不是李克勤第一次唱《傻女》。早在2002年的演唱會上,他就已經留下了數十年來最優秀的男聲翻唱版本。可惜的是,那次隻唱了一段主歌與兩段副歌,不完整,聽不夠。

二十年後,再唱《傻女》,李克勤這次的功力有增無減,在vocal上明顯更注重細節與尾音的處理,第二段加強了胸聲,整體發聲與音色都非常統一,情感與叙事感更強了,最後的中高音長音(空耳測估計是F#4-G4吧)也将情感進一步至徹底抒發。

但是這改編的編曲稍微拉了一些後腿。弦樂演奏廳般的配置,乍一聽戲劇感很強,仗勢很大,但逐漸覺得有些“四不像”。估計是因為原曲實在是太深入人心了,所以這版本的編曲我在主觀上感受不到太強烈的情緒表達。

《傻女》這首歌難度非常高,可不是一般歌手能夠駕馭的(要知道,就連同為“氣息大神”的張敬軒在沒有100%準備時,也難以拿下這首歌)。别看陳慧娴與李克勤兩位唱得遊刃有餘,實際上從“将肌膚津貼你,将身軀交予你”這一句開始,節拍與咬字都馬上進入了高難度區域,而副歌換氣空間小,一連串密集的長句更是折磨,在這種情況下要求清晰的咬字、穩定的音準與統一的音色,沒有足夠強大的氣息是不可能完成的。

之前我說克勤作為香港樂壇繼林子祥之後首屈一指的“氣息大神”,應該選一些對氣息有考驗的歌。這次《傻女》就完成得非常好,零瑕疵。如此穩定,氣息源源不絕,而聲壓也沒有被樂團蓋過,充分體現了個人極出色的優勢。

期待之後克勤能選更适合自己的歌曲,例如《一個也不能少》《嘭門》這種,隻要肯唱,誰不被折服?

這一場live,個人給9分。

【live推薦】

終于聊到了“粵語第一女聲”——陳慧娴。

1989年,當時無論是從唱片銷量,還是聲線狀态,甚至顔值,都正值陳慧娴最巅峰的時期。縱觀歌唱生涯,其中最能代表陳慧娴實力與地位的,毫無疑問就是在香港紅館舉辦了六場的“幾時再見”演唱會。

當時,陳慧娴24歲。這是她的第一次演唱會,卻也是告别演唱會。

這是一場在港樂史上絕對無法磨滅的經典演唱會,同時也是我個人心目中香港十大演唱會之一。

這時陳慧娴的音色,在地球上,是一塊晶瑩璀璨的鑽石,極其清亮、純淨、通透,穿透力無敵,放全世界遇着誰都不虛。

于我來說,真正能夠做到“隻要一開嗓,頓時就令人沉醉”的歌手,首先想到的就是兩個,男為張學友,女為陳慧娴。這種“老天爺追着喂飯”般極其可怕的天賦,是無論如何壓抑,都根本無法掩蓋的。

除了極靓的聲線外,陳慧娴還擁有無解的音準、氣息、樂感、咬字、情感抒發、全音域統一的音質,在唱功技巧與唱商上全是最頂尖的配置。大家可能比較熟悉陳慧娴的抒情慢歌,但其實快嘴如《地球大追蹤》《不羁戀人》,舞曲如《反叛》《夜半驚魂》,這些高難度的快歌,陳慧娴同樣也完美拿捏,且充分彰顯了專屬于她的風格。整場演唱會下來,無任何能挑剔的細節瑕疵。

“幾時再見”演唱會上幾乎所有的曲目,都是陳慧娴生涯的最好版本。

不僅從演唱上拿下滿分,在服飾上也是相當前衛講究,每一套服裝都無與倫比,非常精美。

按現在的話來說,當時的陳慧娴是真真正正的“六邊形戰士”,極具統治力,強到極緻,強到離譜!一切贊美的詞語在這樣的歌手面前都黯然失色——不,不需刻意花太多筆墨去形容,萬千感歎,彙成兩個詞語“完美”“無敵”便足矣了……

後來,陳慧娴在美國讀書期間,有繼續出歌,且還拿了不少獎,回來以後的資源與演唱會的水準依然保持了一段時間,直到1997年才開始明顯的下滑。但由于“幾時再見”的水準完全是天神下凡,且意義非凡,因此大家公認“幾時再見”是陳慧娴的演唱會生涯代表作。

(非常可惜的是,“幾時再見”演唱會有将近一半的曲目沒有被收錄,這絕對是華語樂壇史上的一次遺憾。)

聊回《傻女》——

這首歌好聽的原唱live版本數不勝數,其中史上最無敵的,毫無疑問當屬“幾時再見”演唱會版本。在這裡,也照樣給大家分享這版本的官方視頻。

陳慧娴 傻女 (89live)全網最強 唯一欣賞版 AI 4K 照片級

順便提及《千千阙歌》吧,畢竟本期的大合唱正是這首——毫無懸念。

與《海闊天空》同作為“最知名的廣東歌”,《千千阙歌》在當時對準備出國的陳慧娴而言,是最具紀念意義的一首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年的張國榮“告别樂壇”演唱會上,他也翻唱了這首歌,成為了後來最著名的男聲版本。

(話說“千夕之争”還蠻有宿命感的,兩首作品對兩位歌手而言,都是人生中不可抹去的一筆)。

當時在“幾時再見”演唱會上,陳慧娴梨花帶雨,淚如泉湧唱完這首歌,舞台上所有人逐一親吻她的臉蛋,以作吻别,令演唱會的氛圍達到了極點。那一刻,她就是被所有人寵愛的公主。特意為了不讓演唱會在傷感的情緒下落幕,《千千阙歌》并沒有作為ending,在這之後,還有一首《人生何處不相逢》作為過渡,再以比較歡欣的《幾時再見》結束,讓大家都能懷着好心情别離。

陳慧娴-《千千阙歌》1989告别演唱會[K2HD版]_哔哩哔哩_bil

2. 安崎《自作多情》【個人簡評】

我覺得挺不錯的,阿fa在之後的點評也指出了這改編最好的一處。原版是玉女清純,安崎版是熱烈性感,改編并沒有失去原曲的意味,保留了精華,還作了現代化的處理。這位新生代的舞台表現力也不像一位新人,值得期待。

7.5分。

(當然,主要是人長得漂亮,身材好~!)

3. 李健《月半彎》【個人簡評】

其實沒啥好說的,這首歌很适合李健老師。作為“國服第一弱混”,他終于在《聲生不息》的舞台上展現了一貫超水準的拿手混聲技術,令《月半彎》有一種情絲綿延萬裡的細膩感,既保證了原曲的意境,又有專屬于自己的味道。

雖然知道《月半彎》有雙語版,但這麼多年來,我一直聽的都隻是粵語版。我覺得,能将友神的歌改編出自己的風格,又能令粉絲滿意,甚至有循環的欲望,這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李健老師顯然做到了。

9分。

【live推薦】

來磕狗糧吧——電影《癡心的我》是友神與妻子羅美薇的定情之作,而《月半彎》正是這部電影的插曲,其MV也是由二人合拍。後來,友神還唱了很多首歌獻給妻子,而《月半彎》始終都是初心。

熟悉友神的都知道,聽他唱歌,有live的必聽live,因為錄音室版永遠是“最差”的版本。《月半彎》也不例外,當時1986年,才剛出道沒幾年的張學友水平還比較嫩,所以CD版不耐聽。

在演唱會上,友神唱過很多次《月半彎》,每一個版本都有不同的味道。其中,友神巅峰時期的1999“友個人”演唱會版本是最浪漫,慵懶,溫柔,甜而不膩,前奏小提琴屬于畫龍點睛。

【張學友超好聽live】之99月半彎_哔哩哔哩_bilibili

4. 劉惜君《讓一切随風》【個人簡評】

其實劉惜君真的很有能力,正如我在第一期說的,她的技術、審美與唱商都挺高。但是《做一晚泥工》(x)——《讓一切随風》(√)真的已經被B哥唱絕了。可以說,這首歌就是專門為B哥的嗓音打造的,無論是音域、意境,都在B哥最拿手的範圍内。

劉惜君的版本感覺更偏向于陳慧娴在2014年的翻唱版,意境表達是遵循原版,但情緒相較原版還是有較明顯的不足。

還是那句話,不是劉惜君唱得不好,實際上劉惜君唱得很好,隻可惜原唱太好了……

7.5分。

【live推薦】

2003年“黃霑獅子山下”演唱會(黃霑生命中最後的一場演唱會)版本的《讓一切随風》,是最完美的版本。這時期的鐘鎮濤,嗓音并非巅峰,卻最适合唱這首歌,最後的升key怒吼,厚實震撼,機能爆炸。

其實作為溫拿主唱,他的音色與音域都非常突出,是早期的5組大神,綜合實力不輸阿倫。可惜,名氣與實力不相襯,除了鐘鎮濤外,我還想到另兩位——“氣功大師”呂方與“低音炮”黃凱芹。以後有空再來聊一聊吧……

(各大音樂軟件上都有這個版本的音源,但某些軟件隻搜歌名無法找到,需要搜“黃霑獅子山下演唱會”的專輯中才有,在此特别提醒一下。)

鐘鎮濤《讓一切随風》演唱會現場版_騰訊視頻

5. 毛不易《星語心願》【個人簡評】

這首歌脍炙人口,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易唱。《星語心願》能非常有效掩蓋毛不易在vocal上的缺陷,但具體實在沒啥值得說的。過度運用的氣聲,弱得不能更弱,沉得不能更沉,毫無技術與層次起伏可言,聽感就像為賦新詞強說愁,水平與現在抖音快手短視頻那些網紅無異。我在第一期對他的評價,能繼續沿用到這一場的表演上。老實說,憑毛不易的vocal水平,真的不适合這個舞台。

5分。

6. 周筆暢《1984》【個人簡評】

周筆暢的選曲這次比較“特别”,因為在名曲彙聚的一期節目中,她選了一首大家可能連原唱是誰都不認識的歌。

Swing在内地知名度有限,即使在廣東地區,大家認識著名作曲人“鋼鐵俠”郭偉亮Eric Kwok,也不一定認識他的組合Swing。大家可以去搜一搜他們在2012年Wyman作品展上演唱的《那邊見》,從而了解一下。

說回周筆暢的《1984》,效果真的蠻意外的,既複古又現代,聲音氣質與曲子非常搭配,能切實給到我一種在懷念過去少年事的感覺。

8分。

7. 林子祥《學生哥》【個人簡評】

許冠傑的《學生哥》,在廣東地區是流傳最廣的粵語歌之一,老少鹹宜,上至70歲,下至7歲,基本都會唱。而大魔王也并不是第一次翻唱,早在1992年,他就已經翻唱過。我印象中,後來在2019年的“LaMusical”演唱會上,他又唱了這首歌。看得出來,他真的很熱愛《學生哥》……這次《聲生不息》的舞台,他也是繼續沿用首次翻唱的風格。與原版不同,大魔王有一種“狼爸”“惡父”的感覺。中規中矩,詳細的沒什麼可多說了,反正就是大魔王的基本操作而已。

8分。

8. 李玟《天若有情》【個人簡評】

這首歌雙語版都被翻唱過無數遍,要想推陳出新太難了。李玟姐姐本身唱得非常棒,不過轉音多了點,技巧稍微搶了風光,導緻沒有袁鳳瑛原版那種純粹的叙事意境,而且編曲改了,說實話還是經典的前奏比較有感覺……

話說李玟姐姐這種台上台下的抓馬,不會給人感覺油膩做作,倒很自然舒服,很讨喜~~~

(中間吟唱和最後海豚音,我腦海裡竟突然跳出了吳強大神的那句話:“我已經赢她太多了”hhh)

8分。

結語——

我喜歡的歌多是三四十年前,喜歡的電影多是三四十年前,喜歡的書也多是三四十年前。有人說我不像90後,總沉迷于出生之前的年代……但我覺得這是件好事。懷舊不代表老土,經典不代表過時。相反,經曆時間考驗,過濾後沉澱下來的文化作品總是優秀而純粹的。及,我似乎在很多觀念上都很傳統,因了解過去越多,就越來越無感于現在的快餐文化。我不希望自己未來傳承給後人的,是一堆精神污染。

《聲生不息》的開播暴露了很多人對廣東歌的偏見與無知。有人建議節目不要再選老歌了,說這樣隻會加深大家對港樂過時的刻闆印象……說實話,看到這些自以為是的言論,我的反應不是憤怒,倒是想笑,然後懷疑:說出這些話的人,該不會是聽着《大風吹》《學貓叫》之類長大的聽衆吧?

還有網上廣為流傳的說法“中島美雪養活了半個華語樂壇”——我不否認以“世界級大神”中島美雪為首的一衆日本音樂人确實對當時的華語樂壇作出了極大的貢獻,但很多人在并不了解廣東歌的情況下,僅僅以這麼一句話便概括了當時的情況,忽略了一衆國内音樂人的貢獻,這實在是不對的。

就如本文開頭提到的那句話,看到《聲生不息》邀請了那麼多當時的幕後音樂人過來接受采訪,我對這節目的好感是在逐漸積累的,因為它的确是有努力去了解,也有盡力去推廣科普。當然,它本身是有很多的不足,我也願意去相信這些“不足”是在不得不妥協的情況下造成的。我相信這個節目對廣東歌是有誠意的,因此期待後續……

話說,目前《聲生不息》兩期大合唱是《海闊天空》《千千阙歌》。根據目前的選曲風格(積極的、知名的、經典的、節奏強的、能合唱的、原唱不在現場的),盲猜下一次必定是我提到的這些裡面的一首:①《朋友》②《講不出再見》③《Monica》④《世間始終你好》⑤《深愛着你》⑥《滄海一聲笑》⑦《每天愛你多一些》——千禧年之後的歌曲估計是不會入選的。哈哈哈,到時看看我有沒有猜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