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評論鍊接→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361392/)
開門見山,先說一下第二期給我的整體印象:比第一期驚豔,出乎我的意料!
不過在具體評價第二期之前,我想先稍微碎碎念“宣洩”一下。
我記得在節目正式開播之前,網絡上傳過一份歌單,流得還蠻廣的,内容寫着說第二期會有《葡萄成熟時》《心之科學》《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情意結》《飄雪》等等……我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份歌單吧!
當時看到這選曲,我整個人立刻原地發瘋了。要知道,《葡萄成熟時》一直是我的“人生之歌”,而《心之科學》《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更是近年我特别鐘愛的療傷神曲,娴公主的經典更不必說。可以說,這份歌單精準狙擊了我的興趣點。
結果,前幾天官方公開海報後,我才知道自己徹底被騙了。
真實的情況是,第二期(上半場)隻有6首歌——《勇》《情人》《來生緣/一起走過的日子》《單車》《我要你的愛》《花火》。
說實話,我最初是不看好這份歌單的,因為這6首選曲中,其中超過一半都是早就被唱絕,同時也被不少翻唱唱“爛”的歌,但節目實際呈現的效果,卻超出了我的預期,比第一期更好。
同樣,沿着第一期評價的方式,簡單地說一下歌手的演繹,以及适當地抛磚引玉,分享部分原唱的經典live。
————————————
1. 楊千嬅/炎明熹《勇》【個人評價】
這又是一首帶着極強烈個人風格,專屬于歌手本人的歌。雖然說阿fa已經唱這首歌無數遍了,但每當她一開口,還是會讓我無比感動。
面對着刀山火海,也在所不辭的堅決;
面對着萬馬千軍,也不退半步的果敢;
面對着未知未來,也頑強面對的毅然。
同時,阿fa的聲音裡又夾雜着畏懼、孤單與哀傷。
畏懼于愛人的回絕,孤單于無人陪伴的身旁,哀傷于明明知道前方是死胡同一條,卻仍然自欺欺人,自我打氣,去面對千軍萬馬,隻換來自我感動……
這一場演繹中,阿fa一如既往正常發揮,而炎明熹也延續了上一場的水平,唱得非常好。
但是很可惜,炎明熹面對着《勇》,展現出來的也隻是“唱得好”,而非“演繹得好”。
相信大家都聽得出來,阿fa是明顯在提攜後輩,讓炎明熹負責了很多部分,整首歌的舞台表現與意境表達,也更傾向于“一個前輩在帶領着後輩前進,最終後輩終于能帶着前輩的一腔勇氣,獨自踏上前路”。
而炎明熹的處理,也正如上一場劉惜君那般,體現了自己優秀的技術,卻無法帶出“勇”的感覺。兩人同台,有非常明顯的對比,在于對個别字句重音、力量感的處理,她還是沿用回擅長的技術,但實際其聲音特質與處理都唱不出這首歌中的“大無畏”與“我也不是大無畏”。
這一場live我個人給予7分。
【live推薦】
《勇》的經典現場版,最著名的莫過于2012年“黃偉文作品展”上,楊千嬅挺着大肚子,微笑着唱出了最溫柔的《勇》。這一版的《勇》,就像一位過去為愛大無畏的母親,在輕輕地安撫現在同樣為愛大無畏的孩子,非常暖心。
人生處境不同,《勇》的演繹也各不相同。2002年“萬紫千紅演唱會”,這是楊千嬅生涯中最勇最經典(哭得最慘)的一場演唱會,此時她正逢與鄭中基分手,在演唱會上頻頻真情流露。看着唱《假如讓我說下去》《姊妹》泣不成聲,卻仍然握緊小拳頭,咬緊牙關堅持完成的楊千嬅,便知道《勇》代表的就是楊千嬅,《勇》專屬于楊千嬅;便終于明白了那一句——
“渴望愛的人,全部愛得很英勇。”
勇—楊千嬅 2002萬紫千紅演唱會 1080P_哔哩哔哩_bilibi
【延伸推薦】
在《勇》的基礎上,延伸一下吧。
《勇》是電影《新紮師妹》的插曲。同為《新紮師妹》系列的曲子,《咬唇》是一首比《勇》更加“勇”的金曲。
它的知名度在内地不算高,但我相信所有人都聽過這一句話:
“餘生請你指教。”
這是近些年被情侶夫妻們頻繁使用的一句情話,但大家又是否知道它出自哪裡呢?
正确的答案是《咬唇》。
如果說《勇》是一陣為單戀而勇敢的雷雨,那麼《咬唇》就是一場為婚姻而披甲的戰争。它比《勇》更加壯烈,如英勇大義般,凜然正氣。即使看過了多少曾經許下山盟海誓的夫妻,到頭來隻落得一場空,她仍然願意為身邊的這一位伴侶,為一場難料未來的婚姻,堅決地賭下了餘生……
《咬唇》是一首非常打動我的歌,歌詞更加感人。多的就不再說了,大家若有興趣,可自行體會。
【楊千嬅】咬唇@20140330伍樂城作品展_哔哩哔哩_bilibil
再、再稍微延伸推薦一下。
提到《勇》,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容祖兒的《怯》。
實際上,容祖兒并非全是唱苦情歌,她也有一首如《勇》般堅決大無畏的“滄海遺珠”,名為《最後的茱麗葉》,同是出自于黃偉文之手。歌詞的含義與意境可謂《勇》的“姊妹篇”。
但是這首歌真的非常冷門,即使是容祖兒粉絲也很多都沒有聽過,在此我順帶分享她在2019年“Pretty Crazy”演唱會的神級演繹,希望大家也能喜歡屬于容祖兒的“勇”。
〖4K·LIVE〗容祖兒《最後的茱麗葉》最燃版本!現場超震撼!!_哔哩
2. 林曉峰/魔動閃霸/馬賽克樂隊《情人》【個人評價】
這首歌有非常多的翻唱版本,每一個版本我都能說一些感受吧。但面對這一個版本,我隻有一句話:
“不如讓林曉峰自己唱吧……”
2分。
3. 劉惜君/單依純《來生緣/一起走過的日子》【個人評價】
這兩個人我覺得可以磕(?)
她倆無論從外形、氣質,還是聲音特質來看,我都覺得非常搭。改編華仔的經典歌,我是蠻期待的,而實際的舞台效果也超出了我的高期待,比她們在上一輪各自的演繹都要好不少。這一次,是真的為這首歌賦予了全新的生命,帶出了意境,讓人切實感受到那種“相忘于江湖,頃刻恍若隔世,卻仍然無法舍離”的淡淡哀痛。
但是也有一個比較緻命的問題,就是副歌部分的拍子律動改編有些奇怪,改得很“平”,幾個“痛”之間缺乏遞進,這一部分情感的張力打了折扣。這是整首歌唯一拖後腿的地方。
8分。
4. 林子祥/曾比特《單車/空凳》【個人評價】
完美,毫無疑問本場最優秀,同時也絕對是整個節目最經典之一,催淚現場!
演唱者的真實經曆、個人氣質、聲音風格、歌曲意義與整個舞台效果呈現,完美融于一體。陳奕迅的《單車》是孩子控訴父親不懂得表達愛;夏韶聲的《空凳》是孩子成熟,在失去父親之後,才醒悟自己曾經其實也并沒有對父親表達足夠的愛。
留下遺憾的兩人,通過歌曲,跨越時空相遇,盡情地向彼此袒露心聲,曲終釋懷。
10分!
【live推薦】
值得一提的是,大魔王并不是第一次唱《單車》。
2005年,大魔王就已經在演唱會上與陳奕迅合唱過。不過這個版本我個人不太喜歡。
最經典的要數在2010年“Made In Love”演唱會上,大魔王串燒了一首《追憶/單車/空凳》,以此來懷念他自己的父親。
《追憶》是大魔王的“弱點”,幾乎每一次唱,他都禁不住哽咽淚下……
【林子祥】父愛組曲感人淚下《追憶+單車+空凳》_哔哩哔哩_bilibi
陳奕迅的《單車》幾個版本都非常不錯,我個人當然首推2010年“DUO”演唱會的版本了。這一場演唱會,也是我心目中陳奕迅生涯曆史最強的一場演唱會。我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看過了,不過也同時貼上來,順帶安利一下吧~~~
【4K珍藏】陳奕迅《單車》,經典現場!_哔哩哔哩_bilibili
5. 葉倩文/李玟/周筆暢《我要你的愛》【個人評價】
這首歌太多版本了,而這個版本估計是最不耐聽的一版。
但它是很典型的“競賽曲目”,就像之前《我是歌手》舞台上不少演繹那般,能将舞台感染力放大到極緻,把現場觀衆的氣氛炒熱到頂點,但是這樣的表演,隻适合看。如果讓我放在手機音樂軟件裡循環聽,我估計會吐血……
8分。
6. 李克勤/李健《花火》【個人評價】
這兩位一貫擅長在音樂中賦予人文素養的大神,也是非常搭的一對,本身都已經在各自擅長的聲樂技術方面達到了頂點,而且他們的嵌合非常自然,在共同演繹這一種勵志的歌曲時,氣質不能更絕了。
李健非常自然地展現了聲音的特質與混聲技術,李克勤也揭開了“和音狂魔”的屬性一面,兩人的處理與《花火》本身的氣質非常襯,整體渾然天成。對這兩個人的配合,用一個字來形容就足夠了,就是:穩!
不過如果要循環,我可能還是會選擇梁詠琪的原版。因為原版的簡單編曲,淡淡演繹,帶出了更貼合“花火”的意境。
花火,雖燦爛,卻易逝,渺小一縱,霎眼便了無痕迹。
而李克勤與李健的改編,同樣是犯了上一場楊千嬅在演繹《無條件》時的問題。改得太大氣,反而光芒就暗淡了……
可能這也是一首好的競演歌曲,但不一定是一首會讓人在孤獨的夜裡耐心地、靜靜地循環的歌曲。
7.5分。
【live推薦】
“高妹”梁詠琪在2002年“G for girl”演唱會上唱《花火》的時候,聲音有一些哽咽,那個時候也是她比較艱難的一段日子,這首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她的心聲。
這個版本的《花火》,很動人,而且間奏編曲很好聽。
花火—梁詠琪 2002 Live 1080P_哔哩哔哩_bilibil
其次,2001年“903拉闊音樂會”上,梁詠琪與鄭秀文合唱的版本,是聲線狀态最好的一場,鄭秀文的氣質也非常适合唱這首歌。推薦!
鄭秀文&梁詠琪《花火》Live版(2001年 903拉闊音樂會)_哔哩
結語——
延續了上一期大神級的音樂人,本期能請到劉卓輝與杜自持過來作點評,确實也是蠻令我眼前一亮;而“紙條回憶牆”的設計,更是令我頗有共鳴,想起了青春年少,想起了開心與不開心的過往。能有這麼多人,跨越着空間,一起欣賞粵語歌,初心不變,一起共鳴,這是挺溫暖的一件事。
但同時,我對這個節目的不滿也是一直存在着的。
其他台可以将“兩大偉文”的名字打出來,偏偏湖南台選了這麼多wyman的歌,卻仍舊無視掉詞作者。不僅如此,包括在節目的字幕上改詞,甚至直接不将某句歌詞打出來……我能理解湖南台的保守,但這種保守其實沒有必要,也不近人情。對此種做法,我認為很無賴,也不懂尊重。
(當然了,前幾年《我是歌手》殘忍地迫害着我們中國廣州的歌手張敬軒,而之後事情得到澄清時卻又死不道歉,好像啥事沒發生過一樣,隻留軒自己繼續承受無辜的造謠……從這件事,我就徹底看清了湖南台究竟是将什麼東西看得最重要)
哎不說了。最後來說下我不太滿意的節目賽制問題吧。
我個人認為,《聲生不息》現在做成偏向于《我是歌手》這種形式,有些如過家家一般的雞肋,而且這種賽制其實本質更像歌手們之間的比拼,最終也确實導緻像《無條件》《花火》《我要你的愛》這般以競技為主,凡事講究宏大或熱鬧,卻忽略了歌曲本身意義的效果。
我不認為這種形式是真真正正有利于傳承粵語歌。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為什麼實力歌手們的翻唱始終無法比肩經典原唱的原因之一。
近幾年,我看過最好的音樂綜藝是《時光音樂會》。沒有競技,沒有功利,沒有黑幕,就是一群音樂人坐在一起,純粹地分享純粹的音樂,分享動人的故事。我非常喜歡這個節目的策劃。
我想象,假如《聲生不息》的形式能偏向于《時光音樂會》那樣,對粵語歌的宣傳,絕對更有效果。
不知大家又覺得如何呢?
期待第三期,繼續與大家拙評歌手們的演繹,繼續為大家分享原唱優秀的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