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刀門傳奇》差不多有兩三個朋友和我推薦,沖着趙本山老師,我也是鐵定要追的,畢竟春晚一年不如一年的拉跨,群衆們對于趙本山老師回歸的呼聲一年高過一年,也沒見他再上過春晚的舞台。所以能親自出山來拍戲,其稀有程度及噱頭确實是足夠了。

...

本來帶着緻敬的精神進來,徹底入坑的名場面卻是在菜花婆婆綁架了德柱和小柔來鵲刀門找西門長在要贖金,被西門長在誤會是相親的對象,那句對着已經被擊昏的菜花婆婆(長在誤會成絆倒在門檻上摔暈):“你瞅瞅,你這體格還張羅要孩子?”戲劇沖突和包袱抖的恰到好處啊,那種被人戳着胳肢窩的酣暢淋漓的笑,終于釋放了出來。痛快極了!比最近那些差着火候的隔靴搔癢式爛梗來真的是太解氣了!果然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老趙啊,你可回來了!我可想死你了,我的老baby!

...

雖然被好多人诟病為小品式劇情,可是就算是小品,市場同類型的作品也早已經自趙本山之後絕迹了。這部劇可謂當今題材最為新穎,角度最為草根的武俠劇了。而且不光是趙本山的老配方,還有武打方面的認真,比起飛來飛去的那種魔法攻擊小魔仙武林,《鵲刀門傳奇》裡的武林真的可謂是拳拳到肉了,打的很真實,打的很灑落。我們的武林不再是帶着脂粉氣的仙氣飄飄,而有了陽剛男人味。不是臉,而是一招一式的幹淨利落,動作設計潇灑帥氣。服化道也做的落地,看着就覺得這是活生生的武林,帶着煙火氣帶着人味的武林。

...

但是徒弟們實在是無法接的住趙本山老師的戲,這個問題還挺突出的,看老趙我覺得演戲的分寸和現實的對照把握的剛好,自然而舒服,幾個徒弟很明顯就跟不上了,不論是包袱還是表情的演繹都能看的出演的成分,要不過于浮誇要不過于拘謹,更不上老趙的節奏。幾個出戲的地方很明顯都是他們本身演技的缺憾。也可能是這個原因,後面的劇情中,老趙總是各種理由出走,要不住後山了,要不就是代理掌門,出境的鏡頭實在不多。除了老趙的部分,其他幾個徒弟再沒有給我那種酣暢大笑的感覺。也就宋小寶找人打西門長海結果陰錯陽差之間被自己找來的人給揍了,這段又讓我大笑了幾秒。之後,就流于平淡叙事喽,不過瘾啊,老趙!

趙本山就是有這個能力,所有人都說他俗,可卻沒幾個人能傳承他的俗,也真的成為了江湖傳說了,那個巅峰看的着,卻再沒人能登上去。其實私以為趙本山的精神内核其實和周星馳是很像的。雖然表現形式南轅北轍,但其核心都是小人物的智慧,都是煙火氣裡的柴米油鹽。他們自草根而來,頓悟與鹹魚,升華與藝術。用普通人的腳踏實地的卑微固執的,孤勇的,甚至是自虐式的去撼動虛妄的精英主義。那種仰望,那種渴求,那種深埋黑土卻渴求白雲的信念,一直流淌在每個普通人的内核中。所以他們一面奸懶饞滑如泥鳅一般的油膩于人世間,一面也能出其不意的成為精神的脊骨。這樣一種自下而上的勃發,總是能令人感同身受的動容,也最是打動人心。可是世俗的智慧各有各的悟道,靠學靠教靠模仿,終究隻是隻得其形而難得其魂。非得自己自泥潭中的頓悟靈光才能走出一條道來。所以他們都隻能是傳說。

最後,真的很感謝《鵲刀門傳奇》讓我久違的大笑,感謝趙本山老師還能讓我再次看到他的作品!并衷心希望,這份煙火氣能一直缭繞在文藝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