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完了这部颁奖季大热电影,很多人都在猜测它是否能够延续近几年亚洲导演在奥斯卡上的获奖趋势(2020韩国导演《寄生虫》2021华裔导演《无依之地》),对此,我持保留意见!

整部电影观看下来,剧情有点散,感觉导演想表达的东西有点多,却又没有都讲明白,不免玄虚之感!

电影剧本是由几部小说改编的,所以几部小说的亮点凑在一起就会有一种旁枝末节也很耀眼盖住了主线的感觉。

在我对好电影的理解里,当然书籍也是,电影的主线一定是最重要的,既要让旁线出彩,但又不能模糊主线,这就变成了一件很考验导演功力的事情!

以下涉及剧透,慎入!

这部电影是几位编剧(包括导演和副导演等)结合村上春树短篇集《没有女人们的男人们》中的几篇进行改编的,为了更好的理解电影,我去找了原著来看。看完的感受是,在故事逻辑上,编剧们改编得真的非常棒,看不到拼凑的痕迹,宛如一个故事,看得出来创作人员在这上面费了不少功夫。

在短篇《驾驶我的车》的故事结构上,电影将文中盲点的部分嫁接到车祸事故后主角的身上,借用了《山鲁佐德》中八目鳗的故事以及《木野》中丈夫撞破妻子出轨的情节,特别是八目鳗,在电影中占据了很大的篇幅,作为串联起两个男人(丈夫和情人)关系的重要联结。

说实话,在没看原著之前我对这些——占比很大但又有点不明所以的线索,有点迷茫,看片途中忍不住在思考这些意象所代指的意义。但看完原著后,我发现好像是自己想多了,建议大家不要像我一样想太多,接受这些设定即可,或者看完原著再来看电影。

虽然说在叙事逻辑上,整体剧本改编可谓是天衣无缝,但从主旨上来说,我觉得电影中导演表达的主题已经和书籍中作者不一样了,从我个人来讲我会更喜欢书中想表达的主题。

我举个例子,电影里,是情人主动找丈夫想要了解去世的女人,但小说里,是丈夫主动找情人想要了解妻子,这看似细微的差别却塑造两种不同的角色性格!

小说里,男主是一个对妻子出轨非常在意的人,他想了解妻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在丈夫主动接近情人这个过程中,作者借由情人提出一个观点:即使再亲近的人,我们不可能完全了解,若想窥视他人,需从逼视自己开始,因为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往往也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以观察自己其实也就是在观察别人。

而在电影里,编剧们则改动了这一主动关系,导致在观感上,男主更偏向懦弱矛盾的人物性格。他虽然很在意妻子的出轨,却没有勇气面对妻子临终前的告白,但又在后面的戏剧选角中选了妻子的情人。如果不是情人主动找丈夫推进故事的发展,我不知道丈夫非要用这个演员是为什么(因为他没有任何进一步的行动),如果要强行解释的话,可能是男主怕演出这个戏剧遭受内心的折磨(妻子去世后有一次演出男主崩溃了,而且男主也说契诃夫的戏剧有这样的力量),所以他选择把这个角色给情人,也许是想要用这个方式报复情人吧(电影中有提到情人精神空虚而且最后确实失控入狱,这点和书中最后丈夫发现情人平庸而放弃报复不一样)!

这种处理方式的不同,导致电影的主旨更偏向于男主和女驾驶员与各自过去和解,而小说的主旨更偏向于,探讨男人们在失去女人后关于自我本质的思考——抛开一切社会意义的身份后的“我”到底是什么?!

推荐大家也去看看原著,下面分享一些书里的摘抄,可能大家更能明白我的意思。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知都胜于无知。不管带来多么剧烈的痛苦,都必须知道那个。人只有通过知道才能坚强起来。”

“女人在想什么,我们一清二楚基本上怕是不大可能的。无论对方是怎样的女性。因此,我觉得好像不是你有什么盲点,不是那样的。假如说那是盲点,那么我们的人生全都有大同小异的盲点。”

“哪怕再是理应相互理解的对象、哪怕再是爱的对象,而要完完全全窥看别人的心,那也是做不到的。那样追求下去,只能落得自己痛苦。但是,如果那是自己本身的心,只要努力,那么努力多少就应该能窥看多少。因此,说到底,我们所做的,大概是同自己的心巧妙地、真诚地达成妥协。如果真要窥看他人,那么只能深深地、直直地逼视自己。”

除开上面我讲的作品主题改动外,我觉得电影整体风格上基本还原了村上春树一贯的调性,絮絮叨叨,神经质但又不乏细腻的描述,这些都通过导演的镜头一一流露!电影中的节奏把握也非常好,充满意象的空镜头也都恰到好处,非常美!

除此之外,电影中还有我非常喜欢的亮点,就是贯穿全片的戏剧台词,电影里时不时地穿插男主在车里练习台词的镜头,这种蒙太奇手法给电影增添了非常强烈的冲突效果,戏剧台词与剧情互相呼应,碰撞出意想不到的艺术火花。

契诃夫的《万尼亚舅舅》我没有看过,所以只能上网搜索一些资料!它讲的是万尼亚舅舅苦心经营农庄二十多年为的支持自己的精神偶像——教授妹夫做研究,然而随着教授回到庄园一起生活后万尼亚舅舅发现教授根本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庸才,从而陷入巨大的精神危机。这和精神空虚的失去女人们的男人们的主题十分契合。

我觉得,电影里《万尼亚舅舅》指代的是男人们失去女人后遭遇的精神危机,而小说里《万尼亚舅舅》不仅如此,也许还指代丈夫在和情人接触后发现对方并不是什么不得了的家伙,就像万尼亚舅舅发现教授不过是平凡之辈一般,于是对受伤的自尊心的一种和解吧!

电影里还有对于实验戏剧的探讨,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演员在一个舞台上演出,这种形式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机会在线下开展。但不置可否的是,这种形式表演还原了戏剧的本质,让观众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演员的肢体、语气、场景变化上,很有新意,也是本片的亮点之一。

最后就像电影中女驾驶员所说,也许是我们自己把生活想得太复杂了。生活任凭我们怎么想都没有用,只能自己想办法和解,坚持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