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始發于《中國國家天文》2021年11月)

...

廣闊的大地上,沙漠流淌着蛇形波紋,微風揚起一縷縷黃塵。遠處暗青色的天上,兩輪明月照耀,一大一小,懸浮如巨大而蒼白的幽靈。一位女子身穿長袍,在沙脊上漫步。暮野四合,風鼓動着她的衣擺……

這幅畫面,是最近上映的科幻電影《沙丘》中反複出現的意象。

...
《沙丘》故事插圖 / The official Dune website

電影的故事,在一顆名為“厄拉科斯(Arrakis)”的沙丘星球上展開。上萬年後,人類已成為散布在銀河系中的星際文明,而厄拉科斯便是文明的一處寓身之地。這座遙遠的行星遍地沙漠,幹燥炎熱,卻有獨特的生物繁衍生息,并蘊藏着被人類視為珍寶的礦物“香料”。在科技與傳說之間、土著與軍隊之間、命運與偶然之間,異星史詩的大幕徐徐拉開。

神秘主義、政治陰謀、科技倫理……或許是《沙丘》的主旨。不過,在精緻的視聽語言背後,其實有更多科學邏輯可供解讀。

...
《沙丘》電影海報 / IMDB

在《沙丘》的世界,上萬年後,人類已經在銀河系中找到了許多行星。它們有的霧霭沉沉,有的綠樹如蔭,但毫無疑問,地質構造和大氣成分都适合人類生存。

...
《沙丘》中的一些行星 / Reddit

的确,銀河系中,能夠承載生命的行星或許是恒河沙數。截止這個月初,人類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4843顆行星,它們分屬于3579個不同的行星系統。按照這個探測比例,僅在我們自己的星系裡,繞着自己母星運轉的行星就有數千億之多。

1959年,華裔天文學家黃授書提出了文明生存的“宜居帶(habitable zone)”。離恒星太近的地方,烈焰熊熊,萬物枯涸;離恒星太遠的地方,冰天雪地,萬物凝凍。隻有正好處于離母星不遠又不近區域裡的行星,才能留存液态水,孕育我們已知的生命形式。一切天然适合人類生存的行星,隻能在宜居帶内找到。

...
黃授書與他提出宜居帶的論文

在太陽系的宜居帶中,地球是一顆奪目的藍寶石。她不負衆望,用覆蓋七成表面的液态水,孕育了璀璨的生命奇迹。而與我們乘坐的生命之舟并駕齊驅的,還有赤紅的火星和無數主帶小行星。按照最寬松的估計,它們的軌道可能也囊括在太陽系宜居帶中。人類的探測器紛飛穿梭,試圖在它們身上嗅到生命的氣息。

在迸濺到地球上的火星隕石裡,人們甚至看到了形如細菌的化石結構。倘若有朝一日,我們真能在宇宙後院偶遇素未謀面的外星鄰居,那将是人類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要時刻。

...
火星隕石中類似微生物的結構 / ESA

當然,要想像電影中那樣,移居外星輕松如搬隔壁小區,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影片中人類家族剛遷至沙丘星球,無需面罩便可自如呼吸,無需訓練便可自在行走。這意味着星球上的氣壓、氧氣濃度、重力等參數,都和地球相近。

根據2013年的研究,縱觀銀河系中的群星,每五顆類似太陽的恒星中,就有一顆擁有處在宜居帶、且和地球大小相仿(1-2倍)的行星。樂觀估計起來,銀河系中可能有超過一百億顆人類的“備用家園”。要在其中找到一顆“厄拉科斯”,似乎并非難事。

...
《沙丘》裡的沙漠

在電影的外太空鏡頭裡,行星弧形的大地散發着金黃的色澤。當我們注視一顆固體星球,第一眼感受的是它反射陽光的能力——反照率(albedo)。

...
沙丘星球地圖 / Twitter

倘若一顆行星表面光滑如鏡,把照射的陽光悉數反射回太空,反照率就等于百分之百;倘若表面黑糙似炭,幾乎吸收了所有陽光,反照率就是零。在地球上,森林和海洋的反照率都低于百分之十,而沙漠是百分之四十。

照此來說,電影中厄拉科斯遍地黃沙,應當璀璨奪目:照在它身上的光線,近四成都被表面晶瑩的矽化物反射回外太空。相比之下,我們夜裡驚歎的明亮滿月,才僅僅反射了一成而已。

...
紀錄片《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海報 / IMDB

1970年代中期,著名導演佐杜洛夫斯基嘗試拍攝《沙丘》。雖然影片最終流産,成為了影史“失落的傳奇”,講述這一過程的紀錄片《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卻流傳于世。在片中,他展示了自己細節豐富的手繪分鏡集:

“我想用一個長鏡頭開始《沙丘》的拍攝,比奧遜·威爾斯《曆劫佳人》開頭的長鏡頭還要好。我希望能從最長的距離開始。整個鏡頭穿越宇宙……你會覺得你在穿越銀河系,在穿越銀河系的時候,看到一群海盜,正在搶劫一艘運輸香料的船,然後……戰鬥。鏡頭向前,向前,向前……這樣一個長鏡頭。”

...
分鏡手稿 / 劇照

這個絕美的長鏡頭紮進銀盤、懸臂、氣體雲、行星系,掠過四散的飛船和煙火般的爆炸,穿過小行星帶和漂浮的太空城市,最終俯瞰沙丘星球,并聚焦于開采香料的城市上。

如果導演請一位天文學家來做顧問,或許會再加一幕:從行星系外圍看去,沙丘星球如一顆金黃的寶石,在漆黑的太空中熠熠閃耀。

...
從土星附近回望,中間璀璨的星星是地球 / NASA

既然有缤紛多彩的生态系統,厄拉科斯當然屬于宜居帶。按電影所述,它地表氣溫在三十到六十攝氏度之間,足以讓液态水穩定存在。這或許該歸功于星球表面猛烈的沙塵暴:黑暗的高空沙霧阻擋入射的陽光,像海綿一樣吸收輻射,并且抑制地面能量反饋,凝結蒸騰的水蒸氣。

地球上,飛塵降溫的“太陽傘效應”也很明顯。根據聯合國評估,1991年東南亞火山爆發,煙塵飄浮,導緻全球的氣溫都平均下降了半度。

...
阿拉伯沙漠的沙塵暴 / Sputnik News

氣勢磅礴的沙塵暴,其實也源自天文過程:行星自轉。地表的物體按慣性沿直線運動,大地卻在不斷旋轉,緩慢地改變方向,導緻物體的軌迹相對于大地稍稍朝一邊歪斜。在地球上,這種現象讓本該南北走向的信風朝東西吹拂,吹動了環繞地球的航海貿易;給熱帶氣流加上了旋轉,最終愈演愈烈,成為台風登陸。

而在沙丘世界,它則鞭策起轟轟烈烈的冷熱對流,野馬塵埃,一小時八百公裡,抟扶搖而上。

...
地轉偏向力原理圖示 / E. Linacre & B. Geerts

在地面上的人看來,物體運動憑空偏轉,好似受了某種無形的“地轉偏向力”。根據發現者的名字,有時也稱它為“科裡奧利力”。因此,在片中我們才會聽到“科裡奧利風暴(Coriolis Storm)”這樣的别稱。

2003年,科學家拍到火星阿西達裡亞平原(Acidalia Planitia)的一場沙塵暴,飛沙吞噬的面積相當于地球上一個大洲。看來,若未來的人類遷徙到鄰家星球,倒真可能會目睹電影裡的壯觀景象。

...
上四分之一處為沙塵覆蓋區 / NASA

...
《阿拉伯的勞倫斯》海報 / IMDB

連綿不絕的沙漠,渺小的建築,神秘的原住民……這些不是第一次出現在銀幕上。1962年的另一部經典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拍攝于壯美的中東沙漠,和《沙丘》一樣,也意圖觸摸影視藝術遼闊的極緻。

片中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個足足用一分鐘鋪陳的鏡頭:

遠處白沙與藍天相接,空無一物;慢慢地,出現了一個幾乎看不清的小黑點;熱浪顫抖,吞吐着地平線上若有若無的黑點;那黑點抖動着,伸展着,慢慢顔色加深,最終變成一匹确定無疑的沙漠之舟,載着主角緩緩走來……

...
《阿拉伯的勞倫斯》中的場景 / 劇照

無垠的大漠,似乎天然為大銀幕而生。現今,要最大程度地欣賞《沙丘》,最好走進2D IMAX或中國巨幕影院,完整體驗震撼人心的魅力畫面。

...
《沙丘》IMAX版宣傳海報 / IMDB

《沙丘》與《阿拉伯的勞倫斯》之間的聯系,其實極為深厚。後者的原型來自上世紀初一位英國軍官托馬斯·勞倫斯,他被英國派赴阿拉伯作戰,抗擊侵略該地的土耳其人。但他逐漸融入了當地貝都因人的文化,轉而成為他們的精神夥伴,為阿拉伯人自己的權益而戰。

除此之外,私生子的身份、特殊的沙漠坐騎、文化特色的佩刀……對照《沙丘》,不難看出相似性。

...
勞倫斯身騎駱駝,率領阿拉伯人戰鬥 / Britannica

《沙丘》原著,也從勞倫斯的個人回憶錄《智慧七柱》裡借來了許多美感。例如《智慧七柱》第十四章:

“我們再次上路,沉重地穿過夜晚的寂靜——那靜谧如此濃烈,以至于我們不斷在鞍子上轉身,幻想自己聽見了那星星綴成的夜幕披風發出的遙遠聲響。但活力蘊藏着我們體内,蘊藏在我們穿過那些幽靈般的芬芳花朵時灌木叢的噼啪聲……月亮在群山頂上升起,描出石灰岩層的輪廓,澄澈如晶瑩的白雪。”

《沙丘》第六章,幾乎是完全相同的情景:

“黎明前的寂靜籠罩了沙漠盆地。他擡頭看去。高懸在頭頂的,是亮片一樣的星星,點綴在深藍色的夜空披巾上。南邊的地平線上,低垂着此夜的第二輪月亮,透過薄薄的塵霧……發出晶瑩的光。月亮沉入防護牆的峭壁,為牆邊撒上了一層白霜。……他看到一大團紅色的花朵,以及穿過它們的清晰紫色痕迹……好像巨大的腳印。”

不管是真實世界,還是幻想星球,月亮似乎都是作家繞不開的意象。

...
《沙丘》海報局部 / 網絡

...
《沙丘》電影中的月亮 / 劇照

在沙丘世界裡,月亮有兩顆。大的叫科勒倫(Krelln),小的叫穆迪布(Muad'dib)。從電影畫面來看,科勒倫比穆迪布離行星更遠,看起來卻大了數倍,這意味着它的真實尺寸可能大得吓人。

在真實世界,這種情況很難發生。當三顆天體彼此靠近,引力作用使它們形成著名的“三體”情形。除非采取某些特殊的構型,否則三顆天體的運動極難穩定下去。要麼互相吸引而撞毀,要麼速度過高而逃逸。況且,這個行星系統的恒星還在拉着它們繞轉——這是個四方引力都不可忽略的混沌“四體”系統。

...
三體運動軌道實例 / Research Gate

從影片中看起來,沙丘星球的月亮大小和我們的相似。但其實,地球的月亮是個罕見的異類——她實在太大了,相當于行星尺寸的三成,太陽系中再無如此誇張的比例。一項2011年的研究顯示,根據衛星形成的計算機模拟,類地行星的衛星半徑要想超過月球一半,概率隻有百分之個位數。

如此龐大的月球,引力作用也十分顯著。引力與質量成正比,而月球的質量足足相當于地球的1/81。在太陽系其它行星那裡,衛星質量隻有行星的萬分之幾。例如擁有數十顆衛星的木星,最大的衛星不過占它質量的十萬分之八。這群“後宮佳麗”個個“人微言輕”,所以才得以和平共處。

...
木星的幾個主要衛星 / EarthSky

基于這個原因,我們的地球隻有一輪孤月,其實是命中注定:這位強大的女神實在善妒。主流的理論認為,月球甫一形成,便吸引掃除了近地小天體,要麼就通過引力把它們甩了出去。有研究認為,遠古時期曾經有另一顆小月亮與她并行,但已經被月亮吸引,緩慢地碰撞、吞并。

那顆被吞并的月亮,尺寸大約是現在月亮的四分之一,這個比例和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大小月亮很相似。

...
月球碰撞想象圖 / C&EN

在沙丘世界,科勒倫或許更小;要同樣顯眼,就得離地面更近,受引力的擾動更強。也許,沙丘星球的天象隻能穩定很短的時間。倘若人類在這個星球上長期繁衍,或許會目擊“天無二月”,甚至因碰撞産生的碎片而遭到滅頂之災。

《沙丘》成書于1965年,彼時“新浪潮(New Wave)”運動正此起彼伏。不同于之前那種連載在雜志上、粗枝大葉的快消劇情,複雜的社會環境下,科幻作家們開始強調作品文學價值。科幻小說首先是“小說”,藝術感染力比科學預測準确與否更重要。現代主義風格也開始融入科幻小說——超現實、潛意識、神秘主義、形而上學……宗教與崇拜,成為組成世界不可或缺的元素。

...
幾個不同地區的月亮傳說 / Guerrilla World Press

現實世界裡,幾千年來,各地人們形成了複雜的月亮神話。月亮中的陰影被想像成各種樣子:兔子、樹木、房子、面孔……在沙丘世界裡,大月亮上的陰影被稱為“上帝之手”,是當地人重要的圖騰。在印度教傳說中,月中陰影也是萬物之母阿絲坦吉·瑪塔(Astangi Mata)的手。她擁抱月亮女兒,在臉頰上留下兩隻深色掌印。

...
月亮上的掌印想象圖 / NASA

人類的神話基于一個前提,便是我們一直看到的是同一面月亮。倘若月亮在天上旋轉,露出不同的側面,變化的圖案便很難附會成一套固定的故事。

在我們的地球上,月亮喚起潮汐。她的引力牽引着波濤,讓最靠近和最遠離她的水體漲起。與此同時,這部分水體的引力也在牽拉着月亮,使其軌道不斷變化。逐漸地,月亮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趨向于相同;此後,她将永遠以同一面朝向地球,在地面上隻能看到她的半張面孔。這個過程稱為“潮汐鎖定”。

...
潮汐鎖定原理示意圖 / 2005 Pearson Prentice Hall, Inc

我們的月亮早已被潮汐鎖定,所以我們看到的永遠是“月之亮面”。如此看來,載滿故事的沙丘大月亮,應當也已經與行星共存過了很長的時間。再考慮到它與小月亮的共存狀态不穩定,看來,天文年代上來說,小月亮是剛飛進這個系統不久的“第三者”。

...
《沙丘》月亮上的圖案 / 劇照

雖然沙丘星球上沒有海洋,但沙丘保護的地下水,也會産生呼應着月球運動的潮汐。另外,同樣是流體的大氣,也會因月球引力産生“氣體潮”的漲落。

地殼也會被月亮牽引,産生漲落,稱作“固體潮”。電影中,潛藏在沙丘中的巨大沙蟲,鱗甲能敏銳地感知沙體震動。兩個月亮牽動的不規則地殼運動,或許經常讓沙漠震顫,令它們震耳欲聾。

...
《沙丘》中的沙蟲 / 劇照

...
月海 / Wikipedia

月亮上的黑暗陰影,如今被稱為“月海”。當然,它和真正的海沒有關系,是遠古時,月球被撞擊後流出岩漿,在低窪處凝結成暗色玄武岩。月球現在看起來平靜,但月海的存在證明,至少在數十億年前,她也曾經熾熱過。

而在沙丘世界,月亮似乎也不曾冷卻。

按照影片所述,沙丘星球的衛星受到月亮磁場的強烈幹擾。而目前主流理論認為,星球帶有磁場,是因為内部導電的流體物質(例如地球外核中熔融的金屬)對流,在科裡奧利力的作用下旋轉,産生了感應磁場。因為這個過程和發電機類似,因此稱為“發電機原理”。

...
地球磁場成因示意圖 / Pinterest

所以,沙丘的月亮内部應當有類似于地球外核的巨大熔融區。在行星引力的作用下,月表會發生地質活動,甚至可能是大規模的火山爆發。那樣的話,即便是月亮的暗面,也會出現赤紅的火光斑紋。那将是一幅多麼奇詭的畫面。

...
月球内部結構示意圖 / Wikipedia

不過,在電影故事發生的日子裡,兩個月亮幾乎都是滿月。它們彼此靠近,甯靜地放出和諧的光。

由于月亮反射的是太陽的光,所以它發光的那一面永遠指向太陽。當月相是滿月時,它必然處在天空中和太陽相對的一側。夜觀月亮,就像白天看太陽一樣,同樣可以判斷時間:滿月升起,夕陽落下;朝陽升起,滿月落下。

在影片中,月表的光影對應制作得非常準确。一瞥低垂的滿月,當地人就知道:天将破曉,烈日炎炎又快來到。

...
1984年電影《沙丘》海報,相距如此遠的雙滿月是不可能出現的 / IMDB

最後,請注意一點:在解讀《沙丘》背後的科學邏輯時,我們一直沒有用到畫面以外的内容。也就是說,幾乎僅僅靠站在大地上雙眼所見的一切,我們就判斷出了行星的亮度、月亮的年齡、沙暴的成因……

在真實的地球上,我們也可以欣賞同樣的美景。幾千年前的古人使用肉眼和手工器具,就能相當準确地測量出地球、月球的半徑,甚至太陽的距離;能夠預測日月交食的時間,潮汐的變化;能夠判斷恒星的軌迹,行星逆行的周期……這一切如此自然,又像個奇迹。

理解天文,也許不需要高科技的儀器、外太空的飛船。僅僅雙腳站在大地之上,就能憑思維的運轉,洞察許多宇宙的秘密。環顧四周,欣賞我們習以為常的大自然吧,正如《沙丘》中一首小詩所言:

你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如果你鄰大自然而居,它是否隐藏在——一棵亭亭的樹裡,一群忙碌的工蜂裡,一朵盛放的花裡,刺穿黎明黑暗的太陽裡?抑或你居于都市?想象力驚豔衆人,思緒卻集中于——苦力、煤煙和污垢,犯罪為生的年輕人,漫長的工時與發薪日快活一時的夜生活?你不過是偉大磨坊主遺落的谷糠嗎?還是無論居于何處,你的生活都有意義?

(文中引用内容均為筆者自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