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reduce it as人生如戲的比喻,不如說是關于舞台劇本身的一部劇集,如此或許可以将其與少女革命明确區分開來。從最開始作為既定「過去」的「StarLight」在劇終逐漸揭示為整個故事的真實劇本,觀衆觀看到的StarLight劇集要比100屆聖翔祭的排演更加“真實”,這未嘗不是一種過程哲學式的展開。劇集的推進也嚴格按照量變質變規則,人物統統聚焦刻畫之後再展開整體的運動。

劇集之内的時間是「重演」的時間,展開「重演」這一主題之後我們一共看到了三次:大場奈奈のstarlight、大家的100回、回到摘星塔的Flora,如果說100回聖翔祭的前期籌備是主體間性(常人)世界的客觀時間背景,那麼我們就可以聚焦與大場奈奈和愛城華戀兩人主體行為之間區别。

大場的行動在一個絕對客觀的角度仍然是時間的,但就如“永無止境的八月”一樣,讓我們認為時間停滞的并非任何客觀或主體間性,而是消弭的曆史與其發展。

...

是的,劇集的核心也在于在「重演」中創造一個新的舞台,從幼時立約的那一場,整個故事是「StarLight」一次次的永恒輪回。「It is an epic of ancient times,」 but「a drama of the far future.」

但正如我們觀衆在11集時也并不準備接受那個演職表作為最後的名單,劇集自行設問并給出的回答是:不是台詞的修補,不是服化道的更新,我們需要完全的、全新的創造——當一個已被曆史驗證的悲劇時間正在到來時,真正的悲劇永遠不會第二次上演,究竟是倒回good old days(大場奈奈),還是勇敢向前做出革命性的變革(愛城華戀),能區别出主體是否具有力量、曆史是否如時間向前。

為什麼選用舞台來表現這個内核,除了以上隐喻表達的契合外一定還有更多解釋,這裡列出符合我的文本解讀的一種解釋:我們是否隻是觀衆?舞台下比舞台上更加真實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