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裡有人說這是一部過于刻意的電影,在我看來也是這樣,但這不妨礙它震撼我,它在用現實雕刻一個神話,用過多的停頓,情節的布景去講普遍的人的痛苦和追尋,它在講現實的内核,因此成為一種超現實。
尋父,一個從荷馬史詩便開始被反複書寫的主題,隻是古典時代尋父是父親歸來,父子共克難關的引子,而現代尋父則更多是迷茫的悲劇,像在霧中尋找風景,霧中看不到風景,隻能看到自己的堅守,哭泣或者掙紮,更多地,我們在霧中做夢,或者為自己繪制風景。
他們穿行在堤岸的人群中,對岸的人流中穿行着兩個白色的人,像海鷗像雙星,也像對岸這兩個堅定而純潔的孩子。他們向學海鷗拍打翅膀的朋友告别,可是人不像海鷗能夠真正自由,他們隔着鐵絲網對話,人也永遠深陷生活與命運的囚籠,唯有無依的漂泊和面對大海的渺小孤獨,與海鷗類似。
安哲很會用聲音和鏡頭講故事,車聲,樂聲延伸到鏡頭外,牽動着觀衆的思緒,也預示着故事,而鏡頭或對準有限的場景,以有限啟發無限,或移動着,環繞着,上升着,配合氛圍與情緒。弟弟在那被拖車拖行的雪地動物面前泣不成聲,而身後是歡歌的新婚隊伍,我們也像那被拖行的可憐家夥,被命運被生活拖着走,走不動了就毫無尊嚴地死去。
隻有流浪者會理解流浪者,孤獨者會庇護孤獨者,路邊的飯館,冰冷的火車,染血的卡車,都不像摩托車的後座那樣自由溫馨,摩托車破開卡車的行列,将你們從警察視線中帶走,奔向海邊濤聲。
許多停滞,人們在雪中駐足仰望,在降旗儀式前停駐,在停留中,他們的奔跑更加顯眼。
強暴後的失貞之血,萌芽卻被同性之欲擊退的依戀,火車間糾結的交換之舉。你們像走進酒館的雞,奇怪,潔白,弱小,被人捉去,雞還會鳴叫,而人隻有沉默,尊嚴讓人在苦難與折磨面前緘默而倔強,像塊石頭。女孩兒尋找父親,卻被男性一次次傷害,這無父之子的命運悲劇,是否會由你延續。
那從大海中撈出的石手,初看仿佛一個人的死亡,斷裂的手指,是上帝點化亞當的失敗,是人與人間冷漠的冰封,這手似乎指向某處,又在彷徨,想要握住什麼,卻空無一物。随着直升機将它吊走,他在陰雲中飛過城市,一種永恒的向往和失落。
路人是沒有淡出的,每一次突然的切換都是又一次上路,又一次失望,而青年追上你,于是有了路燈下公路上的擁抱與哭泣,有些人值得一場鄭重的離别。
河上的槍響,我原将它理解成死亡,夜航之後的黎明,依然籠罩在迷霧中,有人留在原地,有人繼續前行,把故事帶到明天,把希望帶在身邊,為自己點亮劃開迷霧的光,父親無可尋覓,但霧後依然有風景。
這是兩個孩子去尋找父親,是人類在尋找上帝希望與未來,是一個衰敗的國家在尋找未來。隐沒的母親,一無所知的父親,被鋼鐵吞噬的自然,被迷霧籠罩的未來,我們都是被曆史與未來抛棄的孩子,而現在是陰沉冰冷的,孤獨和貧窮讓我們抱緊身體,一切都是在路上,都是未知中的追尋。我們尋找什麼,尋找是否有意義,可是奔跑比等待好,如果琴匣中的藥方隻是白紙,那就努力彈吧,努力追尋,走出迷霧,為自己構想風景。
人間深河,霧中風景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我可以抛下你,卻無法容忍在不見面的日子裡你與我無關的幸福
我喜歡捷克新浪潮很久了,期間我離開過它,因為厭倦了它含笑戲谑的瘋狂與荒誕,這是一個用笑聲嚎啕大哭的民族,或者說電影風潮。蘇聯的電影是莊嚴與悲哀中點綴着荒誕,但捷克新浪潮,倒像佐杜洛夫斯基的風格,但比他的莊嚴還要少,捷克人放蕩的笑聲像 ...
火山邊緣無愛戀,倩女難捱翻山逃
完全可以和牧馬人還有潮騷搭配對比食用/白富美戰後失去一切跟窮小子嫁到漁村受不了獨自跨越火山逃跑的故事/充滿伏筆和隐語,最危險的身份不明的女人,死去的德國工程師丈夫——攀附嫁給納粹;那我就打你——落後漁村裡的男尊女卑和家暴傾向;孩子的 ...
浮草鳴雷,東方神髓,霧已經升起,我必須離去
死亡是生命新的階段,很遺憾在這個階段才專注地聽教授的作品/教授的風格讓我驚訝震撼,是一種自然之美,叙事靈魂和幻想創造的結合,東方韻味時隐時現。從很清晰簡單的主旋律到後來鋪天蓋地層次紛繁的高潮,在高潮中輕盈的和滞重的,緩慢的和迅疾的交 ...
我讓你随便打掃打掃,你怎麼把我的頭發和心都弄沒了呀!——在廢墟中尋找蒙塵的心
關于哈爾的移動城堡,在我看來這是兩個既自卑又強大的人通過愛彼此和彼此的愛振作起來的故事。而這個故事得以發展的關鍵是坦誠相見,哈爾把裝着自己的心,自己的不堪和噩夢的移動城堡展示給蘇菲,而蘇菲帶着自己所自卑的相貌和哈爾相處,他們彼此看到 ...
當一個人笑着說你醜的時候,他可能很愛你
救命我超喜的電影,我超喜歡的人物,我超喜歡的cp Be了????????????前部分的平淡乏味是蓄勢是真實的生活,是兩個“傻瓜”未開化時的樣子/傑索米娜的笑容很美,很特别,很生動,擡擡眉毛,大大眼睛,彎彎嘴巴,一種禮貌+請說+讓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