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后,和友人聊天,友人说,他对那个老板娘杀鱼的镜头印象犹新,包括那个镜头的戏剧张力和妥协下的尊严。

“老板娘”这个称号算是一种敬称,但也特意隔离出了性别与职业。所以,在提出要找湖南籍的姑娘前,没有人会想让现实中的老板娘去演电影里的老板娘,后者强调的只是演员的演出。

当小顾作为一个老板娘,得知自己有机会在电影里露脸后,她跳起了舞,用一种有悖于主妇身份的姿态,戴上墨镜、假装抽烟——这先前让她回忆起多年前(电影里台词“我已经很多年没抽过了”)。这段舞蹈的音乐一直持续,直到她再感觉不适。

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在封闭环境(人们都搬走了)、封闭传统(要干活又要带孩子、和男方家族一同生活)下的女性形象,同时她又具有生理形象——哺乳期。

她会感到疼痛,必须用排奶的工具排出负担。为什么说是负担,因为之前和丈夫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得出,她已经觉得应该断奶了。

这二者,同时在社会形象与生理形象上,跳舞与排出无用的奶的意义是共同指向的,就是发泄。这是一个需要发泄的形象。于是杀鱼的镜头,就是最终的卸力点。

当陈晨走入后,小顾知道了自己实现不了演员梦,知道自己对于剧组已经没有意义了。最后,她还是做了一次妥协,她为剧组杀鱼。她用了全力,挥起大刀,没有带围裙——要知道当初她为了血迹清洗了好久羽绒服,开始处理这条鱼。她的眼神里是尊严,而当镜头给到了剧组时,他们是定格的旁观者。

很讽刺的是,当时旁观的陈晨,在第二部分里就变成了被旁观者了,被请求与阿谀。

第一个故事是全片最出色的故事,因为它真正拍出了一种现实下的张力,这使得后面两个故事看起来像是导演对编剧说的那样,为了满足自己头脑的主观世界而创造出的剧情——导演和编剧不再存在人物间的联系张力,而是彻底消解为了一些魏导想戏谑和表达的内容,固然真实,却不及那挥起刀的女人那般让人察觉到她必须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