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真实的记录,原来冬梅导演当时遇到那么多困难,片子能拍成那样太不容易了,好多要协调的关系,尤其当地村民坐地涨价,太真实了,对他们来说,导演多高大上,肯定挣钱多啊,他们哪里理解独立电影和商业电影的区别。显然冬梅当时自己也没有预见到会要面对这么多问题,片中也讲到事先准备不够的问题。很多人会关注到初期摄影师小龙的行为及其与导演的关系。看的时候我也不喜欢小龙遇事暴躁以及总想代替导演决定如何拍摄,也确实感觉他似乎没什么担当。不过映后陈导说最初放映时小龙不仅到场而且表达自己对片子的喜欢。于是想起冬梅说他是纯粹的人,这点可能可以证明,他也许更在意一部纪录片本身的价值,而不是他个人行为是否被多数人认可和喜欢。不过后来也看到他豆瓣上写的一篇文章意思不要消费他,我猜可能网络上的一些声音对他有影响,以至于他怀疑被消费被利用。但陈导明确表达了对被拍摄者保护比自己的表达更重要,我觉得陈导如他自己说的按剧情片逻辑编辑素材,也删除了一些更激烈的冲突,还是出于善意和内心道德底线,如果真要消费自己的朋友也不会如此剪辑了。话说回来,有谁可以被拍几十天而一点不露怯呢,摄影机如同放大镜,谁也经不起反复审视,从某种程度上说,小龙还是比较真实的(当然可能有人说他根本不顾及别人感受),他明知被拍,没有隐藏自己的个性,也是一种勇气?他老是坚持自己对机位的看法,我猜测会不会与当时两人是情侣有关,如果只是工作关系,一般还是会按导演要求做吧,至少有冲突也不会那样表达。潜意识里,会不会因为导演是女朋友,片场不愿意外人看到好像女友说什么他做什么?大男子主义作祟?剧组有人调侃说也让他知道出门不总有爸妈照着。其实看的时候会想到乔布斯,他作为公司老板股东,个性真的让下属和合作伙伴吃不消,传记作者用了现实扭曲力来形容乔布斯将自己意愿强加他人的强悍,但他对公司和产品则无比热爱和纯粹,他也从不在乎得罪任何人,包括外出吃饭会很不尊重服务员让同行的人恼火。也许有的人眼里只有事情没有人,所以难以共情。不过谁又是完人呢,罗翔老师说每个人内心都有幽暗处,只是我们都要小心不让那幽暗有机会跑出来。既然选择被拍,也只能面对任何声音。无论现在反应如何,时间会让人看清很多东西吧,包括自己。冬梅导演映后表示每一次拍摄都有不同的困难,都需要应对。是的,没有哪件事是容易的,但愿意做下去并解决一个个问题,最终得到一个结果,无论好坏,也是人生修行吧。愿陈导可以一如即往坚持自己的原则。祝冬梅导演的电影早日上映。也希望每个人可以通过电影或生活看到人性的复杂并包容。
其实还是人性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在寂静中追寻
今天在班夫上海预热单元看到此片很喜欢,尤其喜欢洋洋,开始没看出是女孩,更不知是听障人士。她无保护爬摩天大楼太吓人了,这是有多大勇气和坚韧才能完成。她自己说爬的时候什么都不想,特别专注,不专注也很难完成。女孩不会说话时就聋了,想想她在 ...
自由的灵魂
喜欢这类传记电影,刚刚二刷完来补影评,第一遍看完才知甜茶演的????就觉得声音耳熟。脸盲有好处,否则容易出戏。据说甜茶用四年时间学习乐器,电影中都是他本人弹唱,对得住这角色。迪伦去医院见偶像那段竟然看到泪目,前辈门前鞍马稀。电影的妙 ...
疗愈自我更重要
一分钟心跳才七次,无法想象的节奏,记得自己有次在高原心跳不到50,内心都开始恐惧。看陆文婕在家练习闭气,胸口不断起伏,我就已经有窒息感。每次入水前他们都要尽量多吸气,关键深潜时要控制好吐气的节奏,不知多少次练习才可以深潜到八九十米。 ...
人性从来经不起考验
很棒的电影,导演以写实手法(前半部分甚至感觉像纪录片)却拍了一部寓言故事,老和和阿浩演的太好了,感觉跟当地纳西族人一样。导演介绍电影剧本是金导写的,我就不奇怪开始看的时候老感觉老和有日本电影里男主感,很像当年高仓健演的沉默硬汉。老和 ...
抢救性记录的意义
我很想打六分,那一分是给方导的,一位70岁却状态极其年轻充满激情的有地球物理学背景的斜杠中年。看了他在一席10年里两次演讲,他说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不在于赚钱多少,而是快乐多少,只是多少人这样想并且如此做到。看电影之前我只知道有一艘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