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心跳才七次,無法想象的節奏,記得自己有次在高原心跳不到50,内心都開始恐懼。看陸文婕在家練習閉氣,胸口不斷起伏,我就已經有窒息感。每次入水前他們都要盡量多吸氣,關鍵深潛時要控制好吐氣的節奏,不知多少次練習才可以深潛到八九十米。我可能向往過滑雪,攀岩,也玩過浮潛,但從沒想過深潛,海洋深處給我的感覺是無邊無際的恐懼,背氧氣瓶尚且會擔心漏氣窒息,更别說自由潛水,絕對是勇敢者的遊戲。電影前半部主要在講陸文婕的潛水曆程,看着是滿常規的戶外紀錄電影。不過在陸沖擊93米失敗後,影片有了微妙的變化。觀衆逐漸看到一個自小有原生家庭傷痛女孩的心理曆程,原來她通過深潛這樣需要極度專注力的運動,一方面挑戰自我,另方面其實一直在向内心不被媽媽認可的那個部分(包括媽媽)證明自己,似乎唯有獲得世界冠軍才能證明自己不是媽媽嘴裡嫌棄的孩子。這不僅是一個有潛水天賦熱愛深潛的人創造奇迹的故事,更是一個表面如此勇敢堅強有韌性的人如何面對心理問題成長的故事。很多觀衆不太接受片中導演與女主發生争執的部分,覺得偏離主題,我到認為這恰是此片絕妙之處。導演開始肯定也是奔着客觀紀錄去拍的,她也一定不知道陸有這樣的創傷,當雙方關系越來越近,陸對導演其實産生了一種依賴,比如要求其作為安全員。導演也糾結自己是否應該接受這樣的依賴,雖然她還是按陸的需求去做了。紀錄片原本要求拍攝者客觀記錄,但陸有點越界的行為還是影響到導演後半部分的表達,兩個人微妙的關系在鏡頭前呈現,我相信應該還有不少鏡頭删除了。陸文婕生活裡沒有看到更多與親人的聯系和互動,她長期靠自己平衡心理問題。所以當遇到想拍她的導演,且雙方已經建立一定信任之後,陸的“越界”在我來看是一個對親密關系需求的信号,也是人性本能。而導演之後情緒不很穩定的原因也有其原生家庭影響。想想自己與媽媽的關系,我太能理解她倆的狀态了。放眼東亞家庭,父母對孩子的控制幾乎是普遍性的。當然陸文婕遭受的還有至親之人的語言暴力和否定,對她這樣敏感又聰明的人來說,之後每件事都要做到最好就不足為奇了。每一個看似堅強的外殼之下可能都有非常脆弱柔軟和易碎的内心。陸文婕通過潛水感知自己,通過瀕死的經曆了解自己,雖然慘痛但她還是願意面對藍洞,最後那次可以看到她再次全心投入,動作一氣呵成,沒有猶豫和緊繃。如果她内心有任何一點遲疑膽怯或糾結,都不可能成功。最有意思的就是裡面的悖論,外表堅強與内心柔弱反差,深潛需要極度專注與内心因為曾經的傷害未治愈帶來的猶疑,她必須控制住那些自我懷疑的部分。有朋友指出剪輯将其母親的短信放在她挑戰成功之前,似乎暗示她這次成功是因為與母親的和解,似有制造大團圓結局之嫌。我不知是否真有這樣的用意,不過即使如此我也可以接受。導演本來也是懷着善意想幫助文婕,隻是後來超出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如果可能我想對導演和文婕說,你們已經都太優秀了,就如好東西裡的那句台詞,可不可以不用這麼好。内心那個小女孩需要我們善待,我們不需要為了證明自己而做什麼,我們隻需要做自己。每個人都在通過不同方式尋找自己,慢慢來,總有找到的那天。
回想自己曾經癡迷于徒步,何嘗不是一種尋求療愈的過程,當時并不知道自然的療愈作用,如今想來很多人都因接近自然而療愈自己。不得不感念慷慨的自然界,人類傷其無數遍,它不僅能自我修複還可以治愈人類。
對了,班夫影展這個周末還有三場哦,可惜周末有事看不了。我第一次來看班夫,很喜歡裡面的選片,可惜時間沖突隻看了第一天三場,還特别幸運晚上中了一等獎,船潛服,誘惑得我也想嘗試潛水了????
療愈自我更重要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人性從來經不起考驗
很棒的電影,導演以寫實手法(前半部分甚至感覺像紀錄片)卻拍了一部寓言故事,老和和阿浩演的太好了,感覺跟當地納西族人一樣。導演介紹電影劇本是金導寫的,我就不奇怪開始看的時候老感覺老和有日本電影裡男主感,很像當年高倉健演的沉默硬漢。老和 ...
搶救性記錄的意義
我很想打六分,那一分是給方導的,一位70歲卻狀态極其年輕充滿激情的有地球物理學背景的斜杠中年。看了他在一席10年裡兩次演講,他說一個人的生命價值不在于賺錢多少,而是快樂多少,隻是多少人這樣想并且如此做到。看電影之前我隻知道有一艘日本 ...
野生動物到底是否應該近距離追蹤拍攝
我和朋友訂票時沒有别人,以為我倆包場,還好現場還有一位女士,工作日白天場次又少,票房就不指望了。片子拍的好看,雪豹媽媽和兩個雪豹寶寶的故事很吸引人,寶寶中間失蹤讓人特别遺憾。很多鏡頭應該是當地藏民拍的,奚志農老師教他們攝影技術怎麼取 ...
一部幾乎沒有時代隔閡的經典家庭劇
看的過程真的沒有任何文化不同時代不同的隔閡感。1953年日本戰後第八年,劇中人的生活條件不一,醫生兒子家似乎相對好些,二兒媳住的筒子樓的一間房,公共廚房,條件是比較差的。我們七十年代很多人也是這樣的條件。老兩口從家鄉到東京玩,住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