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賢作者風格形成的序章。

長鏡頭、空鏡與固定機位,以一種高度寫實的影像風格進行沉靜而漫長的凝視,突顯客觀、冷靜的哲學思想。

不去專門定義善惡沖突,不去刻意營造劇情曲折,改變過去劍拔弩張、張牙舞爪的人物關系,轉而走向溫柔、和善的人際交往。

這種屬于他的叙述風格形成之後,侯孝賢的電影看起來就會有些沉悶,因為寫實讓電影失去了太多的曲折離奇和戲劇矛盾,有的盡是平淡如水的劇情,涓涓細流的感情。

當觀衆很難靜下來的時候,侯孝賢的電影确實會勸退許多人,但一旦有心認真觀影時,門檻就不見了,便會從片中看到直戳人心的細膩情緒,打動在一瞬間襲來,侯孝賢的好便被捕捉到了。

這種好也許是一句台詞,一個畫面,一個角色,一段故事,一個鏡頭。

于觀衆而言,隻要在某一處有所共鳴,好的多少無所謂,在某個階段,這就是一部好電影,《風櫃來的人》就是我們認識侯孝賢好的開始。

《風櫃來的人》全篇沒有一個運動跟随鏡頭,都是用長鏡頭、空鏡頭和固定機位組成,這種方式讓影片的基調趨于平靜,沒有主觀的侵擾,隻有不帶偏見的觀看。

就連故事都如一汪清泉,波光粼粼,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一絲漣漪都濺不起來,但人們往往會對着平靜的水面發呆,直至入神都沒有發覺。

這片水面清澈見底,說不出哪裡好,也找不出形容詞描述,但不經意間上瘾,回過神後,也許拍拍灰塵就走人,但那一刻它吸引人了,這就是《風櫃來的人》。

青春是什麼樣子?青春是一首詩。

侯孝賢用詩電影的方式來闡述青春,電影中并沒有任何狗血情節,寥寥數筆便勾勒出青春的燦爛明亮,以及淡淡的憂傷。

一望無際的大海,幹淨整潔的小巷,哥們義氣的朋友,不切實際的夢想,對異性的美好向往,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到處不停地晃啊晃,用大把的時間來揮霍和彷徨,四處不停地跑啊跑,用莫名的情緒來憂傷與快樂,似乎這世界沒有人情世故,隻有開心和不開心。

成長是什麼樣子?成長是開始注意曾經不注意的人或物。

每個人成長的方式都不一樣,但成長不代表年齡的增長,而是幾個瞬間。

院子裡的躺椅一直有人坐在上面,你每天都見,路過好多次也不會看一眼。

但當上面的人不在了,你突然覺得空落落的,開始回憶那個人的過往,開始珍惜與他人的相處,這就是成長,每個人都一樣。

青春的結束不是成長,不是失去朝氣,而是記起了許多回憶,《風櫃來的人》好就好在這裡,這也是侯孝賢的寫實,讓人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