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腹文化,如今看来颇为漠视生命。自己剖开自己的腹部,何尝不是种残忍的酷刑。
切腹不是任何人想切就切,寻死之心不可动摇;家臣鄙视浪人,奉传统仪式为神圣。战争结束,主人家没落,家臣失业变成浪人,在和平的日子里无人重用,武士们以请求切腹来威胁要钱。津云半四郎,女儿美保,女婿求女是友人阵内临死前托付给他的儿子。
妻子小孩生病,千千岩求女走投无路请求切腹,目的不在于死而在于钱,结果井伊家真就将计就计逼迫他完成切腹仪式。他卖掉了自己的武士刀,用竹刀切腹,最后痛苦地咬舌自尽。
像千千岩求女这样的浪人武士,他们非死不可吗,是什么决定了他们死亡的命运?津云认为,但凡井伊家有人倾听求女的困境,愿意为他伸出援手,他们一家就不会走向那么悲惨的结局。然而救助弱者并非他者义务,全看个人良心。可悲的是整个时代环境,统治政府无能,武士不被雇用且得不到补助,未来没有出路。
武士道精神,压抑人的本性与欲望,舍弃感情与同情心,规训人成为战斗机器。于武士而言,自己的刀等同于灵魂,失去发结相当于失去头颅、甚至比失去头颅更严重。舍生取义的勇气值得尊重,但那些理由真的是“义”吗,值得武士付出生命的代价吗。不必要的牺牲令人悲痛。
不禁想起《死神的精度》那个问题:死法是否重要。与其被人砍死不如切腹自尽?死在战争中,会比被迫死在和平日子里更好吗?可结果还是死,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有比生更重要的东西,然而在武士道文化的束缚下,过分注重表面形式,反而与应有的精神实质渐行渐远,他们所谓的勇气与正义已然变得扭曲。切腹自尽,究竟是源于武士自身的意愿,还是社会逼迫所致?倘若连寻死的目的都脱离自我的意愿,这种被裹挟的死亡还能算是自尽吗。
千千岩求女,为了守护家人而放弃自己的尊严,才是令人敬佩的真正的武士。
切腹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野蛮人
有些高开低走,前面的疑惑到后面也没有得到清楚的解释。Tess指出女性对男人群体的畏惧,女性总是受到巨大伤害。先后出场的男性角色,恶劣程度从浅至深。遂从性别角度作简要梳理。 第一位男性典型Keith,从奇怪的重复预订事件开始,直 ...
人生苦短。如果得知自己将要死去,会在生命最后这段有限的时间内做什么事情,是像平常日子一样过、还是去做在过去的人生从不会做的特别的事? 个人挺喜欢这部,感觉很好地发挥出阿武那独一份的忧郁气质。虽然但是这喜剧标签是认真的吗真的不是 ...
替爱德华感到不值,恋爱脑通常没有好结果。将他带到人类世界的佩格真好啊,温柔善良包容性极强,简直就是理想型母亲,因为她的存在,爱德华的才能得以施展,先是修剪草堆,而后是修理狗和人的发型,看前期以为是十分理想的类童话故事,会有大团圆 ...
dbq双男主这俩的感情有点好磕过头了……看完除了这斯巴拉西的社会主义兄弟情其他好像没什么特别的记忆了hh。 国际选手刀疤铁头、任性少爷小颖,两人莫名其妙互相关注,难道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bushi)? 关于对方的人设介绍 ...
虽然看得犯压蠢症血压飙升、剧情展开有槽点个人不太喜欢,但不得不说拍得挺不错的,叙事节奏紧凑(就是有点太紧凑了阿武领盒饭咋这么突然qwq泪目),氛围营造有恐影的感觉。 恶人先告状,好人当替死鬼,黑白颠倒的设计想到《她和她的她》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