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的影帝太多了,以至于一定要锱铢必较其中的细微差别。

黄秋生的角色是最好的,但是吴镇宇把70分的角色演到了90分,你甚至怀疑吴镇宇是不是本色出演。

...

几个混混聚集在一起,给有钱人做保镖。杜琪峰妙就妙在他并没有想《英雄本色》那样刻画枪口下大人物的风云故事,而是将情节聚焦在大人物身边毫不起眼的保镖身上。一开始我甚至有些怀疑,这个电影真的能写出来五个混混保镖的故事吗?我肤浅的以为电影的剧情到结尾不过是大人物死了,或者揪出叛徒清扫社团。

意想不到的是,你有江湖义气,但是你还是戒不了色。

阿鬼明白着江湖混的道理,所以才说,还是剪头发适合我。阿来呢,大嫂的诱惑远远没有人头重要,更何况他是最先发现阿信的端倪的。下大雨的那天,车子抛锚,回来之后阿来一直盯着阿信的衬衫,他太懂了,因为大嫂勾引过他。(吴镇宇这么帅当然先勾引他啦!!!)

阿信出事之后电影的剧情才显得个性,尤其是在配乐和镜头剪辑上能衬托出来。前面的布吉岛商场枪战只能证明这五个人的实力和合作,但凌晨三点钟的那场戏,电影捕捉人物的特写,运用了近景特写,加上机位不断变化,营造出了一个氛围紧张的局面,观众能够切实感受到五个出生入死的兄弟即将出手互相残杀的场面。

电影最后的结局是最耐人寻味的,初看以为是杜琪峰为观众提供了两种开放性结局,但其实不然,阿肥手里的那个空弹,既是告诉阿肥结果,也是跟观众交待更深一层的伏笔。

这最后一场戏中阿鬼和阿来拿着枪互指,阿来说你开枪我就开枪,最后阿来没有开枪,并不是惊讶于大嫂的命说没就没了,而是他与阿鬼有另一份默契。

至于为什么不能戳破这份默契,又要向阿信开枪呢?

大概就是杜琪峰中影片留给观众的伏笔,五个人中,有人戒不了色,有人墙头草,有人按规矩办事,有人单凭义气,而有人出卖了他们。

首先排除阿鬼和阿来,他们的命已经和阿信连在一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阿鬼借阿肥的手机打电话给阿信,阿肥却及时通知阿来,以及阿肥冒险去找文哥求情,可以看出阿肥不是卧底,他中江湖混迹多年,知道道上的规矩,但是五个人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他把这份情谊和默契已经看得很重,他做不出出卖兄弟的事情。

那就只剩下Mike。

如果不是有人出卖了他们,他们也不至于在凌晨三点的时候表演一场没有观众的戏,这场戏的观众,一个在场外,阿九,一个则在场内,Mike。

讲了这么多情节的处理,最后再讲讲这不骗子非常具有个人特色的镜头剪辑。1990-1999年,香港电影正辉煌,香港的导演在探索个人特色,有王家卫那样色彩艳丽的夜晚,更有吴宇森那种电影暴力美学。这里要特别提及吴宇森的暴力美学,在那个时候,已经被很多电影沿用,枪声占据耳膜,你都不知道一把枪什么时候才能打完子弹,一个角色要挨几枪才能吃上盒饭。直到现在我们依然爱看这种刺激的场面,但杜琪峰的不同,电影采用非常多的近景镜头来突出剧情紧张的氛围,给观众压迫感的还有镜头的大片留白,人物台词不多,一个镜头又装下五个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商场的那场枪战以静制动分明没在走暴力美学的路子,却豪不浪费一颗子弹的告诉观众,用镜头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