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翻譯翻譯啥叫“時代”?

劇裡“母女”兩代女性角色分别被摧殘的命運,是映照兩個時代的主線,傅東心和小斐之間也是互相映照,傅東心看到小斐的時候也是看到了她自己。

傅東心:父親早年是哲學系教授,自己又從小熱愛文藝,父親經曆六七十年代的那些事情,原本好好的知識分子家庭瞬間崩塌,迫于現實嫁給老莊(在湖上相親時“我不嫌你糙,你不要嫌我細”,盡管老莊還蠻不錯的),後來又得知丈夫老莊在小時候是批打自己父親的其中一個,内心一直無法跟這個事和解(她的内心其實不夠強大到足以消化掉這個時代帶來的創傷,但也無可厚非),她跟老李訴說這事,就像老李說的“都過去了,那個時候誰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幹嘛呢”,這是老莊的錯嗎?

李斐:工人家庭出身,出生後失去媽媽,成績優秀,熱愛音樂,傅東心點亮(又或者說是彼此點亮,自劃開一根火柴始)了她的童年(無論是在原本缺失的母愛上還是文藝上),中考考入重點班,家裡父親工作又遭遇突然的崩塌,平安夜老李跟蔣隊的一場誤會(仔細想其實不單純是一場誤會,後面再說),父女倆此後隐姓埋名“苟活”,看到劇中刻畫的天使一般的小女孩的人生自此“熄滅”。

樹媽遭受的苦難都是過去的事,隻能從小斐的成長上看到時代給個體帶來的一切。小斐的婚姻就像樹媽的一樣,不情願,又無奈,沒能逃出時代給他們的宿命,很不幸。樹媽最後也許可以算是逃出了吧?從另一種角度看,小斐對小樹掏出槍的那一刻,也是一種對自己的解脫。

2、啥叫“導演為啥非要把目光盯着那些過去的事”?

一代人的創傷懂不懂?又一代人的創傷懂不懂?這三年的經曆還不懂?更該問的是你為何遺忘,而不是人家為啥老拍那個。想插入《賈想》裡的一段話,問:“……生活本身已經夠灰頭土臉的了,為什麼我們進影院還要看那些灰暗的生活呢?電影不就是夢嗎?”賈樟柯答:如果我們在這個問題上還有疑問的話,那基本上是取消了文化的作用、藝術的作用。為什麼人類文化的主體、藝術的主體是悲劇?為什麼人類需要悲劇?這些基本的問題,還需要我回答嗎?我特别喜歡劉恒的一句話,他在談到魯迅時說,魯迅文章裡面無邊的黑暗,照亮了我們的黑暗。藝術的功能就在于,它告訴我們,有些既成的事實是錯的我們之所以通過影片,繼續面對那些我們不愉快的既成事實,是因為我們要改變,我們要變得更幸福、更自由。就像我在威尼斯所講的,直到今天,電影都是我尋找自由的一種方法,也是中國人尋找自由的一種方法。而無限的娛樂背後是什麼呢?說白了,娛樂是無害的,這個社會鼓勵娛樂,我們的體制也鼓勵娛樂。

3、這個劇就沒打算當懸疑劇拍

把老李殺蔣隊的事實早就丢在觀衆面前了,剩下的隻是一些細枝末節的情節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把過程用鏡頭更好的叙述出來,以及造成這些看似是誤會的悲劇,背後更深層的原因。

很多打鬥的場面都故意沒有呈現,無論是最早的啤酒廠案還是出租車案,甚至連緊張的氛圍一點都沒有渲染哈哈哈。老李跟蔣隊的打鬥也是消失在黑夜裡,隻剩畫外音。甚至連小樹逃課打群架,鏡頭都是從小賣店拍街上追趕、從胡同裡拍街道上的追趕、從主街拍被遮擋的後面的打鬥,各種定置鏡頭,各種機位,人群反複出畫入畫,但一直沒有暴力鏡頭哈哈哈就是故意不拍給你們看。

...

4、啥叫這個導演太炫技,鏡頭太“裝逼”?

借用之前看到陳丹青的一句話(B站上能搜到視頻):藝術就是裝逼,我從小就裝逼,隻不過裝成了。

5、我覺得最牛B的一個鏡頭(真的是被這個導演裝到了我槽)

鏡頭從屋内從窗外看,這時候小樹推開小斐家大門,鏡頭緩慢後拉左移,小樹右側入畫,鏡頭随小樹左移,空間環境變成遠近不同的四片牆,小樹繼續向左走出畫,定置鏡頭,小樹再次向右入畫,走到離鏡頭和牆更遠的屋子裡面尋找(這裡顯然不是找人,是一種藝術表達),再次出畫入畫找到一盒火柴(樹媽起初因為看到小斐劃起的一根火柴認定她……以及車内燃起的火、小斐想平安夜約小樹放焰火),小樹劃起一支火柴,又用力的吹滅(小樹内心寄托的幻滅),此時悠揚的背景音樂想起,鏡頭再次切到從屋内望向窗外,一群學生在打乒乓球,鏡頭後拉出現一疊磁帶,繼續後拉看到音箱(背景音樂是從音箱放出的),繼續後拉右移音樂老師眼神凝望窗外(剛才的視角變成了音樂老師的主觀視角,空間上從小斐家過渡到教室),起身左走念起詩,鏡頭跟随左移,展現出一幫中學生在上課(暑假-初中時間上的過渡),教室後面出現一行标語“領悟音樂的人能從一切世俗的煩惱中超脫出來——貝多芬”(這行标語顯然是有意為之,這是傅東心的煩惱,也是小斐的煩惱,傅東心跟小斐分别的時候送她的那句追随自我内心的話,其實是希望她能超脫出來,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轍,後來傅東心買蔥時突然失聲痛哭,從背景小斐的結婚照也是映照了這一點覆轍,而且劇的英文翻譯“way try to change me now”),鏡頭繼續右移前推,看到原來小斐也在上課,心事重重得望向窗外(已然考入重點班,小孩子的心事更可能是因為父親失業,也可能是想樹媽,想小樹…音樂老師念的那段詩跟她的命運其實也有一定關聯),鏡頭移向小斐視角下的窗外,一幫學生在踢足球,鏡頭後拉左移空間過渡到了操場上,左移出現小樹(把小樹在時間上跨越到了中學),小斐左側入鏡,是在下課後(又一次時間上的過渡)偶遇小樹(同時交待了小斐已然考入重點班)。

尤其小樹劃火柴的那一段,是我目前為止看過的最叼的國産鏡頭,沒有之一。

簡單回憶一些讓我印象很深的鏡頭:

老莊在舞廳看到那個獨自跳舞的中年男人,其實是看到的他自己,尤其是借由鏡子(好像是拉康的一個理論)裡完成的那段長鏡頭。

老莊和樹媽婚禮上的兩個鏡頭,一段是老莊熱熱鬧鬧敬完酒之後,工友起興助唱(是一首反映新婚少女心情的歌),鏡頭跟随老莊左移到沒有其他人的位置,他猛悶幾口米飯,表情有點惆怅,背後是一個大大的“囍”字,一下子把新郎的内心細膩的展現了出來。飯店門口送樹姥爺的定置長鏡頭,送完之後,老莊喝多了滑倒已經最後剩樹媽一個人在門口外站了一會兒,把樹媽内心狀态細膩的展現了出來,背後同樣是一個大大的“囍”字。

結尾小斐死掉後,平原煙紙盒掉到湖面上,那個鏡頭真的好美,随後鏡頭緩慢上移随湖水把時間過渡到中考完的夏天,小斐人生中最絢麗最明亮的那一天的時光,啊。

...

6、老李-李守廉

劇情設定一定要在熱熱鬧鬧的廠運動會的舉行過程中突然廠長喊停,宣布大家被自由職業了,廠長宣讀通知的時候,熱鬧的場面瞬間凝固住,畫面前後對比很強烈。這個情節設定本身就很符合特色又很藝術,凡事要都搞得熱火朝天-突然掉轉方向,嘿嘿。老李走進畫面,推起自行車果斷就騎走了(我還以為會設計一個在凝固的場面裡,老李騎着自行車兜個大圈再左側出畫的鏡頭呢,類似《霧中風景》裡面下雪天所有人仿佛凝固,姐弟倆跑掉的鏡頭,那個鏡頭給我感覺是表達一種人性的回歸,其實老李騎自行車的這個動作設計,已經就是在表達個體憤怒了:X你犸),也多次暗示了老李必然是要被下崗的,幹這種不給廠長面子的事,肯定第一個走的也是他啊。中考時家長校門外聊天老莊直接說他“李一手”,應該是手藝精湛(盲猜沒準還有點清高孤傲人緣不好),“誰下崗也不會輪到你”,這種情節暗示的話反而交待了他很大概率逃不過的。

老李平安夜那晚之前不見得就真得幹淨(這點純屬我個人臆測了)

小斐騙老李說自己生病想去診所,為了想再從診所溜到跟小樹約定的公交站,懷裡藏着的汽油是為了給小樹放焰火,也因此被蔣隊聞到味道引起了蔣隊的懷疑,于是有了後續更糟糕的事情,抛開兩個小孩子間故事的導火索,老李被蔣隊查的時候是非常心虛!這一點是鐵闆釘釘(除非蔣隊掏槍前沒有亮明自己刑警身份?應該不會吧),我覺得老李很可能在此之前就做過一些違法的事(動機可能是為了給小斐交學費?),盡管他出于面子樹媽給他錢他都不要。而且在平安夜這起事件之後,老李又幹過幾次殺人的事(雖然這樣用後來的老李否定那晚的老李有些不公平)。總而言之,我覺得蔣隊和老李那晚不見得完全是一場誤會,人性是複雜的。

7、一些槽點

湖水小樹和小斐會面的那場戲拍的很爛,兩個演員的水準真的太有限了。小斐掏槍動作非得要設計在鏡頭裡嗎?然後小樹舉起了雙手,船的方向明明不是朝向小斐的,然後下一秒鏡頭小樹的船都撞到小斐的船了,這什麼鬼?先給一個小樹往前劃的鏡頭,接小樹看到鏡頭外小斐的反映,接小斐拿槍對準小樹的場面不行嗎…還有小樹的船速度不要動的那麼奇怪好不好,明顯的鏡頭以外的外力在很不均勻的幹預,很尴尬。這一段湖面結尾的也太草率,可能雙雪濤那一段的文字的情感實在不好轉換成影像(看了一下原著結尾:我把手伸進懷裡,繞過我的手槍,掏出我的煙。那是我們的平原。上面的她,十一二歲,笑着,沒穿襪子,看着半空。煙盒在水上漂着,上面那層塑料在陽光底下泛着光芒,北方午後的微風吹着她,向着岸邊走去),本身對白就有點難以展現小樹和小斐的感受,被那倆演員一演,啥也不是。對于結局的猜測也變得有點沒意思。

最後,少看文藝片,看看劇裡樹媽和小斐就是最好的例子。少拍文藝片,看看這個爛評分。文藝片害人啊。

但願那些小文青兒能借助文藝從一切世俗的煩惱中超脫出來,“way try to change me now”哈哈哈

...